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广东省中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下列推理中正确的是(   )
A . 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因此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 .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微粒,但不带电的微粒不一定都是分子、原子 C . 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因此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一定是氧化物 D . 分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因此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2、下列各物质按照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   )
A . 水银、蒸馏水、从化米酒 B . 冰、干冰、冰红茶 C . 氮气、沼气、空气 D . 金刚石、铁矿石、生石灰
3、灿若星辰的中国典籍,有许多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记载.于谦的《石灰吟》就是一个范例.诗中属于描述物理变化的一句是(   )
A . 千锤万凿出深山 B . 烈火焚烧若等闲 C . 粉身碎骨浑不怕 D . 要留清白在人间
4、化学对环境的保护和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再排放 B . 化石燃料燃烧会造成空气污染,应禁止使用 C . 煤的干馏可以有效的提高期利用率,相当于延长化石燃料的使用寿命 D . 使用汽油和柴油的汽车尾气应采用催化净化装置,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5、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氮气可用于磁悬浮列车 B . 铜常用于制作导线 C . 干冰可用作制冷剂 D . 氧气可用作燃料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铁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发出耀眼白光,生成黑色固体 B . 氢气在空气中安静燃烧:有淡蓝色火焰,生成冰 C . 块状石灰石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持续产生大量气泡 D . 在紫色石蕊试液中滴加稀醋酸: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
7、下列实验操作或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可用于分离二氧化锰和水   B . 说明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C . 滴管用毕即插回   D . 可用于做反应容器
8、臭氧发生器可将氧气转化为臭氧(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臭氧是由三个氧原子构成的 B . 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C . 氧气与臭氧的性质相同 D . 氧气转化为臭氧是物理变化
9、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中,不合理的是(   )

事  实

解  释

A

盛夏,小南湖畔,荷香四溢

分子在不停运动

B

加压条件下,气体的体积变小

加压条件下,分子的体积都变小了

C

水在通电条件下,可分解为氧气和氢气

化学反应中分子是可分的

D

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变红

盐酸、稀硫酸中都含有大量的H+

A . A   B . B   C . C   D . D
10、水是重要的资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 净化水时,可用活性炭作杀菌剂 B . 为使水中的悬浮杂质沉降,可在水中加入适量的明矾 C . 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 D . 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11、酒精检测仪中的反应原理为:C2H5OH+4X(红棕色)+6H2SO4═2Cr2(SO43(绿色)+9H2O+2CO2↑,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   )
A . CrO3 B . Cr2O3 C . Cr2S3 D . CrSO3
12、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标志是(   )
A . B . C . D .
13、下列含氯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
A . Ca(ClO)2 B . Cl2 C . NH4Cl D . KClO3
14、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 . 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 . 碳在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 D . 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将导气管从澄清石灰水中撤出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化学用语使学习化学的基本工具,请用化学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1)氯化钠      
(2)标出过氧化氢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3)氩气      
(4)2个钾离子      
2、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1)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等.过度使用既造成能源危机,又导致环境污染.如燃煤会影响环境,下列环境问题与燃煤有直接关系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

A.酸雨  B.温室效应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

(2)北方有些地区出现雾霾天气,据检测首要污染物为PM2.5.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或减少PM2.5措施错误的是       ; (2)
A .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超过2.5μm的颗粒物     B . 控制城市汽车保有量 C . 冬季取暖用天然气替代燃煤
(3)目前,我国面临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区域分布不均衡,利用率不高等问题.图1是我国目前与十二五计划能源结构变化的对比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重要调整是      

(4)解决环境问题需要科技进步,如CO2含量不断升高,使全球气候问题日趋严重,科学家认为,人类不仅要努力减少CO2的排放,更重要的是将CO2转化为有用物质.

①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 , 并将CO2储存或利用,流程如图2(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

已知部分反应:捕捉室内有反应:2NaOH+CO2═Na2CO3+H2O

反应室内有反应:Ca(OH)2+Na2CO3═2NaOH+CaCO3↓.

