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哈尔滨在滑雪时,投入了大型铲雪车(如图)对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铲车的铲斗是锰钢材料 B . 铲车的轮胎主要成分是合成橡胶 C . 雪挤压后变成冰是化学变化 D . 清雪时,不提倡撒融雪剂
2、在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其中操作正确的是(   )
A . 称量NaCl   B . 读水的体积   C . 水倒入烧杯   D . 搅拌
3、生活中的一些变化主要是物理变化的是(   )
A . 水面上的铁丝变红   B . 沐浴露的乳化作用 C . 钟乳石的形成   D . 大米霉变
4、据CCTV报道:2016年9月,中国医生用NaHCO3“饿死”癌细胞,在世界上首次获得重大突破.NaHCO3从物质分类看,属于(   )
A . B . C . D . 氧化物
5、2016年年初,国家环保局调查后,绘制出长江以南酸雨污染较严重的地区(阴影部分),由此你建议该地区农民不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是(   )

选项

A

B

C

D

农作物

小麦

油菜

西瓜

甘草

 适宜土壤pH

5.5~6.5

5.8~6.7

6.0~7.0

 7.2~8.5

A . A   B . B   C . C   D . D
6、下列有关资源、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铜 B . 白色垃圾是指废弃的白色陶瓷制品 C .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铝 D . 长期施加硫酸铵化肥,会造成土壤酸化板结
7、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镁条放入稀硫酸中,快速产生大量气泡,并放出热量 B . 铁锈在稀盐酸里浸泡一段时间后,铁锈消失,溶液变为蓝色 C . 铁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铁片表面变黑,溶液变成黄色 D .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8、对金属、酸、碱、盐的应用,叙述错误的是(   )
A . 硫酸用于蓄电池   B . NaOH改良酸性土壤 C . 农业用NaCl选种子   D . 钛合金制人造骨
9、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其中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用熟石灰处理工厂硫酸废水:CaO+H2SO4═CaSO4+H2O B . 铝在空气中易形成氧化铝:Al+O2═AlO C . 用石灰水刷墙,墙表面变白变硬:CaO+CO2═CaCO3 D . 用硫酸铜配制波尔多液,不用铁桶的原因:Fe+CuSO4═FeSO4+Cu
10、a、b、c三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B . 20℃,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10ga物质 C . c的饱和溶液质量分数最小 D . 降温50℃时b的饱和溶液至20℃,不会析出b物质
11、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一些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生活中的问题

解释

 A

咸菜晾晒时,表面析出NaCl

水分蒸发,饱和时有晶体析出

 B

炉具清洁剂中含有碱

这里的碱和油能反应,达到去油的目的

 C

吸烟有害健康

主要是吸入的气体中没有氧气

 D

手出汗时,触电更危险

汗水中有NaCl,其溶液能导电

A . A   B . B   C . C   D . D
12、从科学的角度来看,生活中的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 硝酸铵化肥结块时.使用时应用木锤轻轻碾碎 B . 洗涤蚕丝被上的油污,用肥皂反复清洗 C . 炖鱼的铁锅用后,要擦干,放在通风干噪处 D . 冬天给结冰的鱼池增氧时,可以在冰面上打几个洞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及操作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试剂和方法

A

CO2

HCl气体

通过NaOH即可

B

NaOH溶液

Ca(OH)2溶液

先加入过量Na2CO3的溶液,再过滤

C

铁粉

AgNO3粉末

加入足量水,搅拌、过滤、晾干

D

NaCl粉末

Na2CO3粉末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再蒸发

A . A   B . B   C . C   D . D
14、用两种方法来区别下列物质,其中两种方法均正确的是(   )

需鉴别物质

所加试剂或方法

方法1(分别操作)

方法2(分别操作)

A

铝片和银片

观察颜色

滴加盐酸,观察

B

火碱和熟石灰

加水,滴加酚酞

观察是否潮解

C

化肥NH4Cl和K2SO4

加Ca(OH)2 研磨并闻气味

溶于水,滴加BaCl2观察

D

羊毛与涤纶

点燃,闻气味

观察色泽

A . A   B . B   C . C   D . D
15、已知:纯NH4NO3中含氮量为35%,并给定下列物质的含氮量.现测定NH4NO3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该样品中混入的另一种化肥是(   )
A . NH4HCO3(约17%) B . (NH42SO4(约21%)   C . NH4Cl(约26%) D . CO(NH22(约46%)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2016年11月,我国用长征火箭发射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搭载两名宇航员的飞船与天宫2号对接成功,宇航员在天宫2号中顺利地完成了养蚕种菜的实验.

