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河北省廊坊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年级:高三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某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0mol A和1.0mol B,反应A(g)+B(g)⇌C(g)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t/s

0

5

15

25

35

n(A)/mol

1.0

0.85

0.81

0.80

0.80


A . 反应在前5 s的平均速率v(A)=0.17 mol•L﹣1•s﹣1 B .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平衡时c(A)=0.41 mol•L﹣1 , 则反应的△H>0 C .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2.0 mol C,达到平衡时,C的转化率大于80% D . 相同温度下,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20 mol A、0.20 mol B和1.0 mol C,反应达到平衡前v(正)<v(逆)
2、进行化学实验时应强化安全意识.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 金属钠着火时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B . 用试管加热碳酸氢钠固体时使试管口竖直向上 C . 浓硫酸溅到皮肤上时立即用稀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 . 蒸馏时应先向冷凝管中通入冷凝水再加热
3、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23gNa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失去2NA个电子 B . 1molCu和足量热浓硫酸反应可生成NA个SO3分子 C . 标准状况下,22.4LN2和H2混合气中含2NA个原子 D . 3mol单质Fe完全转变为Fe3O4 , 失去9NA个电子
4、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目前使用的元素周期表中,最长的周期含有36种元素 B . 只有在原子中,质子数才与核外电子数相等 C . 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D . 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化合物中,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只能是2或8
5、将一定质量的镁、铜合金加入到稀硝酸中,合金完全溶解,假设反应过程中还原产物全部是NO,向所得溶液中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3mol/L的NaOH溶液至沉淀完全,测得生成沉淀的质量比原合金的质量增加5.1g,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反应中转移电子的总数为0.3mol B . 反应过程中,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3mol C . 沉淀完全时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100mL D . 开始加入合金的质量可能为3.4g
6、如表物质的分类组合正确的是(   )

A

B

C

D

纯净物

纯硫酸

冰醋酸

水玻璃

胆矾

混合物

水煤气

福尔马林

冰水混合物

漂白粉

弱电解质

氨水

氟化氢

非电解质

干冰

乙醇

三氧化硫

氯气

A . A   B . B   C . C   D . D
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 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 B . NaHCO3溶液中加足量Ba(OH)2溶液:HCO3+Ba2++OH═BaCO3↓+H2O C . 酸性溶液中KIO3与KI反应生成I2:IO3+I+6H+═I2+3H2O D . Na2CO3溶液中CO32的水解:CO32+H2O═HCO3+OH
8、25℃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 滴入石蕊试液显蓝色的溶液中:K+、Na+、HSO3、ClO B . 0.1mol/L的Fe(NO33溶液中:Na+、H+、Cl、I C . 0.1mol/L的NaAlO2溶液中:K+、H+、NO3、SO42 D . 由水电离产生的c(H+)=1×1013mol/L的溶液中:Na+、Ba2+、NO3、Cl
9、下列物质在生活中应用时,起还原作用的是(   )
A . 三氯化铁作净水剂 B . 硅胶作干燥剂 C . 漂粉精作消毒剂 D . 铁粉作食品袋内的脱氧剂
10、汽车排放的尾气是产生雾霾的一个因素,尾气中的下列成分与雾霾不相关的是(   )
A . 硫氧化物 B . 碳氧化物 C . 氮氧化物 D . 固体颗粒物
11、研究电化学腐蚀及防护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d为石墨,铁片腐蚀加快 B . d为石墨,石墨上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C . d为锌块,铁片不易被腐蚀 D . d为锌块,铁片上电极反应为:2H++2e→H2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油脂皂化反应得到高级脂肪酸盐与甘油 B . 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与液溴、硝酸作用生成溴苯、硝基苯的反应都属于取代反应 C . 己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 D . 聚合物 可由单体CH3CH=CH2和CH2=CH2加聚制得
13、屠呦呦等科学家用乙醚从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其结构如图所示,已知结构中含有与H2O2相似的过氧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青蒿素的结构中含有过氧键受热容易分解 B . 乙醚的结构简式为:CH3OCH3 C . 青蒿素溶于热水,所以应加热加快溶解 D . 乙醚易溶于水,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
14、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需经过NaOH溶液配制、基准物质H2C2O4•2H2O的称量以及用NaOH溶液滴定等操作.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用图所示操作转移NaOH溶液到容量瓶中 B . 用图所示装置准确称得0.1575gH2C2O4•2H2O固体 C . 用图所示操作排除碱式滴定管中的气泡 D . 用图所示装置以NaOH待测液滴定H2C2O4溶液
15、如图所示的电解池I和Ⅱ中,a、b、c和d均为Pt电极.电解过程中,电极b和d上没有气体逸出,但质量均增大,且增重b>d.符合上述实验结果的盐溶液是(   )

选项

X

Y

A

AgNO3

Cu(NO32

B

MgSO4

CuSO4

C

FeSO4

Al2(SO43

D

CuSO4

AgNO3

_x0000_i1044

A . A   B . B   C . C   D . D
16、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
A . 0.1mol/L的硫酸铵溶液中:c(NH4+)>c(SO42)>c(H+ B . 室温下,pH=7的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溶液中:c(CH3COO)>c(Na+ C . 将水加热到100℃,pH=6:c(H+)>c(OH D . 同浓度的三种溶液:①CH3COONH4  ②NH4Cl ③NH3•H2O中,c(NH4+)由大到小的顺序是②③①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A﹣I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A﹣I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已知化合物A的焰色反应显黄色,C、D、E是气态单质,F、H是气态化合物,两者在通常状况下反应产生大量白烟.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I的电子式      
(2)写出电解A溶液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以F、空气和水为原料经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可以合成酸M,M的浓溶液与铜反应产生红棕色气体,写出M的浓溶液与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G的溶液可使Mg(OH)2悬浊液溶解.若Mg(OH)2饱和溶液中的c(Mg2+)=0.18mol/L,则溶液的pH是      .(已知:Ksp[Mg(OH)2]=1.8×1011mol/L)
2、硒鼓回收料含硒约97%,其余为约3%的碲和微量的氯.从该回收料中回收硒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煅烧过程中,回收料中的硒、碲被氧化成SeO2和TeO2):

