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三中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39小题)

1、

在下列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  )

A . ①和② B . ②和③ C . ③和④ D . ①和④
2、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

①都在线粒体中进行  ②都需要酶  ③都需要氧  ④都产生ATP  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

A . ②③⑤ B . ②④⑤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⑤
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SARS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B . 一只草履虫就是一个细胞 C . 精子不具有细胞结构,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D . 细胞是一切生物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4、在唾液腺细胞中参与合成并分泌唾液淀粉酶有关的细胞器有(  )
A . 线粒体、中心体、高尔基体、内质网 B . 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叶绿体 C . 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D . 中心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
5、某成熟植物细胞经某种处理后仍保持活性,但在0.3g/mL蔗糖溶液中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实验操作正确,则先前的“某种处理”所用试剂为(  )
A . 纤维素酶 B . 0.5g/mL蔗糖溶液 C . 清水 D . 10%HCl溶液
6、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  )
A .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B . 将产生的抗体分泌到细胞外 C . 维持细胞内的小环境稳定 D . 使细胞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加快
7、当新鲜的洋葱表皮细胞在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刚好发生质壁分离现象,并且原生质层不再继续收缩时,对该洋葱表皮细胞进行下面处理可能使其复原的是(  )
A . 转入0.25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B . 转入3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C . 转入2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D . 转入4a浓度的蔗糖溶液中
8、“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正确的实验步骤是(  )
A .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染色→观察 B .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染色→冲洗→水解→观察 C .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染色→冲洗→观察 D . 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冲洗→水解→染色→观察
9、谷胱甘肽(分子式C10H17O6N3S)是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细胞中的一种重要三肽,它是由谷氨酸(C5H9O4N)、甘氨酸(C2H5O2N)和半胱氨酸缩合而成的,则半胱氨酸可能的分子简式为(  )
A . C3H3N B . C3H5ONS C . C3H7O2NS D . C3H3O2NS
10、对细胞能量转换有重要意义的一组细胞器是(  )
A . 中心体和核糖体 B .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C . 叶绿体和线粒体 D . 液泡和类囊体
11、下列关于高倍显微镜的使用中,正确的(  )
A . 因为藓类的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所以可以使用高倍物镜 B . 在低倍镜下找到叶片细胞,即可换高倍物镜 C . 换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到物像清晰 D . 为了使高倍物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最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
12、人体的肌肉主要是有蛋白质构成的,但是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的功能各不相同,这是由于(  )
A . 肌细胞形状不同 B . 在人体的分布部位不同 C . 控制它们运动的神经不同 D . 构成肌细胞的蛋白质分子结构不同
13、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特殊性决定了个体的特殊性,因此,对细胞的深入研究是揭开生命奥秘、改造生命和征服疾病的关键.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性激素的合成与内质网有关 B . 细菌和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但其主要成分不同 C . 硝化细菌、霉菌、水绵的细胞不都含有核糖体、DNA和RNA D . 抑制细胞膜上载体活性或影响线粒体功能的毒素,都会阻碍根细胞吸收矿质离子
14、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 . 酿酒过程中,以密封为好,这是为了促使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 C . 细胞呼吸产生的一些中间产物是糖类和蛋白质之间相互转化的纽带 D . 长跑时,人体产生的二氧化碳是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共同产物
15、下列有关显微镜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高倍镜下细胞质流向是逆时针的,则细胞中细胞质的流向应是顺时针的 B . 为观察低倍镜视野中位于左下方的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再换用高倍镜 C . 用显微镜的凹面反光镜反光,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更多,但细胞更小 D . 在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中,先用低倍镜观察,再换用高倍镜观察
16、科学家测定胰腺细胞内的酶原颗粒可达到胰腺蛋白质总量的40%之多,可推测胰腺细胞内比一般体细胞更多的是(  )
A . DNA数量 B . RNA的种类 C . 核糖体数量 D . 中心体数量
17、若某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1935,在合成这个蛋白质分子的过程中脱去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908,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27,则组成该蛋白质分子的肽链有(    )
A . 1条 B . 2条 C . 3条 D . 4条
18、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大自然科学基石,下列关于细胞学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细胞学说的提出者是施莱登和施旺 B . 细胞学说揭示了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C .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一切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D . 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一切生物都由细胞构成”
19、蓝藻、病毒、酵母菌都含有的是(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DNA     ④核糖体    ⑤核酸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20、氨基酸中氨基和羧基数目相同的是中性氨基酸,羧基数目比氨基数目多的是酸性氨基酸,羧基数目比氨基数目少的是碱性氨基酸.这样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可以分为酸性、碱性和中性氨基酸,这种差异决定于氨基酸的(    )
A . 羧基 B . 氨基 C . R基 D . 碳原子
21、在下列四个试管中分别加入一些物质,则上述四个试管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振荡后,有紫色反应的是(    )

