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年级:中考 学科:化学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15小题)

1、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盐酸制备CO2 . 下列措施可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  )


A . 降低反应温度 B . 用稀硫酸代替盐酸 C . 粉碎大理石   D . 加水稀释盐酸
2、成语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 聚沙成塔 B . 百炼成钢 C . 滴水成冰 D . 铁杵成针
3、下列行为不利于扬州市“清水蓝天”工程实施的是(   )
A . 分类回收垃圾 B . 绿色低碳出行 C . 就地焚烧秸秆 D . 爱护花草树木
4、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 . 合金 B . 干冰 C . 空气 D . 石油
5、铀235(其原子核内有92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5)是核电站的主要燃料.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92 B . 该原子核内有51个中子 C . 该原子核外有143个电子 D . 铀属于非金属元素
6、中国最新战机歼﹣31使用了高强度、耐高温的钛合金材料.工业上冶炼钛的反应如下:TiCl4+2Mg Ti+2MgCl2 .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合反应 B . 复分解反应 C . 分解反应 D . 置换反应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有沉淀析出 B . “加铁酱油”中的“铁”指的是离子 C . 通常把pH<7的降水称为酸雨 D . 尿素〔CO(NH22〕及碳酸氢铵都是有机物
8、下列关于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波尔多液的配制可以在铁制容器中进行 B . 铝制品抗腐蚀能力较铁制品强 C . 用ZnCl2溶液、Fe和Cu三种物质能验证Zn、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 D . 生活中不用金属银而用铜或铝做导线的原因是银的导电性比铜、铝差
9、水是扬州城市发展最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煮沸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 . 收集雨水用于城市绿化用水 C . 加洗涤剂使油污溶解在水中 D . 活性炭不能使运河水转化为纯净水
10、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B . 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C . 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D . 面粉漂浮在空气中,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
11、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错误的是(   )
A . 取氯化钠   B . 称氯化钠   C . 量取水   D . 溶解
12、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授予第一个证实青蒿素可以在动物体和人体内有效抵抗疟疾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关于青蒿素(C15H22O5)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青蒿素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B . 青蒿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3:1 C . 青蒿素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D . 青蒿素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
13、施肥是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 . Ca3(PO42 B . KNO3 C . NH4NO3 D . K2CO3
14、如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加入适量下列物质,U形管中a、b液面出现高度差,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

A . 硝酸铵 B . 蔗糖 C . 生石灰 D . 氯化钠
15、推理是学习化学知识的一种常用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 因为酸性溶液遇酚酞试液不变色,所以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的溶液都是酸性溶液 B . 因为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化合物 C . 因为溶液的特征是均一、稳定,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D . 因为氧化物含有氧元素,所以氧化物都是含氧化合物

二、不定项选择题(共5小题)

1、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   )
A . 用浓氨水、酚酞试液、水及烧杯检验微粒在不断运动 B . 用植物的花瓣制作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C . 用氯化钡溶液鉴别硝酸银和硫酸钠两种溶液 D . 用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检验CO2是否集满
2、如图表示是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t1℃时,两种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 B . t1℃时,在50g水里加入15g KNO3固体,充分溶解,得到60g溶液 C . t1℃时,硝酸钾、硝酸钠两物质饱和溶液升温到t2℃后,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 . 两种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硝酸钾一定多于硝酸钠
3、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B . 若D为单质,则C,D质量比为27:14 C . 若B,C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则D中不可能含2种元素 D . 该反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一定降低
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选 项

物质(括号内为少量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O2(CO)

通入氧气点燃

B

H2O(H2O2

加入MnO2 , 过滤

C

CaO(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D

CuO(C)

隔绝空气加强热

A . A   B . B   C . C   D . D
5、向含CuCl2和HCl混合溶液100g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NaOH溶液,参加反应的NaOH溶液质量与生成沉淀物质的量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P点溶液中的溶质只有一种 B . M点溶液和P点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同 C . 整个反应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D . 沉淀完全时,m1的数值为120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1)用化学符号填空:

①碘原子                            ②三个铁离子      

③两个三氧化硫分子      ;          ④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用字母序号填空:a.Ca(OH)2    b.H2    c.C6H12O6    d.KMnO4

①可用于实验室制氧气的是      ;     ②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③可用作清洁能源的是      ;  ④医学上称为“低血糖”中的糖是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烧碱在空气中变质      ;    ②电解水      

③工业炼铁原理      ;        ④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1)如表为某品牌燕麦片标签中的一部分.

每100g含

有营养成分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维生素C

7.6g

7.8g

7.4g

18mg

201mg

18.2mg

30.8mg

8.1mg

①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在上表中未列出的是      ;②表中出现了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该元素是      ;③检验燕麦片中是否含有淀粉需用到试剂是      

(2)民生热词:“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2)
A . 用碳酸氢钠作发酵粉 B . 用霉变油菜籽生产食用油 C . 用碳酸钡代替纯碱蒸馒头 D . 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白酒
(3)用化学方法鉴别“冰蚕丝”(衣服面料,主要成分为合成纤维)和天然蚕丝:      
3、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能源和新型材料.
(1)中国钓鱼岛附近水域海底蕴藏大量的天然气,其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中碳元素化合价是      .新型甲醇(CH3OH)燃料电池在使用时由化学能转化为      
(2)扬州2016年5月15日跨入了“高铁时代”.请写出生活中防止铁制品生锈的一种方法      
(3)无人驾驶汽车处理系统的核心材料是高纯度的硅.工业制硅的反应之一如下:2X+SiCl4═Si+4HCl.该反应中,X的化学式是      
(4)2015年11月首架C919大飞机总装下线,标志着我国跻身飞机研制先进国家行列.