部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如表:

物质

熔点

沸点

溶解度

SeO2

340℃(315℃升华)

684℃

易溶于水和乙醇

TeO2

733℃(450℃升华)

1260℃

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

回答下列问题:

(1)Se与S是同族元素,比S多1个电子层,Se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为      ;H2Se的热稳定性比H2S的热稳定性      (填“强”或“弱”).
(2)乙醇浸取后过滤所得滤渣的主要成分是      .蒸发除去溶剂后,所得固体中仍含有少量TeO2杂质,除杂时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3)SeO2易溶于水得到H2SeO3溶液,向溶液中通入HI气体后,再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同时生成Se沉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已知H2SeO3的电离常数K1=3.5×103、K2=5.0×108 , 回答下列问题:

①Na2SeO3溶液呈      性,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在Na2SeO3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c(Na+)+c(H+)=c(SeO32)+c(HSeO3)+c(OH

B.2c(Na+)=c(SeO32)+c(HSeO3)+c(H2SeO3

C.c(Na+)=2c(SeO32)+2c(HSeO3)+2c(H2SeO3

D.c(OH)=c(H+)+c(HSeO3)+c(H2SeO3

3、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可做为燃料.利用合成气(主要成分为CO、CO2和H2)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合成甲醇,发生的主反应如下:

ⅠCO(g)+2H2(g)⇌CH3OH(g)△H1

ⅡCO2(g)+3H2(g)⇌CH3OH(g)+H2O(g)△H2=﹣58kJ/mol

ⅢCO2(g)+H2(g)⇌CO(g)+H2O(g)△H3

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是常用的化学热力学数据,可以用来计算化学反应热.即化学反应热:△H=生成物标准生成热综合﹣反应物标准生成热总和.

已知四种物质的标准生成热如表:

物质

CO

CO2

H2

CH3OH(g)

标准生成热(kJ/mol)

﹣110.52

﹣393.51

0

﹣201.25

A.计算△H1=      kJ/mol      B.△H3      0(填=、<、>)

(2)由甲醇在一定条件下制备甲醚.一定温度下,在三个体积均为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H3OH(g)⇌CH3OCH3(g)+H2O(g).实验数据见表:

容器编号

温度(℃)

起始物质的量(mol)

平衡物质的量(mol)

CH3OH(g)

CH3OCH3(g)

H2O(g)

CH3OCH3(g)

H2O(g)

a

387

0.20

0

0

0.080

0.080

b

387

0.40

0

0

c

207

0.20

0

0

0.090

0.09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 .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B . 达到平衡时,容器a中的CH3OH体积分数比容器b中的小 C . 容器a中反应到达平衡所需时间比容器c中的长 D . 若起始时向容器a中充入CH3OH 0.15mol、CH3OCH3 0.15mol和H2O 0.10mol,则反应将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3)合成气的组成  =2.60时,体系中的CO平衡转化率(α)与温度和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α(CO)值随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其原因是      

②图中P1、P2、P3的大小关系为      ,其判断理由是      

(4)甲醇可以制成燃料电池,与合成气制成燃料电池相比优点是:      ;若以硫酸作为电解质其负极反应为:      

4、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溴化亚铁.D和d中均盛有液溴,E为外套电炉丝的瓷管,e是两只耐高温的瓷皿,其中共盛有56g细铁粉.实验开始时先将干燥、纯净的CO2气流通入D中,然后将铁粉加热至600℃~700℃,E管中反应开始.E中的反应为:

2Fe+3Br2═2FeBr3 , 2FeBr3  2FeBr2+Br2↑,

最后将d中液溴滴入100℃~120℃的D中,经过几小时的连续反应,在铁管的一端沉积有黄绿色鳞片状溴化亚铁80g.

请回答:

(1)仪器d的名称      
(2)导入的CO2不干燥,会在E中发生副反应,其含铁副产物为      ;若所得产物中含此副产物,用化学方法检验.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取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再加入KSCN溶液

B.取少量产物于硬质大试管中,通入氢气,排尽空气后加热,用CuSO4检验生成的水蒸气

C.用磁铁吸引,看产物能否被吸引

D.取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入蒸馏水,过滤看是否有黑色不溶物

(3)为防止污染空气,实验时应在F处连接盛有NaOH溶液的尾气吸收装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取产品10g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溶液中的Fe2+ , 用去0.03000mol/L酸性KMnO4溶液25.00mL,则产品的纯度为      
(5)利用除去杂质后的FeBr2可以验证Cl2、Fe3+、Br2的氧化性强弱.将你设计的实验操作、预计的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氧化性强弱)填写在下列表空格内: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氧化性强弱

      

溶液呈血红色

      

      

      

Cl2>Br2

5、已知: 可用键线式表示为 可用键线式表示为

几种化合物有如图的转化关系:

(1)A→B的反应类型      
(2)F的结构简式      
(3)写出B→C的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4)同时符合下列三个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Ⅰ含 结构

Ⅱ属于酯类化合物

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5)写出由 的流程图并注明反应条件.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河北省廊坊市高三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