甲试管:经高温煮沸冷却后的豆浆;

乙试管: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溶液;

丙试管:蛋清和蛋白酶;

丁试管:人血液中的红细胞和蒸馏水

A . 甲,丙,丁 B . 乙,丙,丁 C . 甲,乙,丙 D . 丙,丁
22、下列物质除哪项外,完全水解后的产物都相同(    )
A . 肝糖原 B . 淀粉 C . 乳糖 D . 麦芽糖
23、下列核苷酸中,在 DNA 结构中可能具有的是(    )
A . B . C . D .
24、下列细胞结构中,含有核酸且不含磷脂分子层的是(    )
A . 中心体 B . 液泡 C . 叶绿体 D . 核糖体
25、生物DNA分子具有特异性的根本原因是因为不同生物的DNA分子具有特定的(    )
A . 氨基酸排列顺序 B . 核酸排列顺序 C . 碱基排列顺序 D . 五碳糖排列顺序
26、在豌豆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叶绿体基质中产生的主要代谢产物分别是(    )
A . 丙酮酸、二氧化碳、葡萄糖 B . 丙酮酸、葡萄糖、二氧化碳 C . 二氧化碳、丙酮酸、葡萄糖 D . 葡萄糖、丙酮酸、二氧化碳
27、如图是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曲线,图中A、B两点的催化效率是相等的,以下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酶处于t1温度时的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长 B . 酶处于t1温度时的寿命比处于t2温度时短 C . 处于t2温度时,酶可能开始发生蛋白质变性 D . 处于t1温度时,酶分子结构可能比处于t2温度时稳定
28、随食团进入胃内的唾液淀粉酶不再消化淀粉的主要原因是(    )
A . 酸碱度改变使酶失活 B . 唾液淀粉酶只能催化一次 C . 温度改变使酶失活 D . 胃中已没有淀粉
29、2005年3月5日,央视经济频道报道:近日,国家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对商场中的食品进行检测时发现,有些橘黄色的食品中含有过量的苏丹Ⅲ.为此,有关食品质检部门将对该类食品进行查封.该类食品主要指(    )
A . 含糖量较高的食品 B . 含脂肪较高的食品 C . 含纤维素较高的食品 D . 含蛋白质较高的食品
30、科学家将雌黑鼠乳腺细胞核移入白鼠去核的卵细胞内,待发育成早期胚胎后移植入褐鼠的子宫,该褐鼠产下小鼠的体色和性别是(    )
A . 黑、雌 B . 白、雄 C . 褐、雌 D . 白、雌
31、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的是(    )
A . B . C . D .
32、在不同温度和pH组合下对酶的作用进行研究,下列符合图的含义的是(    )

A . 随pH从5升到7,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B . 随pH从5升到7,酶的最适温度不变 C . 温度O﹣A变化过程中,酶的活性逐渐降低 D . 该酶的最适pH为7
33、如图实验装置用于研究温度对凝乳酶催化乳汁凝固的影响.先将酶和乳汁分别放入2个试管,然后将两试管放入同一水浴(温度用T℃表示)中保温15min,再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保温并记录凝乳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多次实验,并记录在不同温度下凝乳所需要的时间,结果如下表.

装置

A

B

C

D

E

F

水浴温度T/℃

10

20

30

40

50

60

凝乳时间/min

不凝固

7.0

4.0

1.5

4.0

不凝固

关于该实验的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 该实验说明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40℃左右是凝乳酶比较适宜的温度 B . 将装置A内的混合物加温到40℃会发生乳汁凝固 C . 可先将酶和乳汁倒入同一试管中混合,再保温并记录乳汁凝固所需要的时间 D . 将F内混合物降温到40℃不会发生乳汁凝固
34、图中,能正确表示植物根细胞K+吸收量与有关因素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35、如图是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所制作的一个实验装置.开始时锥形瓶中装有质量分数为2%的葡萄糖溶液,并在其中加入适量的酵母菌.实验过程中,刻度玻璃管中的有色液滴会向右移动.表中是该同学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时所记录的液滴右移的距离(单位:cm).请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时间(分钟)

温度

1

2

3

4

5

4℃

0

0

0.1

0.2

0.3

10℃

0.2

1.0

1.9

3.1

4.0

20℃

0.4

1.3

2.2

3.3

4.5

35℃

0.7

1.4

2.8

4.4

5.0

55℃

0

0.1

0.2

0.3

0.4 

A . 实验开始前应对葡萄糖溶液作煮沸处理,以除去氧气和灭菌 B . 表中数据可以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所产生的CO2的量 C .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升高,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强度越来越大 D . 35℃最有利于酵母菌的无氧呼吸,随着实验的进行,液滴右移的速率越来越大
36、如图所示,在U型管中部c处装有半透膜,在a侧加入细胞色素C(相对分子质量为1.3万道尔顿的蛋白质)水溶液(红色),b侧加入清水,并使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一段时间后,实验结果将是(  )

