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吉林省长春市德惠市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 蜡烛燃烧
B . 月亮升上天空
C . 一杯开水变凉
D . 铁生锈了
2、手持一个凸透镜在室内白墙和窗户之间移动(离墙更近些),在墙上能看到( )
A . 倒立、缩小的实像
B . 倒立、放大的实像
C . 正立、放大的虚像
D . 正立、缩小的虚像
3、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
A . 同时沸腾
B . 稍后也沸腾了
C . 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 . 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4、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 )
A . ℃
B . kg
C . m
D . S
5、德惠的冬季,往往会出现美丽的雾凇景观,晶莹的雾凇一簇簇,美如仙境.雾淞是( ) 现象.
A . 液化
B . 汽化
C . 升华
D . 凝华
6、炎热的夏天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这“树荫”形成的原因是( )
A . 光的直线传播
B . 光的反射
C . 光的折射
D . 光的色散
7、某同学测量课本宽度,四次测量结果如下,其中记录错误的一次是( )
A . 12.30cm
B . 12.32cm
C . 12.77cm
D . 12.31cm
8、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顺利将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送上太空.在神舟十一号发射升空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B .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C . 以神舟十一号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D . 以陈冬为参照物,景海鹏是运动的
9、如图所示,一只烧杯中装有半杯水,放在水平木板AB上,一束光线竖直向下照在水面上.现在B端下方垫一个小木块C,使木板倾斜一个小的角度,则此时( )
A . 反射光线顺时针方向旋转
B . 反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
C . 折射光线的方向不变
D . 折射光线逆时针方向旋转
10、如图所示的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
A . ρb>ρ水>ρa
B . ρb>ρa>ρ水
C . ρ水>ρa>ρb
D . ρa>ρ水>ρb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
2、玻璃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他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或“不变”)
3、用久了的黑板常会因“反光”而看不清上面的字,这是因为射到黑板上的光发生了 的缘故.我们能从不同的方向看清书上的图象,是因为射到书上的光发生了 的缘故.
4、如图所示,将冰块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这时观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会发现白霜,白霜是空气中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它在形成过程中要 热量.
5、近期流行的“自拍神器”给旅行者自拍带来方便.如图所示,与直接拿手机自拍相比,利用自拍杆可以 物距(选填“增大”或“减小”),减小人像的大小,从而增大取景范围,取得更好的拍摄效果.拍照时,物体通过镜头成倒立、 的实像.
6、用量筒盛某种液体,测的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筒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则量筒的质量为 g,液体的密度为 g/cm3 .
三、计算题(共2小题)
1、科学工作者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的深度是多少?(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1500m/s)
2、3D打印常在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某同学选用如图甲所示的ABS塑料来打印自己设计的作品,如图乙所示.
(1)已知体积为10厘米3ABS塑料的质量为10.5克,求这种材料的密度ρ;
(2)若用该材料打印出来作品的质量是42克,求消耗该材料的体积V.
四、综合题(共8小题)
1、按要求作图:
(1)在图甲中作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2)在图乙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
2、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
(2)小车沿斜面下滑的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是 (“增大”或“不变”或“减小”);
(3)图中秒表的1格表示1秒,甲、乙、丙分别对应了小车在起点、中点、终点位置的时间.其中S1=90cm小车长10cm,则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 m/s.
3、温度计的使用:
(1)按照温度计的使用步骤,下面的操作次序依次为 .
a.取适当的温度计
b.估测被测物体的温度
c.让其与被测液体接触一定的时间
d.让温度计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
e.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2)图中体温计的示数是 ℃.
4、小明同学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度处,指针静止时如图甲所示.为了使横梁平衡,这时应把平衡螺母向 调.然后测量物体的质量,他的操作情况如乙图所示,他此时的错误有① ;② .
5、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为了保障实验效果,应该选择 (选填“平面镜”、“厚玻璃拉”、“薄玻璃板”)做实验.
(2)此实验中选择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 .
(3)移开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4)若将玻璃板和蜡烛下面的白纸换成方格纸进行实验,这种做法的好处是
6、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如图甲所示,实验前应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使它们在 高度上.
(2)实验过程中,当蜡烛与凸透镜的距离如图甲所示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
(3)实验过程中,随着蜡烛的燃烧,可观察到光屏上的像向 (填“上”或“下”)移动.
(4)通过实验观察可知,在图乙中左边的蜡烛通过凸透镜不可能形成的像是 .(填序号)
7、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矿石的质量是 g;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乙所示的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 cm3;
(3)矿石的密度是 g/cm3(保留两位小数),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8、如图甲是探究“冰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象.
(1)由图可知,冰在熔化过程 (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由图乙可知,冰的熔点是 ℃,第6分钟时冰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