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网址为www.m1905.com,其中的“1905”的寓意是这一年(   )

A . 中国同盟会成立 B . 中国影片在国际获奖 C . 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拍摄 D . 废除科举制
2、鲁迅先生在《一件小事》中写到:“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民国六年”是指(  )

A . 1915年 B . 1916年 C . 1917年 D . 1918年
3、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去实地考查辛亥革命的首发地,他们应该去(  )

A . 南京 B . 上海 C . 北京 D . 武昌
4、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美国 D . 俄国
5、2015年11月7日,习近平与马英九在新加坡会见,双方互称“先生”(如图)。“先生”这一称呼普遍使用开始于(    )

A . 鸦片战争后 B . 新文化运动后 C . 洋务运动后 D . 辛亥革命后
6、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开端的事件是(  )

A . 鸦片战争 B . 洋务运动 C . 辛亥革命 D . 五四运动
7、

读图,这页笔记记录的事件是(  )

A . 虎门销烟 B . 鸦片战争 C . 第二次鸦片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
8、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A . 虎门销烟 B . 鸦片战争 C . 《南京条约》的签订 D . 《辛丑条约》签订
9、西方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近代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

A . 《尼布楚条约》 B . 《望厦条约》 C . 《南京条约》 D . 《黄埔条约》
10、“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 甲午中日战争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1880年,他让士兵抬着棺材同行,表明誓死抗击俄国入侵、收复新疆伊犁的决心.“他”是(  )

A . 林则徐 B . 邓世昌 C . 严复 D . 左宗棠
12、你见过扯线木偶吗?小偶被线扯着,任人摆布。如图反映的就是近代中国屈辱的历史,清政府就像木偶一样任人摆布。请问,清政府最终成为任人摆布的木偶是在下面哪个条约签订之后(  )

A . 《南京条约》 B . 《北京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13、下列外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赔款数目最大的是(  )

A . 《南京条约》 B . 《瑷珲条约》 C . 《马关条约》 D . 《辛丑条约》
14、如图是中华民族屈辱的标志,它发生于(  )

A . 鸦片战争期间 B .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 . 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15、近代中国白话小说的典范是(  )

A . 《文学改良刍议》 B . 《文学革命论》 C . 《狂人日记》 D . 《阿Q正传》
16、“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假如这位“小行家”卖的是我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那么他推销的是

(  )

A . 《申报》 B . 《万国公报》 C . 《新华日报》 D . 《国闻报》
17、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  )

A . 福州船政学堂 B . 京师同文馆 C . 清华大学 D . 京师大学堂
18、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是(  )

A . “民主与科学” B . 民主和法制 C . 自由和科学 D . 自由和平等
19、严复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鸦片战争 B . 科举制度的废除 C . 辛亥革命 D . 新文化运动
20、如图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出版机构的标志.该出版机构创办于(  )

A . 洋务运动时期 B . 戊戌维新时期 C . 辛亥革命时期 D . 新文化运动时期

二、改错题(共3小题)

1、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要详细了解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观点,应阅读他的著作《天演论》。

3、“公车上书”标志着戊戌变法的开始。

三、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③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材料三:“①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④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以上材料摘自《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1)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分别出自什么条约?

(2)材料一的哪一条款中使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中国经济作用?(只写序号)

(3)材料二的哪一条款对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阻碍最为严重?(只写序号)

(4)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说明了什么?

2、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②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③割让香港岛给英国;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材料三:“①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④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以上材料摘自《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3、读材料回答问题:

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

(1)“师夷长技”指的是什么事件?

(2)“变法维新”指的是什么事件?

(3)“人们举起义旗,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指的是什么事件?

(4)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是指什么事件?

(5)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我们能从中国近代抗争和探索的历史中吸取什么教训?

4、某校初中历史兴趣小组开展“辛亥革命”专题学习,请你参与下列活动。

材料一:辛亥革命在移风易俗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革命派希望从各方面求得人们身心的解放,因为造就一代身心健康的国民是建立和维护乃至巩固共和制度最基本的前提。          ──摘自戴鞍钢《辛亥革命与移风易俗》

材料二: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没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语(转引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时事要闻:2016年11月12日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为缅怀孙中山先生为民族独立、社会进步、人民幸福所建立的历史功勋,学习、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的爱国思想、革命意志和进取精神,巩固和发展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大团结,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维护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最大限度地把全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致力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届时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

(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辛亥革命的推动下,近代中国的社会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至少写出两条)

(2)据材料二指出辛亥革命取得的最为突出的成就是什么?

(3)请你为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纪念日即将举行的纪念活动出谋献策,设计活动方案。(至少两种)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中国近代史上值得历史铭记的名人先贤为数众多。我们发起“追寻近代名人足迹”历史征集令,请你对以下所征集的历史名人按照专题进行筛选整理,并回答下列问题。

近代名人:林则徐张謇邓世昌詹天佑

(1)【民族抗争篇】

①人物:      

人选理由:他领导禁烟运动,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②人物:      

人选理由:      

③人物:      

人选理由:      

(2)【科技强国篇】

人物:      

入选理由:      

(3)【读史明理篇】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你从他们身上学到哪些精神?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