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省无锡市高考地理模拟试卷(3月份)

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共14小题)

1、

2014年3月29日的“地球一小时”熄灯活动,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应对气候变化、倡导节约能源的集体行动。图1中①②③是甲乙丙丁四地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太阳光线。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若活动时间是当地20:30~21:30,下列四城市中最早和最晚熄灯的分别(  )

(1)
A . 甲和丁 B . 乙和甲 C . 乙和丙 D . 丙和丁
(2)如果只考虑日照条件,则甲乙丙丁四地楼间距最近的是(  )

(2)
A . B . C . D .
2、

读如图环流局部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②所示的实际风向为(  )

(1)
A . 东北风 B . 西北风 C . 东南风 D . 西南风
(2)形成江苏夏季伏旱天气的因素是(  )

(2)
A . B . C . D .
3、

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21日的最低气温比20日高,其主要原因是(  )

(1)
A . 太阳辐射强 B . 地面辐射强 C . 大气逆辐射强 D . 暖空气来袭
(2)此时间段经过该地的天气系统是(  )

(2)
A . B . C . D .
4、

江西三清山风景区是世界自然遗产,它展示了独特的花岗岩石柱与山峰景观。图1为“三清山地貌景现”,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的字母表示内、外力作用。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塑造三清山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是(  )

(1)
A . 风化与搬运 B . 风化与侵蚀 C . 侵蚀与堆积 D . 搬运与堆积
(2)图中箭头表示形成三清山岩石的地质作用是(  )

(2)
A . a B . b C . c D . d
5、

图为“非洲自然带和赤道附近乞力马扎岁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两图所示的自然带中,自然景观相似的一组是(  )

(1)
A . ①、丙 B . ②、丁 C . ③、甲 D . ④、乙
(2)非洲南部,与③相同的自然带向南北延伸,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2)
A . 海陆位置 B . 洋流 C . 大气环流 D . 太阳辐射
(3)图中沿①一②一③一④方向自然带的更替体现了(  )

(3)
A . 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 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C . 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 . 非地带性现象
6、

江苏省可以划分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大区城(如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  )

(1)
A . 开放性 B . 差异性 C . 整体性 D . 联系性
(2)正确表示江苏三区域间人口主要流向的是(  )

(2)
A . ①→②→③ B . ③→②→① C . ②→①→③ D . ③→①→②
(3)图中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迁移方向是(  )

(3)
A . ①→②→③ B . ③→②→① C . ②→①→③ D . ③→①→②
7、

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

(1)
A . 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 B . 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C . 住宅区工业区旅游区 D . 住宅区绿化区工业区
(2)该城市的下列规划及其理由,正确的是(  )

(2)
A . ①处建钢铁厂——保护城市环境 B . ②处建大型仓库——水源充足 C . ③处建绿化带——减轻污染危害 D . ④处建食品加工厂——交通便利
8、

兰新高铁东起兰州,途径西宁、张掖等城市,最终到达乌鲁木齐,全长1776公里。读兰新高铁线路图,完成以下问题。

(1)影响兰新高铁建设的主导因素是(  )

(1)
A . 地形 B . 资源 C . 文化 D . 经济
(2)影响兰新高铁安全运行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

(2)
A . 滑坡 B . 风灾 C . 泥石流 D . 地震
9、

生态城市建设是促进我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如图表示生态城市建设面临的三条道路。K1表示生态环境质量安全警戒线,K2表示生态环境质量恶化警戒线。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图中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最不可取的道路是(  )

(1)
A . K2线 B . AC曲线 C . AD曲线 D . AB曲线
(2)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2)
A . 共同性原则 B . 公平性原则 C . 持续性原则 D . 经济性原则
10、

我国曾经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北大荒”变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图为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北大荒、西大荒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分别是(  )

(1)
A . 市场 交通 B . 土壤 光照 C . 热量 水源 D . 热量 地形
(2)如今的“南大荒”人已将橡胶种植北界从17°N扩大至24°N,其主要原因是(  )

(2)
A . 市场需求的变化 B . 农业技术的发展 C . 交通运输的改善 D . 农业政策的支持
11、

图为几种产业的区位选择因素示意图,完成以下问题。

(1)图中与炼铝工业和软件产业相符的是(  )

(1)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④② D . ④③
(2)随着世界产业的转移,近几年由发达国家移人我国大陆的产业类型居多的是(  )

(2)
A . B . C . D .
12、

图为“长江与黄河干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长江与黄河两河段共同开发利用的方向是(  )

(1)
A . 合理开发水能资源 B . 利用水源大规模种植水稻 C . 大规模开发石油资源 D . 扩大内河航运能力
(2)长江、黄河两流域下游地区共同面临的最主要环境问题是(  )

