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四川省眉山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年级:高一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已知在碱性溶液中可发生如下反应:2R(OH)3+3ClO+4OH═2RO4n+3Cl+5H2O,则RO4n中R的化合价是(   )
A . +3 B . +4 C . +5 D . +6
2、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则原溶液中一定有CO32 B . 向某溶液中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则原溶液中一定有Ag+ C .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盐酸酸化,没有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D . 向某溶液中加入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则原溶液一定有Ba2+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1 mol H2O的质量为18g/mol B . 3.01×1023个SO2分子的质量为32g C . CH4的摩尔质量为16g D . 标准状况下,1 mol任何物质的体积均为22.4L
4、根据气象台报道,近年每到春季,沿海一些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分散系中的(   )
A . 溶液 B . 悬浊液 C . 乳浊液 D . 胶体
5、在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反应中氧化剂与氧化产物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 1:8 B . 8:1 C . 2:5 D . 5:2
6、研究表明:多种海产品如虾、蟹、牡蛎等,体内含有+5价的砷(As)元素,但它对人体是无毒的,砒霜的成分是As2O3 , 属剧毒物质,专家忠告:吃饭时不要同时大量食用海鲜和青菜,否则容易中毒,并给出了一个公式:“大量海鲜+大量维生素C=砒霜”.下面有关解释不正确的应该是(   )
A . 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B . 青菜中含有维生素C C . 维生素C能将+5价砷氧化成As2O3 D . 致人中毒过程中砷发生还原反应
7、在标准状况下有:①6.72L CH4 , ②3.01×1023个HCl分子,③13.6g H2S,④0.2mol NH3 . 下列对这四种气体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 体积 ②>③>①>④ B . 密度 ②>③>④>① C . 质量 ②>③>④>① D . 氢原子个数 ①>③>④>②
8、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加入NaOH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加人盐酸后有气体生成的是(   )
A . Na+、Cu2+、Cl、CO32 B . Na+、Ca2+、Cl、HCO3 C . Ca2+、Al3+、Cl、NO3 D . K+、Al3+、SO42、Cl
9、油条的做法是将矾、碱、盐按比例加入温水中,再加入面粉搅拌成面团;放置,使面团产生气体,形成孔洞.放置过程发生反应:2KAl(SO42•12H2O+3Na2CO3=2Al(OH)3↓+3Na2SO4+K2SO4+3CO2↑+21H2O.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   )
A . 从物质的分类角度来看,油条配方中的“矾、碱、盐”均为盐 B . 放置过程发生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 C . 放置过程发生的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电解质 D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3CO32═2Al(OH)3↓+3CO2
10、下列各项除杂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 . KCl固体混有KClO3:加少量二氧化锰固体并加热 B . CO2中混有CO气体:通入氧气中点燃 C . 硝酸钾溶液中混有氯化钠:加入四氯化碳萃取并分液 D . Cu(NO32溶液混有AgNO3:加入过量的铜粉并过滤
11、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

现象

A

加热放在坩埚中的小钠块

钠先熔化成光亮的小球,燃烧时,火焰为黄色,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

B

在酒精灯上加热铝箔

铝箔熔化,失去光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

C

在含有酚酞的水中加入一小块钠

钠浮在水面上,四处游动,发出嘶嘶响声,溶液变红

D

在空气中久置的铝条放入稀硫酸溶液中

立刻产生大量无色气泡,铝条逐渐变细,铝条逐渐发热

A . A   B . B   C . C   D . D
12、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1molFeCl3与沸水反应生成NA个Fe(OH)3胶粒 B . 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A C . 25℃,1.01×105Pa,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5NA D . 常温下,23 g NO2含有2NA个氧原子
13、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1molFeCl3与沸水反应生成NA个Fe(OH)3胶粒 B . 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1NA C . 25℃,1.01×105Pa,11.2L Cl2含有的分子数小于0.5NA D . 常温下,23 g NO2含有2NA个氧原子
14、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 B . 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 C .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2H++O2═H2O D . 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CO32+2H+═CO2↑+H2O
1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石灰水与过量碳酸氢钠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 B . 硫酸氢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至中性:2H++SO42+Ba2++2OH═BaSO4↓+2H2O C . 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2H++O2═H2O D . 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盐酸:CO32+2H+═CO2↑+H2O
16、相等物质的量的CO和CO2相比较,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它们所含的分子数目之比为 1:1

