2016-2017学年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步骤 | 现象 | 结论 | |
A | 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集气瓶中 | 不复燃 | 瓶内不含氧气 |
B | 50毫升水和50毫升酒精混合 | 体积小于100毫升 | 分子做不停运动 |
C | 排水法收集氧气 | 集气瓶内水被排尽 | 氧气不溶于水 |
D | 连接电解水器电解水 | 负极与正极气体比大于2:1 | 氧气将电极氧化消耗 |

二、填空题(共5小题)
请回答:
②用KClO3和MnO2制取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

(i)【查阅资料】
铝能和酸(如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还能和强碱溶液(如去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偏铝酸钠(NaAlO2)和氢气.
(ii)【实验猜想】同学们推测铝热反应所得到的熔融物成分:
甲同学:是铝;乙同学:是铁;丙同学:是铁和铝的混合物.
铝与去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iii)【实验验证】
小组同学通过使用磁铁吸引,判断熔融物中含有铁,那么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证明上述所得的熔融物中含有金属铝,请填写下列表格: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取少量冷却后的熔融物于试管中,加入 |
| 熔融物中含有铝 |
(iv)【实验结论】根据以上实验,丙同学的猜想正确.
②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性物质变红.③Mg(OH)2在热水中微溶,溶液呈碱性.
【探究与思考】
①蜡烛燃烧时,烛芯里的金属不燃烧,为什么? .
②为什么蜡烛一熄灭,又可以重新燃烧 .
②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性物质变红.③Mg(OH)2在热水中微溶,溶液呈碱性.
【探究与思考】
①蜡烛燃烧时,烛芯里的金属不燃烧,为什么? .
②为什么蜡烛一熄灭,又可以重新燃烧 .
(i)提出问题: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ii)猜想与假设:【甲同学猜】H2;【你猜】 ;【丙同学猜】CO2 . 同学的猜想提出后,其他小组同学纷纷反对,原因是 .
实验 | 作步骤 | 现象 | 结论 |
Ⅰ | 往镁与水反应的试管中滴加1﹣2滴无色酚酞溶液 | 溶液 | 生成了碱[Mg(OH)2] |
Ⅱ | 热Ⅰ中的试管 | 产生气体变多 |
|
a.因为实验Ⅰ、Ⅱ中产生气体速率慢,不易验证产物,老师提供以下信息:任意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高,必有元素化合价降低,请你结合以上的探究内容和信息,写出镁与水的反应方程式 .
b.如图是小莺利用数字实验测定的金属与酸反应时压强的变化曲线,则:
②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性物质变红.③Mg(OH)2在热水中微溶,溶液呈碱性.
【探究与思考】
①蜡烛燃烧时,烛芯里的金属不燃烧,为什么? .
②为什么蜡烛一熄灭,又可以重新燃烧 .
②无色酚酞溶液遇碱性物质变红.③Mg(OH)2在热水中微溶,溶液呈碱性.
【探究与思考】
①蜡烛燃烧时,烛芯里的金属不燃烧,为什么? .
②为什么蜡烛一熄灭,又可以重新燃烧 .
三、计算题(共1小题)
请你计算:
请你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