(2)
A . 沙尘暴 B . 石漠化 C . 次生盐碱化 D . 水体污染
13、

如图为“四川普光至上海的输气管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与新疆轮南至上海的“西气东输,管道干线相比。普光至上海的“川气东送”方案具有的优点是(  )

①途经我国水能丰富的三峡地区,供气方便

②沿线经济发达,市场需求大

③经过的高原山地少,工程量小

④供气来源地更多,供气更稳定

⑤运输线路短。

(1)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⑤ C . ②③⑤ D . ③④⑤
(2)关于“川气东送”方案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2)
A . 有助于东部地区改善能源结构,提高大气环境质量 B . 有助于西南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促进西南经济的发展 C . 配合“西气东输”工程,从根本上解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 D . 有助于改善东、西部地区能源的供需矛盾,促进东、西部的共同发展
14、

如图是“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图示四个区域的主要生态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

(1)
A . ①一湿地减少 B . ②一水土流水 C . ③一土地荒漠化 D . ④一森林破坏
(2)图示四个区域的生态建设方向。正确的是(  )

(2)
A . ①一封沙育草,涵养水派,保护野生动物 B . ②一控制开发强度,保护和改善湿地环境 C . ③一大力植树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 D . ④一禁止过垦、过樵、过牧,退林还草

二、判断题 (共10小题)

1、由于地球的公转,北半球自西向东流的河流,对南岸的冲刷作用明显。(    )(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2、背斜成山,是内力作用的结果;背斜成谷,则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3、7月份,北印度洋的洋流方向与北太平洋中低纬度的洋流方向一致。(    )(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4、我国东南沿海既有地震等地质灾害,也有台风等气象灾害,体现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    )(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5、使用遥感技术,可以快速了解我国北方遭受暴雪天气的分布范围。(    )(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6、产业转移促进了移入地区城市化进程,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7、有条件的“二胎”政策,一定程度上能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    )(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8、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对我国华北地区有百利而无一害。(    )(判断对错)

A . 正确 B . 错误
9、城市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

A . 正确 B . 错误
10、商品谷物农业具有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等特点。

A . 正确 B . 错误

三、综合题 (共4小题)

1、

图为“自然界碳、水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具有      的作用。

(2)碳循环环节④的量增大,造成的全球性环境问题可能是      。为减少环节④的排放,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角度献计献策。      

(3)图中N→M→P→L过程属于      水循环。该循环的地理意义有      

2、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    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等周边区城降水较少,沙漠广布;有煤、天然气、稀土、铁、铅锌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一半,天然气、煤炭储量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均名列前茅。

(1)从内蒙古全区看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2)从内蒙古全区看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3、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    内蒙古呼和浩特、包头等周边区城降水较少,沙漠广布;有煤、天然气、稀土、铁、铅锌等数十种矿产资源,其中稀土储量占世界一半,天然气、煤炭储量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均名列前茅。

(1)图示区域矿产资源的特点有            

(2)从交通、市场两方面分析图示地区矿产资源开发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      

(3)从内蒙古全区看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4)从内蒙古全区看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 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4、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珠三角”地区示意图。图2中阴影部分表示“中三角”地区,它是以武汉为中心,以南昌、合肥、长沙为副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图3为“长三角”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2014年12月10日,首趟上海至广州的高铁正式运行,此铁路线贯穿了上述三大地区,如图所示。

(1)“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两个城市群,推进两地区城市化进程的直接动力是      

(2)简述“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共同自然条件,其中有利条件有       , 不利条件是      

(3)上海至广州高铁线路的开通。对“中三角”地区的积极影响有      

5、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图1为“珠三角”地区示意图。图2中阴影部分表示“中三角”地区,它是以武汉为中心,以南昌、合肥、长沙为副中心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图3为“长三角”地区示意图。

材料二    2014年12月10日,首趟上海至广州的高铁正式运行,此铁路线贯穿了上述三大地区,如图所示。

6、

汽车制造业是典型的集聚性行业,我国目前已形成八大区域:东部沿海地区、北部沿海地区、长江中游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南部沿海地区、黄河中游地区、西北地区,图为“我国2009年汽车制造企业数量分布图”。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显示,我国八大区域中,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最为集中的两大区域是      

(2)如图显示,我国汽车制造企业在“长三角”地区的集聚程度最高,试分析其区位原因。      

(3)我国是否应该加快汽车产业的发展?这一直是具有争议的问题。请说明你的观点,并简述你的理由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年江苏省无锡市高考地理模拟试卷(3月份)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