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三节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同步训练

年级:高一 学科:物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共15小题)

1、用如图装置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 用重垂线确定y轴方向 B . 用目测判断斜槽末端切线是否水平 C . 用重垂线判断斜槽末端切线是否水平 D . 每次从轨道上不同位置释放小球
2、

如图是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演示实验装置,实验时,先用弹簧片CB球紧压在DE间并与A球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用小锤F击打弹簧片CA球被水平抛出,同时B球自由下落.实验几次,无论打击力大或小,仪器距离地面高或低,我们听到AB两球总是同时落地,这个实验(  )

A . 说明平抛物体的运动在竖直方向上的分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 . 说明平抛物体的运动水平方向分运动是匀速运动 C . 说明平抛物体的运动的两个分运动具有同时性 D . 说明平抛物体的运动是自由落体和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
3、如图是平抛竖落仪,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金属片把a球沿水平方向抛出,同时b球松开自由落下,两球质量相等,不计一切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b球比a球先落地 B . 下落相同高度时,两球速率相等 C . 两球下落过程的加速度不相同 D . 落地时,两球重力的瞬时功率相等
4、如图为用频闪摄影方法拍摄的小球作平抛运动的照片,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已知小方格的边长,可求得平抛的初速度 B . 若已知小方格的边长,可求得频闪周期 C . 若已知小方格的边长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可求得abcd任一点的速度 D . 若已知小方格的边长和频闪周期,不可以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5、某同学设计了一个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其装置如图所示.A是一块水平放置的平板,其上有一组平行插槽(如图中P0P0P1P1P2P2…),槽间距离均为d.将P0P0置于斜槽末端的正下方,把贴有复写纸和白纸的平板B垂直插入P1P1槽内,使小球从斜槽某一位置O无初速度释放,并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沿垂直P1P1方向撞倒B板的白纸上并留下痕迹点1.之后将B板依次插入P2P2P3P3插槽内,并分别向纸面内侧平移距离d2d让小球仍然从位置O无初速度释放,并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沿垂直P1P1′方向撞倒B板的白纸上并依次留下痕迹点2和3.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B板白纸上留下的痕迹点1、2、3排成一条竖直的直线 B . B板白纸上留下的痕迹点1、2之间和2、3之间的竖直距离相等 C . 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过程中,每经过相等时间,其动能改变量的大小相等 D . 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过程中,每经过相等时间,其动量改变量的大小相等
6、物体做平抛运动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两点:(1)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

为了研究物体的平抛运动,可做下面的实验:如图所示,用小锤打击弹性金属片,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球同时落到地面.把整个装置放在不同高度,重新做此实验,结果两小球总是同时落地.则这个实验(  )

A . 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1)条 B . 只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第(2)条 C . 不能说明上述规律中的任何一条 D . 能同时说明上述两条规律
7、物理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物体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他们经多次实验和计算后发现:在地面上沿抛出的速度方向水平放置一把刻度尺,让悬挂在抛出点处的重锤线的投影落在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上,则利用小球在刻度尺上的落点位置,就可直观地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如图四位同学在刻度尺旁边分别制作了速度标尺(图中P点为重锤所指位置),可能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8、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的实验中,如果小球每次从斜槽滚下的初始位置不同,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不同 B . 小球每次做不同的抛物线运动 C . 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均不同 D . 小球通过相同的水平位移所用的时间均不同
9、在探究平抛运动规律的实验中,下列哪些因素对探究规律有影响(  )

A . 弧形轨道末端水平 B . 弧形轨道不光滑 C . 实验小球为轻质小球 D . 坐标原点不在抛出点
10、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了一些操作要求,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A . 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 . 每次释放小球时必须从同一位置静止开始释放 C . 斜槽和小球的摩擦会增加实验误差,所以必须保证斜槽光滑 D . 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11、

在利用图示装置“探究平抛物体运动的规律”实验中,下述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


A . 检查斜槽末端的切线是否水平,可将小球置于槽口看是否静止 B . 检查木板是否在竖直面内时,利用重垂线看它是否和木板平行来判断 C . 必须选择光滑斜槽且小球必须每次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释放 D . 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12、要探究平抛运动的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规律,可采用(  )
A . 从抛出点开始等分水平位移,看相应时间间隔内的竖直位移之比是否为1:4:9:16… B . 从抛出点开始等分水平位移,看相应时间间隔内的竖直位移之比是否为1:3:5:7… C . 从抛出点开始等分竖直位移,看相应时间间隔内的水平位移之比是否为1:3:5:7… D . 从抛出点开始等分竖直位移,看相应时间间隔内的水平位移之比是否为1:1:1:1…
13、

在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时,可以选用下列各种装置图,以下操作合理的是(  )

A . 选用装置图1研究平抛物体竖直分运动,应该用眼睛看A、B两球是否同时落地 B . 选用装置图3要获得稳定的细水柱所显示的平抛轨迹,竖直管上端A一定不要低于水面 C . 选用装置图2要获得钢球的平抛轨迹,每次不一定要从斜槽上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钢球 D . 除上述装置外,也能用数码照相机拍摄钢球做平抛运动时每秒15帧的录像获得平抛轨迹
14、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下列因素中会使该实验的误差增大的是(  )
A . 球与斜槽间有摩擦 B . 安装斜槽时其末端水平 C . 建立坐标系时,x轴、y轴正交,但y轴不够竖直 D . 根据曲线计算平抛运动初速度时,曲线上取作计算的点离原点O较远
15、如图是某次实验中用频闪照相方法拍摄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如果图中每个方格的边长l表示的实际距离和闪光频率f均为已知量,那么在小球的质量m、平抛的初速度大小v0、小球通过P点时的速度大小v和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g这四个未知量中,利用上述已知量和图中信息(  )

A . 可以计算出mv0v B . 可以计算出vv0g C . 只能计算出v0v D . 只能计算出v0g

二、填空题(共5小题)(共5小题)

1、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可以测出小球经过曲线上任意位置的瞬时速度,实验步骤如下:

A让小球多次从同一位置上由静止滚下,记下小球经过卡片孔的一系列位置

B按照课本装置图安装好器材,注意斜槽末端切线水平,记下小球经过斜槽末端时重心位置O点和过O点的竖直线

C取下白纸,以O点为原点,以竖直线和垂直于竖直方向的直线为轴建立xOy坐标系,用平滑曲线画平抛轨迹

D测出曲线上某点的坐标xy , 算出小球平抛时的初速度

请写出上述实验步骤的合理顺序:      .

