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7年高考历史易错题集(四)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人文思想

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易错题练习 (共10小题)

1、下图中的“?”应填(  )

A . 贵族、平民 B . 公民、自由民 C . 平民、贵族 D . 罗马人、自由民
2、法国著名思想家菲利普·内莫《古典与中世纪政治思想史》中对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做了这样的阐释:“(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据此,作者认为( )

A . 城邦社会生活损害了公民利益 B . 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 C . 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保护 D . 法律保障了公民政治的运行
3、古希腊的城邦一般以独立的城市为中心,向周围的乡村辐射;多数城邦的经济都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人口从数万到数十万不等。由此可见,希腊城邦的特征是( )

A . 中央集权 B . 农耕文明 C . 小国寡民 D . 民主政治
4、“每一行政区中的公民抽签选出30岁以上的公民50人,组成一个五百人的会议,掌管财政、军事、外交、民政大权。”材料反映的这一改革( )

A . 按照财产多寡划分社会等级 B . 以地区部落为单位举行选举 C . 公民可以担任几乎一切官职 D . 向担任公职的公民发放工资
5、“(在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在古希腊( )

A . 商业平等是政治平等的前提 B . 商业贸易中存在不平等的现象 C . 海外殖民推动了平等观念形成 D . 商业上自由平等影响了政治理念
6、亚里士多德说:“有些批评家所以要责备梭伦也就在这一点上,他们论证梭伦把审判一切案件的权力交给这些由拈阄法复选出来的公民法官所组成的法庭,……这些法庭的权威日益增强,历任的执政好像谄媚僭主那样谄媚平民。”这样的批评是因为雅典( )

A . 过度关注平民损害贵族 B . 民主制度的弊端显现 C . 德才兼备之人遭到排斥 D . 陪审法庭高于行政权
7、伯里克利说:“不关心城邦事务的人,有人称其为心情平和的人,我们雅典人称其为废物。它毋需公民多少政治才能,关键是每个公民都应本着一切从城邦出发……。”反映了( )

A . 雅典公民的政治才能普遍较低 B . 集体主义是雅典民主的重要特色 C . 民主发展程度与公民政治才能无关 D . 不关心城邦事务的人无法成为公民
8、以下为《十二铜表法》的部分内容,该材料反映了《十二铜表法》注重( )

◇在他人土地上有通行权的,其道路宽度,直向为八尺,转变处为十六尺。
◇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致他人财产遭受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
◇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

A . 保持道路畅通 B . 保留原始的古老习俗 C . 规范人们行为 D . 协调贵族与平民关系
9、《罗马法》规定:“武力和畏惧完全与自愿的同意背道而驰,而后者乃诚实契约之根基;容许任何此类行为都是悖逆道德的”。又规定:“世代相传的习俗应受到尊重和服从,不得轻视,但其有效性不应凌驾于理性或法律之上”。由此可见罗马法( )

A . 重视道德 B . 重视契约 C . 重视自由 D . 重视习俗
10、普罗泰格拉晚年,其著作《论神》在雅典广场上被焚毁,本人被逐出雅典,这主要是因为他( )

A . 公开提出了人文主义概念 B . 将人置于世界和社会的中心 C . 宣传唯物主义无神论思想 D . 指责和批判古希腊民主制度

二、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 (共2小题)

1、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 )

A . 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 B . 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 C . 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 D . 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
2、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 )

A . 公民大会形同虚设 B . 民众失去政治热情 C . 参政是公民的义务 D . 政府丧失民众信任

三、古代罗马人的法律——由治公民到治万民 (共2小题)

1、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 )

A . 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 B . 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 C . 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 D . 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
2、

下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 )

A . 主要依据道德良知 B . 侧重听取证人证言 C . 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 D . 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

四、人文精神的起源——以人为中心观察世界的智慧 (共2小题)

1、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   )

A . 宗教意识淡薄 B . 反对神灵崇拜 C . 注重物质生活 D . 强调人的价值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

材料二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五、易错练兵 (共3小题)

1、苏格拉底从未留下任何文字,但他死后很快就被誉为许多哲学学派的始祖,甚至一些在学说上大相径庭的学派都宣称他们是苏格拉底的传人。这说明( )

A . 苏格拉底的门生遍及希腊各地 B . 人文主义泛滥需要以公权约束 C . 人文精神成为希腊的官方意识 D . 苏格拉底的思想得到广泛认同
2、“凡真正知道善恶对错之人,必然行善,凡作恶者皆因无知。”下列观点与该句最为契合的是( )

A . “人是万物的尺度” B . “认识你自己” C . “美德即知识” D . “与上帝直接对话”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公元前431年雅典全部人口表

人口总数

自由民

外邦人

奴隶

40万

16.8万

3.2万

20万

材料二  公元前5世纪中叶雅典自由民平均拥有土地数量

等级

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第四等级

人口数

1 000人

3 000人

10万人

6.4万人

占土地数

125亩

75亩

50亩

20亩以下

材料三  在雅典,拥有公民权的只是自由民中的成年男子,在公元前5世纪中叶,估计他们只有4万人左右。就是在公民中,实际上经常参加公民大会的也是公民中的少数。众多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忙于谋生,无暇参加频繁的政治活动,更不可能担任握有大权的将军。

——以上三则材料均选自崔连仲主编的《世界通史·古代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当时雅典人口比例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3)材料一、材料三说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由此可知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17年高考历史易错题集(四)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和人文思想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