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县六校联考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物理部分)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现象中,与光的折射有关的是(   )

A . 中午树萌下出现的圆形光斑 B . 湖边的树木倒映在水中 C . 岸边的人看到水中游动的鱼 D . 通过汽车观后镜看到后面的车辆
2、在拨动吉他弦后,同学们发现,即使停止了对吉他弦的拨动,吉他也会“余音不断”,其根本原因是(   )
A . 吉他声的回声仍在回荡 B . 吉他弦还在振动 C . 吉他弦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 D . 人的听觉发生了”延长”
3、接听电话时,我们根据声音就能分辨出对方是谁,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
A . 传播速度 B . 响度 C . 音调 D . 音色
4、雷电是高空雷雨云之间的放电现象,雷声和闪电是同时发生的,地面上的人(   )

A . 先听到雷声,再看到闪电 B . 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 C . 同时看到闪电,听到雷声 D . 不一定
5、太阳光经三棱镜分解后的彩色光透过蓝色玻璃投射在白色的光屏上,在光屏上看到的颜色是(   )
A . 白色 B . 绿色 C . 蓝色 D . 黑色
6、光线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镜上,与平面镜成60°,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入射角为60° B .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60° C . 反射角为60° D .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
7、人们常用“镜花水月”比喻虚幻的景象.关于镜中的“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镜中“花”比镜外的花小 B . 镜中“花”是镜外花在镜中成的实像 C . 镜中“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D . 镜外花远离镜时,镜中“花”变小
8、如图所示,一束光线从水中射向空气中,下列有关折射的光路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9、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一个与烛焰大小相等的清晰的像,如图所示.当把蜡烛移到光具座上P处时,调节光屏位置,光屏上出现的像为(   )

A . B . C . D .
10、近段时间的学习很紧张,小科发现自己看近处书本上的字很清楚,看远处的景物却变得模糊,下列透镜能矫正小科视力上出现的这种问题的是(   )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某同学研究光的折射规律,记录实验数据如表:

次数

入射角

折射角

1

10

15.1

2

20

30.9

3

30

48.6

4

40

74.6

(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当光从一种物质斜射入另一种物质时,折射角      入射角(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请你推测这位同学做实验时,入射光线是从      (选填“玻璃射向空气”或“空气射向玻璃”).
2、某同学站在穿衣镜前2m处,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填“实像”或“虚像”),当他向镜面前进1m时,它的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不变”),他与像之间的距离是       m.

3、我们经常提到的像有:①小孔成像;②平面镜成像;③放大镜成像;④照相机成像;⑤幻灯机成像.其中由于反射而形成的像是      ;属于实像的是      
4、如图是十字路口处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下违章行驶的汽车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A、B是一辆汽车经过十字路口时,先后拍下的两张照片,可以看出汽车是      摄像头(“靠近”、“远离”).

三、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科同学进行实验研究.

(1)在玻璃圆筒内垫上一层棉花,棉花上放一块机械手表,耳朵靠近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能清晰地听见表声,表声是通过      传播的.

(2)当耳朵水平移动离开玻璃圆筒口一段距离后,如图甲所示位置,恰好听不见表声.在玻璃圆筒口正上方10cm处安放一块玻璃板,调整玻璃板的角度直到眼睛能 从镜面里看到表,如图乙所示,则∠AOB是该光路的      (入射角/反射角).此时耳朵又能清晰地听见表声了,说明声音      (能/不能)像光一 样反射.

(3)当用海绵板代替玻璃板,听见的声音明显减弱,说明海绵板吸收声音的能力      (强/弱)于玻璃板.

2、为探究声音的反射与吸收特点,小科同学进行实验研究.

3、小科用一个未知焦距的凸透镜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放在光具座上,调节高低使它们的中心处于      ,调整的目的是      

小科同学按要求进行观察和测量,并将观测情况记录在表中:

实验序号

物距/cm

像距/cm

像的性质

1

20

6.7

倒立、缩小的实像

2

15

7.5


3

10

10

倒立、等大的实像

4

7.5

15

倒立、放大的实像

5

4

﹣﹣

正立、放大的虚像

(2)实验序号2中像的性质是      

(3)当蜡烛从远处向透镜靠近时,仍要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 填“靠近”或“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

(4)

小科用若干个小发光体组成形状如“E”的发光物体,如图甲所示,将发光物体、凸透镜、光屏依次组装到光具座上并调整好,在光屏上形成的像如图乙所示,如果将“E”换成“F”(如图丙),在同一位置观察,屏上的像应是      

四、解答题(共2小题)

1、如图所示为自行车尾灯的结构示意图,红色并相互垂直的三角形小玻璃片相当于平面镜.后面的汽车灯光一照,它就通红透亮,从而引起后车司机的注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请作出后车灯光照在自行车尾灯时的反射光路图,并解释.

2、陶瓷茶杯底部放有一枚硬币,人移动到某一位置时看不见硬币(如图甲),往茶杯中倒入一些水后,又能够看见硬币了(如图乙).请解释造成“看不见”和“又看见了”的原因.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县六校联考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科学(物理部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