①机身蒙皮使用的是第三代铝锂合金材料.下列不属于铝锂合金性质的是      .(填字母).

a.密度大         b.硬度大         c.抗腐蚀

②机体先进复合材料的使用率达12%.下列属于复合材料的是      (填字母).

a.普通陶瓷         b.钛合金          c.玻璃钢         d.碳纤维.

4、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能源和新型材料.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在一定条件下,氨气与氧化铜反应生成红色固体、水及一种气体单质.某兴趣小组用如图1装置探究该反应.已知氧化亚铜(Cu2O)为红色固体,能与稀硫酸反应:Cu2O+H2SO4═CuSO4+Cu+H2O.

(1)A处可用加热浓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铵的混合物制取氨气,反应方程式为      ,A处发生装置是      (选填图2装置编号),图2发生装置乙中仪器X的名称是      
(2)装置D和装置      组合证明有水生成,装置E中应盛有的试剂是      
(3)装置F为排水法收集气体,这是利用了气体的      ,实验时应等      时开始收集气体,进一步实验检验出该气体.
(4)充分反应后,取装置C中红色固体少许,加入适量稀硫酸,观察到      现象,说明固体物质为单质铜,装置C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石膏法制取硫酸钾具有能耗低,原料来源广等优点而被探索.以硫酸钙与氯化钾为原料制备硫酸钾的流程如图:

已知硫酸钾在不同温度下在水溶液、氨溶液中的溶解度(g)

温度(℃)

0

10

26

30

水溶液

7.31

9.28

11.03

12.98

氨(8%)溶液

1.41

1.58

2.25

3.36

氨(35%)溶液

0.44

0.75

0.82

非常压

(1)氨水显      (填“酸性”、“碱性”或“中性”),向水中连续通氨气达两个小时可得高浓度氨水,氨气不断溶解使溶液pH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上表中“非常压”指需增大气压才能形成30℃的氨(35%)溶液,常压下不能形成30℃的氨(35%)溶液的原因是      
(2)沉淀池中氨水浓度常常控制在25%至40%,其原因是      ,沉淀池温度适宜保持在      (选填“低温”或“高温”).
(3)滤液经蒸发后产生可以循环使用的气体,其化学式为      ;滤液中的副产品氯化钙可转化成碳酸钙固体,与HNO3反应制备Ca(NO32•6H2O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中既不补充水,也无多余的水,所用硝酸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4)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其中玻璃棒在稀释浓硫酸时也用到,稀释浓硫酸时用到玻璃棒的主要作用为      
(5)检验沉淀是否洗净的试剂是      (填序号)

A.酚酞试液           B碳酸钠溶液          C氯化钡溶液.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碱式碳酸镁高温能分解,可用于镁盐制备,制药工业等.其组成一般以xMgCO3•yMg(OH)2•zH2O表示.

(1)研究其分解产物

(i)取样高温灼烧,检测到有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固体,由此推断生成物中肯定不含金属镁及单质碳,理由是      

(ii)检验生成物中是否含有碳酸镁、氢氧化镁.

操作现象

结论

取适量生成物置于试管中,      

生成物中不含碳酸镁.

取适量生成物置于试管中,加入热水,滴入酚酞试液,观察到      现象.

生成物中不含氢氧化镁.

(iii)用酚酞试液检验是否存在氢氧化镁不能用冷水代替热水是因为      .综合上述实验推断碱式碳酸镁的分解产物为二氧化碳、水和      

(2)测定碱式碳酸镁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按图一进行实验.

①量气管中装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水代替是因为      ,若用稀盐酸代替稀硫酸,则测出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将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②实验中共消耗稀硫酸20mL,根据所测数据求得生成气体的质量为1.32g,则进入量气管的气体体积为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实验条件下CO2密度为1.97g/L)

(3)确定碱式碳酸镁的组成

设计如图二装置,并按下述步骤操作.

步骤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36.4g样品置于试管中,称量装置B的质量为192g.

步骤2:加热装置A直至样品完全反应.

步骤3:用止水夹夹紧装置A和装置B间胶皮管,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

步骤4:称量装置B的质量为199.2g.

(i)装置B中物质为      ,装置C的作用为      .判断样品完全反应的方法:当观察到装置B中      ,则样品已完全反应.

(4)(ii)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碱式碳酸镁的化学式,写出计算过程.
(5)有人说“加热碱式碳酸镁最后阶段固体质量减少是因为生成二氧化碳”是真的吗?

另取一定量碱式碳酸镁样品在空气中加热,测出样品的固体残留率( ×100%)随温度的变化如图三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0至t1过程中固体质量保持不变的原因是      

②分析图像数据判定该说法是      (填“真的”或“假的”),判定理由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年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