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陕西省榆林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化学日益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下列过程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 石墨导电   B . 氢气燃烧   C . 葡萄酿酒   D . 菜刀生锈
2、下列饮料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 可口可乐 B . 酸奶 C . 雪碧 D . 啤酒
3、近年来,部分城市因空气污染而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下列做法不利于减少空气污染的是(   )
A .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B . 积极植树、造林、种草 C . 提倡居民驾驶私家车出行 D . 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
4、下列对化学用语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2O﹣表示两个氧元素 B . N2﹣表示两个氮原子 C . Ca2+﹣表示钙元素显+2 D . 2H2O﹣表示2个水分子
5、实验室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合理的灭火方法是(   )
A . 用水浇灭 B . 用湿抹布盖灭 C . 用书本扑打灭火 D . 用嘴吹灭
6、人类一刻也离不开空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 B . 空气中的氦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于食品防腐 C . 空气中的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D .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7、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 液体药品取用   B . 闻气体气味   C . 读取液体体积   D . 添加酒精
8、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合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铁与稀盐酸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 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是合金 C . 铝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 D . 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
9、下列关于CO和CO2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CO2能使被石蕊染成紫色的干花变红 B . 在一定条件下CO2能够转变成CO C . CO有毒,CO2无毒 D . CO2和CO在常温下均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10、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 )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H2O和H2O2的化学性质不同

组成元素不同

B

春天公园里散发出阵阵花香

分子在不断运动

C

10mL酒精与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

分子之间有间隙

D

一滴水中含有约1.67×1021个水分子

水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A . A B . B C . C D . D
11、兰州中科院科研人员研究开发了一套具有超强水净化能力的装置,下列关于水的净化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异味 B . 过滤可以除去水中所有的杂质 C . 煮沸可以将硬水软化 D . 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
12、我国已研究出新型水处理剂ClO2的制法,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 ClO2中Cl元素的化合价为+2 C . 该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D . 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3、豆腐起源于我国.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为C6H13NO2),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亮氨酸由碳、氢、氮、氧四抻种元素组成 B . 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C . 亮氨酸分子中碳、氢、氮、氧的原子个数比为6:13:1:2 D . 亮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4、豆腐起源于我国.食用豆腐能获得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化学式为C6H13NO2),下列有关亮氨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亮氨酸由碳、氢、氮、氧四抻种元素组成 B . 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 C . 亮氨酸分子中碳、氢、氮、氧的原子个数比为6:13:1:2 D . 亮氨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15、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 t2℃时,70g水中可以溶解30g甲物质 C . 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D . 将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升高温度的方法
16、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但不合理的推理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但带电荷的微粒不一定是离子 B . 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 C . 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所以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的 D . 单质只含有一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是单质

二、填空及简答题(共5小题)

1、页岩气是指蕴藏于页岩系统中的天然气,是一种新开发的能源.
(1)目前人类大量使用的三大化石能源是:煤、      和天然气,它们是      (填“可”或“不可”)再生能源.
(2)页岩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页岩气中常含有剧毒的H2S气体,开采时若发生泄漏,可以喷射氢氧化钠溶液与H2S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H2S=X+2H2O,则X的化学式为      
2、锰(Mn)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微量元素,含锰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结合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锰原子的质子数为      
(2)锰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为      
(3)锰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或“失”)电子,形成      (填离子符号).
3、金属的应用非常广泛,铁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
(1)生活中常用铁锅炒菜,主要利用了铁的       (填序号), (1)
A . 导热性 B . 导电性 C . 延展性
(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和赤铁矿炼铁的化学方程式为      
(3)黄铜的硬度比纯铜的硬度      
(4)如图是某“暖宝宝”外包装的图片.该“暖宝宝”中发热剂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水等,发热剂需接触到空气才会发热,原因是铁要与            等物质共同作用才会生锈.

4、根据表中氯化钠和硝酸钾部分溶解度数据,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       g
(2)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与硝酸钾相比较,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      (填“较大“或“较小“)
(3)20℃时,向100g水中加入40g硝酸钾,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是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4)提纯混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固体,最好的方法是      
5、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实验1测得的数据比理论值偏低,其原因可能是      (答一点即可).
(2)实验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集气瓶底部放有少量水的目的是      
(3)实验3中a处白磷燃烧而b处红磷不燃烧,说明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      ,a处白磷燃烧而c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      
(4)实验4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如图所示是初中化学中的一些重要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3小题)

1、实验室配制75g10%的氯化钠溶液,操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配制该溶液时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       g.
(2)①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3)请用图中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操操作顺序:      
(4)认真观察,改正图中的错误操作:      
(5)若不进行改正,其它操作步骤均正确,则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
2、实验室配制75g10%的氯化钠溶液,操作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3、根据如图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O2 , 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实验室通常用      检验氧气;
(4)用B、C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当实验结束时,应先      ,再熄灭酒精灯;
(5)甲烷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难溶于水的气体,实验室常用固体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混合加热的方法来制取.如果请你用上述装置来制取,你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组合是      (填序号).
4、M是生活中常用的金属,MSO4溶液是无色液,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M与铜、铝的活动性顺序,请你和他们一起进行以下探究活动.

【提出问题】M、铜、铝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怎样的?

(1)【猜想与假设】小敏的猜想是Al>Cu>M;小强的猜想是Al>M>Cu;你的猜想是      
(2)【实验探究】小莉取M丝、铜丝、铝丝和编号为①、②、③的3支试管,进行如表的实验(试管中均盛有体积相同、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稀盐酸);

实验操作

M丝插入试管①中

钢丝插入试管②中

铝丝插入试管③中

实验结论

刚开始的现象

有少量气泡产生

无气泡

无气泡

M>Cu:      

几分钟后的现象

有少量气泡产生

无气泡

有大量气泡产生

      

(3)【交流与表达】同学们对同一实验得出两种不同结论的现象进行了讨论,明白了实验刚开始时试管③中无气泡产生的原因,该原因是      
(4)【继续探究】为了进一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同学们取粗细相同,打磨干净的M丝、铝丝及相关溶液,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①试管乙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试管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交流与表达】同学们经讨论后认为该实验可以优化,去掉试管      (填试管编号)中的实验,也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6)【得出结论】通过以上实验,同学们得出了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反思与归纳】由上述实验得出比较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方法有:①金属和酸反应比较;②      

四、计算与分析题(共1小题)

1、实验室取68g过氧化氢溶液和2g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充分反应后,称量剩余溶液和滤渣为68.4g.求:
(1)充分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g.
(2)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陕西省榆林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