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经济学常识选修2专题二第三节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同步训练

年级: 学科:思想政治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 (共20小题)

1、剩余价值的产生(  )

①是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 

②是在流通过程中资本家的贱买贵卖 

③是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中 

④是雇佣工人的劳动创造的

A . ①④ B . ②④ C . ③④ D .
2、某资本家拒不执行8小时工作制,而是要求工人每天工作12小时,有时甚至超过14小时。这种榨取剩余价值的方法被马克思称为( )
A . 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B .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 C . 科学生产 D . 血汗生产
3、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①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②科技进步而使必要劳动时间缩短的结果 

③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 

④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4、马克思曾经引用过这样一句话:“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资本家为了利润,为什么敢冒绞首的危险呢?这是由________决定的。( )
A . 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 B . 资本主义生产的特点 C . 来自流通中发生的价值增殖 D . 来自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5、相对剩余价值上生产的实现是通过 (    )。

A . 降低工人工资 B . 延长劳动时间 C . 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D . 延长必要劳动时间
6、商业利润和银行利润的真正来源是( )。
A . 商业销售人员和银行资本家创造的剩余价值 B . 商品购销价格的差额、银行存贷款利息的差额 C . 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D . 商业职工、银行职工创造的剩余价值
7、剩余价值是( )
A . 劳动力的使用即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和劳动力自身的价值之间的差额 B . 商品的价值和新价值之间的差额 C . 商品的价值和购买生产资料的价值之间的差额 D .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之间的差额
8、把生产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
A .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转移方式 B . 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物质存在形态 C . 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 . 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
9、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其特殊性在于( )

①生产出生产资料              ②创造出剩余价值 

③创造出大于自身价值的价值    ④创造出商品的价值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10、资本家剥削工人获得剩余价值的方法主要有( )

①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②扩大再生产 

③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④平均剩余价值的生产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11、要实现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必须( )

①不改变工作日,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②增加雇佣工人,改善生产条件

③延长劳动时间   

④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①④ D . ②④
12、关于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雇佣工人的劳动时间分为必要劳动时间和剩余劳动时间两部分 B . 雇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了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C . 雇佣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内创造了剩余价值 D . 雇佣工人创造的全部价值都被资本家无偿占有
13、下列关于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的联系,说法正确的是 ( )
A . 资本循环是资本周转的一次重复 B . 资本周转是资本循环的一个过程 C . 资本周转是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 D . 资本循环使三种形式的资本在空间上同时存在,在时间上相继转化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 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归所在企业资本家所有 B . 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全部归农业资本家所有 C . 农业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要在农业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之间分割 D . 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全部新价值
15、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 ( )。

①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剩余价值 ②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是物质资料的生产 ③资本主义条件下两大阶级之间的对立 ④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增加剩余价值的主要方式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①③
16、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劳动力所创造的全部价值是                 (  )
A . 商品价值 B . 剩余价值 C . 劳动力自身的价值 D . 劳动力自身价值和剩余价值
17、某资本家经营的企业通过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商品花费的劳动时间比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少10%,由此形成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那部分是(  )
A . 超额剩余价值 B . 绝对剩余价值 C . 相对剩余价值 D . 剩余价值
18、在资本主义企业中,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劳动成果归资本家所有,资本家付给工人工资。资本主义工资是 ( )。

①劳动力价值的货币表现         ②劳动力使用价值的表现形式

③工人创造的新价值中的绝大部分 ④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内创造的价值

A . ①④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②③
19、平均利润率的形成是 ( )。
A . 不同部门的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B . 同一部门资本家之间竞争的结果 C . 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化的结果 D . 无数资本家追逐超额利润的结果
20、下列说法体现劳动与劳动力不同的观点是   (  )。

①劳动力是人的劳动能力,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

②劳动力的存在以健康人的生存为条件,劳动的实现必须以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相结合为条件

③劳动不是商品,但劳动力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则可以成为商品

④马克思的劳动力商品和资本主义工资理论,科学地解决了李嘉图体系所无法解决的价值规律与劳动和资本的交换规律之间的矛盾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二、简答题 (共5小题)

1、2011年,某公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平均每个月亏损几百万元。2012年,该公司毅然调整生产线,把原本单一的三种产品增加到十六种。同时请专业顾问对职工进行技能培训,企业运用信息化技术加强企业购销的管理,使资本周转速度大幅度提高。经过一系列的整改措施,该企业快速地从困境中走了出来,不仅扭亏为盈,在2012年上半年还实现了超过5个亿的营业额的可喜成绩。
(1)根据材料说明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哪些?
(2)企业为什么要加快资本周转的速度?
2、日本将在2025年拥有100万个工业机器人。按照一个机器人能完成10个工人的工作量计算,届时这100万机器人相当于1 000万产业工人,这一数字相当于目前日本全部劳动人口的15%。对于日本的企业来说,使用机器人工作,除了应对劳动力的短缺问题外,还能大量地减少工资、保险金、退休金的支出。根据上述材料,试运用马克思剩余价值的理论分析:机器人的广泛运用,是否意味着对工人的剥削减轻了?
3、阅读漫画《资本之舞》,回答:在资本主义社会,剩余价值是如何分割的?
4、据悉,随着国内经济下滑加速,钢铁业2012年1至5月利润下降了56.9%,全行业面临亏损。而下游施工企业拖欠货款,应收账款周期被拉长。双重挤压之下,钢铁物流企业资金链条紧张。伴随着经济下滑、风险加大,银行方面“雨天收伞”的自保行为加剧了资金困局。今年仅半年时间,银行顺周期收缩信贷并提高风险对价,上海和苏州两地贷款规模分别压缩了23%和31%,致使行业出现了严重的流动性不足。因此,近期要通过政府、银行和钢贸企业之间的共同努力来调整结构,化解当前遇到的困难;其次是要从长远考虑,钢贸企业要努力建设现代物流企业。发展现代物流企业和企业资本周转有什么关系?
5、试述产业资本循环连续进行的条件及其对社会主义企业资本运用的意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高中政治经济学常识选修2专题二第三节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