2、

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平抛运动的规律

①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钢球每次从同一位置释放,这样保证钢球每次抛出的初速度相同

B.在实验中设法描出钢球轨迹上的多个点,然后用折线连接就可以得到平抛运动的轨迹

C.实验中必须要求斜槽末端水平

D.该实验产生误差主要是因为斜槽粗糙

②如图为一小球做平抛运动描的几个点,图中方格每边长为5cm , g取10m/s2 , 则小球的初为      m/s , 小球在B点时的竖直分速度为      m/s.

3、

某同学用图示装置研究平抛运动及其特点.他的实验操作是:在小球AB处于同一高度时,用小锤轻击弹性金属片,使A球水平飞出,同时B球被松开.

①他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球AB      (填“同时”或“不同时”)落地;

②让AB球恢复初始状态,用较大的力敲击弹性金属片.A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将      (填“变长”,“不变”或“变短”);

③上述现象说明      .

4、

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为了确定小球在不同时刻在空中所通过的位置,实验时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先将斜槽轨道的末端调整水平,在一块平整的木板表面钉上白纸和复写纸.将该木板竖直立于水平地面上,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到木板并在白纸上留下痕迹A;将木板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 , 再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小球撞在木板上得到痕迹B;又将木板再向远离槽口平移距离x , 小球再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再得到痕迹C.

若测得木板每次移动距离x=10.00cmAB间距离y1=5.02cmBC间距离y2=14.82cm.请回答以下问题(g=9.80m/s2

①为什么每次都要使小球从斜槽上紧靠挡板处由静止释放?      .

②根据以上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来求得小球初速度的表达式为v0=      .(用题中所给字母表示)

③小球初速度的值为v0=      m/s.

5、

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时,

①除了木板、小球、斜槽、铅笔、图钉之外,下列器材中还需要的是      .

A.游标卡尺B.秒表C.重垂线D.天平E.弹簧秤

②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上相同的位置自由滑下

B.斜槽轨道必须光滑

C.斜槽轨道末端可以不水平

D.要使描出的轨迹更好地反映真实运动,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E.为了比较准确地描出小球运动的轨迹,应该用一条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③某同学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轨迹和所测数据如图所示,则物体平抛运动的初速度      m/s.

三、解答题(共5小题)(共5小题)

1、

某同学在做“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从斜槽上滚下,在坐标纸上依次记下小球的位置如图所示(O为小球的抛出点).

(1)在右图中描出小球的运动轨迹.

(2)从图中可看出,某一点的位置有明显的错误,其产生的原因可能是该次实验中,小球从斜槽上滚下时的初始位置比其他几次的位置偏      填“高”或“低”).

(3)某同学从图象中测得的三组数据如下表所示,则此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υo=      m/s.

x(cm)

10.00

20.00

30.00

y(cm)

5.00

20.00

45.00

2、

如图所示为一个小球做平抛运动的闪光照片的一部分,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均为5cm如果g取10m/s2 , 那么:

①闪光频率是      Hz

②小球运动中水平分速度的大小是      m/s.

3、

利用单摆验证小球平抛运动规律,设计方案如图所示,在悬点O正下方有水平放置的炽热的电热丝P , 当悬线摆至电热丝处时能轻易被烧断;MN为水平木板,已知悬线长为L , 悬点到木板的距离OO′=hhL.

(1)电热丝P必须放在悬点正下方的理由是:      

(2)将小球向左拉起后自由释放,最后小球落到木板上的C点,O′C=s , 则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为v0=      

4、

在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中,斜槽末端要      ,且要求小球要从      释放,现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边长L=2.5cm , 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所示,小球由AB位置的时间间隔为      s , 小球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      m/s.

5、

在“研究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实验中:

(1)安装实验装置的过程中,斜槽末端切线必须是水平的,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1)
A . 保证小球飞出时,速度既不太大,也不太小 B . 保证小球飞出时,初速度水平 C . 保证小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每次都相等 D . 保证小球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
(2)在做“研究平抛运动”实验中,引起实验结果偏差较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①安装斜槽时,斜槽末端切线方向不水平②确定Oy轴时,没有用重垂线

③斜槽不是绝对光滑的,有一定摩擦④空气阻力对小球运动有较大影响

(2)
A . ①③ B . ①②④ C . ③④ D . ②④
(3)如图甲所示的演示实验中,AB两球同时落地,说明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乙的实验:将两个斜滑道固定在同一竖直面内,最下端水平,把两个质量相等的小钢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滑道2与光滑水平板衔接,则他将观察到的现象是      ,这说明      .

(4)该同学采用频闪照相机拍摄到如图丙所示的小球做平抛运动的照片,图中背景方格的边长为L=5cmA.B.C是摄下的三个小球位置,如果取g=10m/s2 , 那么:

A.照相机拍摄时每      s曝光一次;

B.小球做平抛运动的初速度的大小为      m/s.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三节实验:研究平抛运动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