②它们所含的O原子数目之比为 1:2

③它们所含的原子总数目之比为  2:3

④它们所含的C原子数目之比为 1:1

⑤它们所含的电子数目之比为 7:11.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③④⑤
17、下列有关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将饱和FeCl3溶液滴加入冷水中直接就能制得Fe(OH)3胶体 B . 胶体区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体粒子的直径大小 C . 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和提纯胶体 D . 煮鸡蛋的过程中发生了胶体的电泳现象
18、有相同条件下的三个反应:①2A+B2═2B+A2    ②2C+A2═2A+C2   ③2B+D2═2D+B2 , 由此得出,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氧化性:A2>B2>C2>D2 B . 还原性:C>A>B>D C . 2A+D2═2D+A2该反应可以进行 D . 2C+B2═2B+C2该反应也能进行
19、300mL Al2(SO43溶液中,含Al3+为1.62g,在该溶液中加入0.1mol/L Ba(OH)2溶液300mL,反应后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   )(混合体积看成两液体体积之和)
A . 0.4mol/L B . 0.3mol/L C . 0.2mol/L D . 0.1mol/L
20、体积为VmL,密度为ρg/cm3的溶液,含有相对分子质量为M的溶质mg,其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质量分数为w%,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   )
A . c= B . m= C . c= D . w=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今有10种物质:①Na ②稀硝酸 ③纯醋酸 ④NH3 ⑤空气 ⑥CO2⑦Fe(OH)3胶体 ⑧NaCl晶体 ⑨BaCO3 ⑩碘酒,(1)至(4)小题按信息用番号填空.
(1)能导电的物质      
(2)电解质,但熔融状态下并不导电      
(3)强电解质      
(4)非电解质      
(5)区分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实验方法      
(6)实验室中①通常保存在      中;
(7)写出②和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过氧乙酸(CH3COOOH)是无色透明液体,易溶于水、易挥发,见光易分解,具有强氧化性的高效消毒剂,使用过氧乙酸消毒剂时通常先用水稀释工业品过氧乙酸,然后用喷雾法对 空气与地面进行消毒.
(1)配制 220mL0.05mol/L 的过氧乙酸溶液,需使用的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及      
(2)配制过程中,可能引起浓度偏高的操作有       ; (2)
A .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干燥,含有少量蒸馏水 B . 转移溶液时,不慎有少量溶液洒在容量瓶外 C . 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进行定容 D . 定容后,把容量瓶倒置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补充几滴水至刻度线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填字母) (3)
A . 可用过滤的方法将过氧乙酸溶液中混有的 NaCl 除掉 B . 过氧乙酸应注意密闭、低温保存于棕色细口瓶中 C . 过氧乙酸是一种有机物,它可以用于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
(4)过氧乙酸半小时内会完全分解生成乙酸(CH3COOH)和一种常见的气体单质,检验该气体单质的实验方法是      
(5)如果生产过氧乙酸的原料 CH3COONa 中混有了 SO42 , 要想除掉 SO42请选择下列试剂按照加入先后顺序填空      (试剂不必选完,填序号即可)

①盐酸 ②醋酸钡溶液 ③氯化钡溶液 ④醋酸 ⑤碳酸钠溶液 ⑥碳酸氢钠溶液.

3、回答下列问题:
(1)V  L  Fe2(SO43溶液中含Fe3+ m 克,则溶液中SO42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
(2)在无土栽培中,配制1L内含5mol NH4Cl、1.6mol KCl、2.4mol K2SO4的某营养液,若用KCl、NH4Cl、(NH42SO4配制,则需KCl、NH4Cl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3)相同条件下,某Cl2与O2混合气体100mL恰好与150mLH2化合成HCl和H2O,则混合气体中Cl2与O2的体积比为      
(4)在同温、同压下,实验测得CO和O2的混合气体的密度是H2 的15倍,混合气体中CO和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非常广泛.

I、NaNO2外观和食盐相似,又有咸味,容易使人误食中毒.已知NaNO2能发生如下反应:

2NaNO2+4HI═2NO↑+I2+2NaI+2H2O.

(1)上述反应中用单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2)某厂废液中,含有2%~5%的NaNO2 , 直接排放会造成污染,下列试剂能使NaNO2转化为不引起二次污染的N2的是      

A.NaCl             B.NH4Cl           C.HNO3        D.浓H2SO4

(3)II.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有杀菌消毒作用来清洗伤口.根据下列反应回答问题:

A.Na2O2+2HCl═2NaCl+H2O2

B.Ag2O+H2O2═2Ag+O2↑+H2O

C.2H2O2═2H2O+O2↑           

D.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

上述反应中,H2O2仅体现氧化性的反应是(填序号)      

(4)上述反应说明H2O2、Ag2O、K2CrO4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5)某酸性反应体系中发生的一个氧化还原的离子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六种微粒:O2、MnO4、H2O、Mn2+、H2O2、H+ . 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了如下过程:H2O2→O2

①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化学式及其配平后的系数填入下列方框中

②如果上述反应中有6.72L(标准状况)气体生成,转移的电子为       mol.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四川省眉山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