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可实现CO2零排放      B.该过程只有1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

C.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过滤    D.该过程至少发生了4个化学反应

②将CO2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3所示:

请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海洋争端主要原因在以海洋是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1)海底蕴藏着丰富的矿物资源,如图1是元素周期表中的锰元素的信息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1)
A . 锰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 . 锰原子核外有25个电子 C . 锰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g D . 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25
(2)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食盐和氯化镁,其分离、提纯过程如图2所示:

写出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从甲表中查出硅(S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X2+与O2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X的元素符号是      ,它处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它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名称      
(3)表中镁元素与氯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它们原子中      不同.
(4)两种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组是      .(填序号)

①Na、Cl ②O,S③F,Cl  ④Cl、Ar

(5)若乙表示的是某离子的结构示意图,则m=      

三、解答题(共7小题)

1、归纳、分类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1)请根据物质的构成角度从如图五种物质中选出部分物质归为一类,回答下列问题:

①测电笔中的氖气

②体温计中的水银

③实验室制取的蒸馏水

④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

⑤用于超导体等方面的C60

选出的一组物质的化学式有      ;分类的依据是      

(2)查阅资料可知:过氧化钠(Na2O2)能与水发生如下反应:2Na2O2+2H2O=4NaOH+O2而过氧化钙(CaO2)与过氧化钠类似也能与水反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如图表示某些物质间转化关系(各反应物均无剩余).A为黑色粉末,且A在该化学反应前后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均不改变;B和C组成元素完全相同且均为无色液体;F为能导致“温室效应”的无色气体;A、B、C、F均为氧化物;D、E、H均为单质;D和H为无色气体、E为黑色固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B      、F      
(2)反应①中A物质的作用是      
(3)反应①的表达式为(用文字或化学式表示均可):      
(4)反应③的表达式为(用文字或化学式表示均可):      
3、请根据如图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A实验结束待集气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小于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是      (填一条即可).该实验不能用蜡烛代替红磷,理由是      
(2)B实验产生氧气与氢气的体积比约为      
(3)C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4)D实验资料信息: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分别是40℃、240℃.铜片上的红磷不燃烧,是因为      .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是因为      .如果要让水中的白磷在水下燃烧,应采取的措施是      .通过以上实验事实证明,燃烧一般需要同时具备下列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可燃物与氧气接触;③      
4、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进行性质实验,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字母),选择该装置的依据为      ;若收集一瓶较为干燥的氧气可选择      装置,用该装置收集氧气时的验满方法为      
(3)在装药品之前,检查装置B气密性的具体步骤是      
(4)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如图G所示实验,则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集气瓶G底部盛有少量水或细沙的原因是      
5、蔗糖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质,某兴趣小组对“蔗糖的组成”进行了探究,
(1)【作出猜想】小组同学认为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葡萄糖和氧气,葡萄糖进一步转化为蔗糖,故蔗糖中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实验探究】

方案一:小明将蔗糖在氧气中燃烧,检验生成物中有水和二氧化碳,得出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你认为该方案是否合理      ,你的观点是      

方案二: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然后关闭弹簧夹,点燃酒精灯给蔗糖加强热.

(i)观察到      出现,说明蔗糖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

(ii)观察到硬质玻璃管中残留有黑色固体,他猜测该黑色固体是单质碳,并继续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另选试剂进行了验证单质碳的实验.实验过程和现象如表: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小烧杯中加入澄清石灰水,      ,点燃酒精灯

①硬纸玻璃管中的黑色固体剧烈燃烧,发出白光;

      

写出上述实验过程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实验结论】蔗糖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拓展交流】

(i)方案二中,先通入一会儿氮气的原因是      

(ii)查阅资料得知蔗糖的化学式为C12H22O11 , 小红发现:蔗糖分子中氢原子数目是氧原子数目的倍,但是,蔗糖中氧元素质量却是氢元素质量的8倍.导致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6、阿司匹林(分子式为C9H8O4)是一种常用解热镇痛药,用于治疗感冒、发烧、头痛等疾病.某阿司匹林肠溶片说明书的部分内容如图所示.

(1)阿斯匹林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其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2)阿斯匹林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25mg阿斯匹林中含碳元素的质量      
(3)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时,病人每天服用阿斯匹林肠溶片的最大量是      片.
7、在校园科技节上,为测出鸡蛋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称取已洗净、晾干、研成粉末的鸡蛋壳10克置于烧杯中,将烧杯放在电子天平上,往烧杯中加入的稀盐酸,总重110g,每0.5分钟记录一次电子天平的示数,据此计算出产生气体的质量,具体数据如表:

时间(分钟)

0

0.5

1.0

1.5

2.0

2.5

3.0

电子天平示数(克)

110

108.2

107

106.4

106.4

106.4

106.4

(1)若产生的气体全部是鸡蛋壳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的CO2 , 根据实验结果计算出该鸡蛋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假定鸡蛋壳中其它成分不含钙元素,写出具体计算过程)
(2)下列哪些情况会导致实验中钙元素质量分数测量结果偏大?        . (2)
A . 鸡蛋壳未晾干 B . 鸡蛋壳未充分研碎 C . 鸡蛋壳中含有碳酸镁(可与盐酸反应生成MgCl2、H2O和CO2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广东省中山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