A . a、b两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无色 B . a、b两液面高度一致,b侧为红色 C . a液面低于b液面,b侧为红色 D . a液面高于b液面,b侧为无色
37、如图表示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该图最能说明(    )

A . 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 B . 细胞核与细胞的物质、能量代谢密切相关 C . 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遗传 D . 细胞核与细胞的分裂、分化密切相关
38、有一条多肽链,分子式为CxHyOpNqS,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到如图所示四种氨基酸.分析推算可知,水解得到的氨基酸个数为(    )

A . q+1 B . p﹣1 C . q﹣2 D . p+1
39、如图表示渗透作用装置图,其中半透膜为膀胱膜,图1、3装置溶液A,B,a、b浓度分别用MA、MB、Ma、Mb表示,图2、4分别表示一段时间后,图1、3液面上升的高度h1、h2 . 如果A、B、a、b均为蔗糖溶液,且MA>MB、Ma=Mb>MA , 则达到平衡后(  )

A . h1>h2  Ma>Mb B . h1<h2  Ma>Mb C . h1<h2  Ma<Mb D . h1>h2  Ma<Mb

二、非选择题 (共4小题)

1、回答有关实验的几个问题:
(1)在做蛋白质鉴定实验时,在2mL蛋白质溶液中加入1mL双缩脲试剂A液后振荡均匀,又加入1mL双缩脲试剂B液振荡均匀,溶液颜色呈蓝色,最可能原因是:      
(2)在鉴定组织还原性糖的实验中,选择苹果、梨等为实验材料,而不选择幼嫩的菠菜叶,是因为      
(3)某同学用0.5g/mL的蔗糖溶液做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其结果是质壁分离明显,但不能复原,这是因为      
(4)在还原性糖鉴定实验中,试管直接在用酒精灯加热时易碎,若要避免此现象的产生,应      
(5)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选用紫色洋葱的鳞片叶外表皮,原因是其细胞中具有      
2、为验证PH对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如下:

Ⅰ操作步骤:

①在1﹣﹣5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的淀粉液2mL.

②加完淀粉液后,向各试管中加入相应的缓冲液 3.00mL,使各试管中反应液的pH依次稳定在5.00、6.20、6.80、7.40、8.00.

③分别向1﹣﹣5号试管中加入0.5%的唾液1mL,然后进行37℃恒温水浴.

④反应过程中,每隔1分钟从第3号试管中取出一滴反应液,滴在比色板上,加一滴碘液显色,待呈橙黄色时,立即取出5支试管,加碘液显色并比色,记录结果.

Ⅱ结果见表:

(注:“+”表示蓝色的程度)

试管编号处理

1

2

3

4

5

pH

5.00

6.20

6.80

7.40

8.00

结果(颜色*)

++

+

橙黄色

+

++

Ⅲ请回答:

(1)实验过程中要选择37℃恒温,原因是      
(2)3号试管加碘液后出现橙黄色,说明      
(3)如果反应速度过快,应当对唾液做怎样的调整?
(4)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酶的最适PH是      
3、两个生物兴趣小组分别对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进行了如下的探究实验.请据题分析作答:
(1)甲兴趣小组想探究的具体问题是:酵母菌是否在有氧、无氧条件下均能产生CO2 . 现提供若干套(每套均有数个)实验装置如图Ⅰ(a~d)所示:

①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组装要求排序(装置可重复使用).

有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无氧条件下的装置序号:      

②装置中c瓶的作用是:      

③d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再连通b,其原因是      

(2)乙兴趣小组利用图Ⅱ所示装置(橡皮塞上的弯管为带有红色液滴的刻度玻璃管),探究酵母菌的细胞呼吸类型.

①想得到实验结论还必须同时设置对照实验,请问对照实验装置(假设该装置编号为Ⅲ)如何设计?      

②请预测与结论相符合的现象,并填写下表:

序号

装置中红色液滴的移动现象

结论

装置Ⅱ

装置Ⅲ

1

a      

b不移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

2

c不移动

d      

只进行无氧呼吸

3

e      

f      

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

(3)请写出糖类(葡萄糖)经过酵母菌代谢活动后变成酒精的化学反应式      

若酵母菌消耗的O2为3mol/L,而释放的CO2为9mol/L,则酵母菌无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有氧呼吸的      倍.

4、如图是某生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分析:

(1)图示细胞属于      细胞,判断依据是      
(2)若以该图代表衣藻(一种低等、真核植物),则图中少      
(3)细胞的“动力工厂”是[      ]      (填编号、名称,下同),这是因为在这此结构中完成了      的主要过程.
(4)细胞内表面积最大的膜结构是[      ]      
(5)含有DNA的结构有      (填编号).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甘肃省白银市会宁三中高三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