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问十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填空题(共7小题)

1、随着科技的发展,过去“呼风唤雨”的神话已成为现实.人工降雨是用飞机在空中喷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在空气中迅速吸热      ,使空气温度急剧下降,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成小冰粒,冰粒逐渐变大而下落,下落过程中      成水滴,水滴降落就形成了雨.(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用温度计测出的冰箱冷冻室的温度如图甲所示,示数为      ℃,如图乙所示,用停表测出小莹跑200m的成绩是      s,如图丙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图中被测物体的长度为      cm.

3、2008年8月1日,京津两地城际列车正式开通运行,京津城际铁路全长120km,京津间全程直达运行时间控制在30min内,最高时速达350km,京津两地城际列车全程平均速度为      m/s,列车中的乘客看到车外的景物飞驰而过,这是以      为参照物.
4、小刚自己制做了一个哨子,如图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制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这哨音是由于管内空气柱      产生的.上下拉动活塞,可以改变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5、某城市街头电子显示牌子上有“62dB”字样,这是用来监测声音的      (选填“响度”、“音色”或“音调”);最近巴西设计师将3D打印技术与医用B超相结合,给准妈妈腹中胎儿打印了1:1的3D模型,如图所示,作为孩子成长的记录,请问B超利用的是超声波传递      (选填“信息”或“能量”).

6、冰糖葫芦是许多小朋友的最爱,它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得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将白糖      (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在山楂上蘸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变成固态,冰糖葫芦就做好了.
7、你知道吗,自然界中的云、雨、雾、露、霜、雪、雹都是小水滴的“杰作”,海洋上空的水蒸气因为      投向了大海的怀抱,“调皮”的水滴因为      使河床干涸.(填物态变化名称)

二、选择题(共10小题)

1、如图所示,相同的水下录音装置A,B录下在海里同一位置的鲸发出的同一段声音.A录到的有高、低音,B录到的只有低音,由此可以推测;在海洋中能传播较远距离的声音是(   )

A . 频率较低的 B . 音调较高的 C . 能量较小的 D . 响度较小的
2、如图是一幅人乘动力伞在空中飞行的相片,相片中一群鸟与动力伞“比翼齐飞”,下列有关这一情景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若以动力伞作为参照物,则人是静止的 B . 若以动力伞作为参照物,鸟是运动的 C . 动力伞与鸟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动力伞的平均速度比鸟的平均速度大
3、一种新兴的时尚美食﹣﹣干冰辅助制作的靓丽美食,在全国各大星级宾馆、酒店的菜谱中悄然出现.干冰特有的云雾效果再加上各位高级厨师们的出色手艺,使众多美食家们又一次享受到了一种全新的沁人心脾的时尚美食!如图,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盘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盘面上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

A . 干冰升华产生的大量白色二氧化碳气体 B . 干冰升华放热使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C . 干冰熔化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 . 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中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4、如图,敲击右侧的音叉,与左侧音叉接触的泡沫小球被弹开,对该实验的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   )

A . 声音从右侧传到左侧,是以固体作为传声介质 B . 在右侧敲击力越大,我们听到的声音越大,左侧小球弹得越远,说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C . 这个实验说明气体(空气)能够传声 D . 这个实验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5、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还在发声的音叉,使吊着的乒乓球反复弹起.该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B . 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观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该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有关 C .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拨动听其发声,观察振动的快慢.该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 D . 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铃声渐小.该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
6、金属在高温、低压下比较容易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用此方法可以给照相机、望远镜及其他光学仪器的玻璃镜头进行真空镀膜,即在真空室内将金属或金属化合物加热,使它的蒸气喷到玻璃镜头上去,从而镀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这层镀膜可以改善玻璃镜头的光学性能,这层镀膜能镀上去的原因是(   )
A . 金属粘到玻璃镜头上的 B . 金属熔化后粘到玻璃镜头上的 C . 金属升华后再凝华到玻璃镜头上的 D . 金属凝固到玻璃镜头上
7、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能正确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8、如图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吸热现象的是(   )
A . 山间的“云海”   B . 树枝上的“雾凇” C . 花草上的“露珠”   D . 江河的冰雪“消融”
9、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A . 市区内种草植树 B . 广州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C . 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D . 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10、以下减小噪声的措施中,属于在声源处减弱的是(   )
A . 市区内种草植树 B . 广州市区内汽车喇叭禁鸣 C . 建筑工地上噪声大的工作要限时 D . 戴上防噪声的耳塞
11、下列关于冰棒所发生的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刚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沾有“白粉”属于凝华现象 B . 剥去包装纸,冰棒冒“热气”是汽化现象 C . 剥去包装纸,过一会儿,冰棒“流汗”属于液化现象 D . 冰棒放入茶杯中,杯子外壁会“出汗”属于液化现象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为完成本次实验,由表中的数据表明,他们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      
(2)当他们将温度计刚插入热水中时,温度计的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      

测温物质

凝固点/℃

沸点/℃

水银

﹣39

357

酒精

﹣117

78

(3)小明在帮助老师准备实验时,发现开水倒入烧杯后,温度很快就降到了如图甲所示.于是他先点燃了酒精灯给水加热,待同学们到来时再熄灭一会儿,他的做法是为了      
(4)小明用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在安装此装置时,应先固定      (“铁圈M”或“铁夹N”)位置;确定当温度达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在看到水沸腾现象后,小明就立即熄灭酒精灯停止实验.在评估与交流环节,同学们认为小明的实验仍存在不足,并对水沸腾后小明还应进行的实验操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其中正确的是      

A.调大酒精灯火焰,继续加热直到水温达到100℃

B.撤掉烧杯上的纸板,继续加热直到水温达到100℃

C.撤去酒精灯,继续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

D.继续用酒精灯加热几分钟,观察温度计的示数,记录数据

(5)小明用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直至水沸腾,所作“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a,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需要      ,温度      
(6)小强实验时其他条件不变,水的质量变大,他所作的实验图像应该是图丙中的      (选填“a”、“b”或“c”).

2、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20

1.5

2131

2

30

2.0

1284

3

50

2.5

656

(1)敲击金属管时,声音是由金属管      产生的,用不同大小的力敲击金属管,则金属管发出声音的      将不同.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      号管.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      (能/不能); 理由:      

(4)如果想得出管子发出声音振动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则需再增加一根长度和直径分别为       cm的金属管.
3、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秒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

(1)请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甲至乙

乙至丙

甲至丙

路程

s1=      

s2=64cm

s3=90cm

时间

t1=2s

t2=      

t3=6s

(2)某同学计算甲至丙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下列两种方法计算:方法1:v3= ;方法2:v3=( + )÷2.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方法1”或“方法2”).甲至丙的平均速度是      m/s.
(3)分析表中数据,小车全程      (选填“是”或“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4)要使小车的平均速度增大,可采用的方法有      (写出一种即可).
4、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彭城广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

(1)步行的是图中      段.
(2)求小刚骑车的速度.
(3)求小刚从出发到返回,全程的平均速度.
5、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刻及对应的里程表示数(表盘指示为千米数)如图所示,则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每时?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s,故有助于驾驶员提前作出反应,极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s刹车,若在限速为110km/h的高速公路上,遇紧急情况刹车时,行车距离约可以减少多少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问十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