试回答:

(1)天宫2号内部的能量来自于太阳能帆板(如图),其太阳能帆板是将      能转化成      能储存起来.
(2)实验发现蚕宝宝在失重的条件下吐出了蚕丝,你认为蚕丝属于天然纤维还是合成纤维?      
(3)在天宫二号种植的是大叶生菜,最好施加化肥的种类是      肥.
2、“龙丹纯牛奶”(如图)是哈市利民的地方产品.如表是外包装上标识的营养成分表.

项目

能量

蛋白质

脂肪

糖类

多种维酸素

每100g

252kJ

2.9g

3.4g

3.3g

60m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糖类物质含有三种元素,分别是      元素;
(2)该牛奶中,放热最多的营养素是      (填一种);
(3)有人说,喝牛奶不会得夜盲症,说明牛奶中含有维生素      
(4)牛奶中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会逐渐被分解成可被人体吸收的多种      
(5)工业上,用离心沉淀法将牛奶变成脱脂牛奶和奶油.则奶油的主要成分是      
(6)在选择制作牛奶塑料包装袋的材料时,若有以下两种材料(A:聚乙烯 B:聚氯乙烯),你选择的材料是      (填字母)
3、如图是盐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反应;
(2)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3)将(丙)图中缺少的粒子补充完整.
4、分类、对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1)通过阅读教材发现有下列反应:

CO2+2NaOH═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

它们反应前后每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发生改变.请你仿照以上规律,写出SO3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通过阅读教材发现有下列反应:

CO2+2NaOH═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

它们反应前后每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发生改变.请你仿照以上规律,写出SO3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分类、对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
(1)对给出化合物平均分成两类:甲烷  氢氧化钠   醋酸  酒精  氯化钠  硫酸其中一组是      ,分类的依据是      
(2)通过阅读教材发现有下列反应:

CO2+2NaOH═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

它们反应前后每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发生改变.请你仿照以上规律,写出SO3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通过阅读教材发现有下列反应:

CO2+2NaOH═Na2CO3+H2O   SO2+2NaOH═Na2SO3+H2O

它们反应前后每一种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发生改变.请你仿照以上规律,写出SO3和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轻质碳酸钙粉末可制作钙片,为了检验哈药六厂生产的“盖中盖”是否含有CO32 , 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是利用物理知识,方法之一是:向长颈漏斗内注入水,使底端形成液封,再将导管插入水中,双手紧贴锥形瓶外壁,由于气体受热膨胀      (填物理名词)增大,所以导管口有气泡(或漏斗颈内液面上升),证明气密性好.

(3)图中存在的错误是      ;请在锥形瓶内用一条横线画出液体药品液面的位置.      

(4)检验CO32 , A中的溶液是      ,若含有CO32 , 观察到的现象是      

(5)若钙片中含有CO32的物质是碳酸钙,据此,加入稀盐酸后,请写出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轻质碳酸钙粉末可制作钙片,为了检验哈药六厂生产的“盖中盖”是否含有CO32 , 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试回答:

8、在酸、碱、盐复习课上,李老师在投影布上打出如下框图,图中“﹣”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用“→”表示转化为另一种物质.李老师提示:金属氧化物为红棕色粉末.请你参与提出的问题:
(1)写出图中部分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金属      ;盐      
(2)写出红棕色粉末→金属粉末的化学方程式      
(3)描述金属粉末+盐的反应现象      
(4)小明选择的碱为氢氧化钠,大家认为生成氢氧化银在水中不存在,所以不反应,李老师让同学们做实验,发现产生灰色沉淀,李老师讲道:氢氧化银在水中发生分解反应,生成两种氧化物,请你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9、小明在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倒入水龙头下的一杯水中,突然冒出大量白雾,并闻到酸味(如图),小明感到很奇怪,欲对杯内的无色液体进行探究,请你参与.

(1)[提出问题]烧杯中不是水是什么溶液?

[进行猜想]小明猜想,烧杯中的无色液体可能是稀盐酸.

[查阅资料]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因此,小明猜想的理由主要是浓硫酸遇稀盐酸中的水会放热,使氯化氢气体在水中的      减小(填化学术语),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又      ,形成盐酸小液滴,便看到白雾.

(2)[实验与评价]为了证明烧杯中溶液是否含有Cl , 小明取稀释后的溶液,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出现白色浑浊,小明确定烧杯中的液体一定是稀盐酸,请你对此评价      
(3)[实验与反思]你的正确方法是:取烧杯内的混合液体      ,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硝酸,看到沉淀不溶解.加稀硝酸的目的是      
(4)[知识拓展]实际在生活中,家庭中的      酸,倒入浓硫酸也会有白雾出现.
10、为了测定盐湖析出的一定量Na2CO3中NaCl的质量,向10.9gNa2CO3(含少量NaCl)的混合物中滴加14.6%的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并收集气体4.4g,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题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Na2CO3质量(x)的比例式      
(3)10.9g样品中含NaCl的质量为       g;
(4)反应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23.5g水,则其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外区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