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共29小题)

1、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  )

A . 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 B . 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 C . 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 D . 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
2、以下依据神经细胞功能做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 膝跳反射弧中传出(运动)神经元的轴突较长 B . 膝跳反射弧中传入(感觉)神经元的树突较多 C . 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如乙酰胆碱)始终不被酶分解 D . 分泌肽类激素旺盛的神经细胞核糖体较多
3、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走路不稳、呼吸急促,在①大脑、②小脑、③脑干三个结构中,与此反应相对应的结构分别是(  )

A . ③②① B . ②①③ C . ③①② D . ①②③
4、重症肌无力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体内的自身抗体破坏了神经﹣肌肉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正确的治疗措施是(  )
A . 注射激素抑制抗体产生 B . 注射神经递质提高传递效率 C . 注射受体蛋白增加受体数量 D . 注射淋巴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5、演替过程中灌木逐渐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  )
A . 灌木繁殖能力较强 B . 草本植物寿命较短 C . 草本植物较为低等 D . 灌木较为高大,能获得更多的阳光
6、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 O2、血红蛋白、H+ B . 呼吸酶、激素、H2O C . Ca2+、载体蛋白质、CO2 D . Na+、葡萄糖、氨基酸
7、下列有关人体水分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大量饮水,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B . 渴觉中枢兴奋,则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 . 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则尿量增加 D . 细胞外液中渗透压降低,则尿量减少
8、下列有关稳态生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 . 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C . 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导致疾病发生 D . 当血液成分稳定时,人一定不会发生疾病
9、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 B . 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 C . 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 D . 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
10、森林生物群落不包括森林中的(    )
A . 落叶和土壤 B . 所有植物 C . 所有动物 D . 细菌和真菌
11、在下列细胞及其所对应的产物中,正确的是(    )

A . 浆细胞﹣﹣抗体 B . 吞噬细胞﹣﹣淋巴因子 C . 胰岛B细胞﹣﹣胰高血糖素 D . 垂体﹣﹣甲状腺激素
12、某患儿胸腺先天性缺失,与正常儿童相比,该患儿(    )

A . 仍有部分细胞免疫功能 B . 仍有部分体液免疫功能 C . 体内的B淋巴细胞数目显著减少 D . 体内的T淋巴细胞数目增加
13、如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后的杀伤作用过程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指(    )

A . B细胞 B . T细胞 C . 浆细胞 D . 效应T细胞
14、有关动植物激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第一个被发现的动植物激素分别是胰岛素和生长激素 B . 动植物激素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C . 动植物激素都作为原料参加代谢活动 D . 动植物激素都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15、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膜内为正、膜外为负 B . 神经细胞之间兴奋通过突触传递 C . 兴奋在反射弧中以神经冲动的方式双向传递 D . 细胞膜内外K+、Na+分布不均匀是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基础
16、为验证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一位同学借附近农民土地里的农作物做无子果实的培育实验,但农民要求他不能影响作物的产量.请你帮他选择以下最合适的作物(    )
A . 玉米 B . 油菜 C . 花生 D . 西瓜
17、在置于暗室中的燕麦胚芽鞘尖端,套上一个不透光的锡纸小帽,然后从右侧照光,结果胚芽鞘将(    )
A . 向左弯曲生长 B . 向右弯曲生长 C . 向前方弯曲生长 D . 直立生长不弯曲
18、如图是研究植物向性运动的实验示意图,实验结果不能说明(    )

A . 根具有向重力性,茎具有负向重力性 B .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C . 根和茎的向性运动都是一种适应 D . 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是根尖和茎尖
19、预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    )
A . 现有居住人口不同年龄组成的比例 B . 现有人口数量和密度 C . 现有出生率、死亡率和迁移率 D . 现有人口男女性别比
20、一个学生估算一块木头下面鼠妇的种群数量.她捉了40只鼠妇,将它们标记后放回,并与该种群中的其他个体混合在一起.24h后,她又捉了40只鼠妇,在新捉的鼠妇中,只有16只是有标记的.假定在24h内,鼠妇无死亡,没有受伤害,无迁入与迁出,则鼠妇的种群数量为( )
A . 60只 B . 100只 C . 80只 D . 40只
21、下列实例中属于种内斗争的是(    )
A . 培养液中生活着两种草履虫 B . 人工密植的乔木树林长得细高,利于夺光 C . 噬菌体侵入细菌体内 D . 鲈鱼的成鱼以鲤鱼的幼鱼为食
22、关于种群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 种群具有一定的时空限制 B . 种群是同种个体的有机组合 C . 种群一经形成,其特征不变 D . 种群特征是单独个体不具备的
23、下列种间关系,两物种均受益的是(    )
A .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B . 水葫芦与浮萍 C . T2噬菌体与大肠杆菌 D . 螳螂与黄雀
24、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    )
A . 共生 B . 竞争 C . 寄生 D . 捕食
25、下列各图中最能准确表示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丰富度的是(    )
A . B . C . D .
26、与神经调节相比,体液调节的特点是(    )
A . 调节准确、快速 B . 作用途径是反射弧 C . 调节物都由内分泌腺产生 D . 调节作用范围广泛
27、在人体中,由某些细胞合成与释放,并影响其他细胞生理功能的一组物质是(    ) A.信使RN
A . 必需氨基酸 B . 激素、神经递质 C . 淀粉酶、解旋酶 D . 肝糖原、丙酮酸
28、如图所示,如果茎的a侧的生长素浓度对应的作用效率表现为曲线OB段,下列对茎的b侧的生长素浓度所对应的作用效率的描述中,较为准确的是(    )

A . 在OD范围内 B . 在CA范围内 C . 在BD范围内 D . 在BA范围
29、人体的渴觉中枢、渗透压感受器、水盐平衡调节中枢、体温调节中枢分别位于(    )
A . 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B . 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C . 脊髓、下丘脑、大脑皮层、下丘脑 D . 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二、非选择题 (共4小题)

1、如图示哺乳动物(或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中腺体代表甲状腺,①至⑤表示五个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过程①分泌的激素名称是      
(2)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后,首先加强的是过程      (填序号),过程③分泌的激素使组织细胞代谢      ,增加产热.同时皮肤血管      ,以减少机体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3)当过程③分泌的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达到一定值后过程      加强(填序号),这种调节作用在生理学上叫做      
(4)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因为缺碘会造成      分泌不足,导致过程      (填序号)加强所致.
(5)垂体还能分泌与甲状腺激素有协同作用的      激素,促进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2、

如图表示某淋巴细胞,其膜外颗粒为:抗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细胞为      细胞,它是由      分化而来的.

(2)抗体的化学本质是      ,它能消灭侵入人体的      ,这一过程属于      免疫.

(3)抗体从合成开始到分泌出细胞,经过的结构依次是      (填标号).

(4)当结核杆菌入侵人体后,会寄生在人体细胞内,而抗体不能进入细胞内,这时,消灭病原体就要依靠      

3、如图表示的是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某种植物根、茎和芽生长情况的影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曲线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2)从图中可以看出,促进该植物根生长的最适宜浓度是      ,当生长素浓度超过      时,就会抑制根生长.因此,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器官的影响不同,一般情况下,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表现出      ,即      促进生长,      则抑制其生长.
(3)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对芽生长的效应是      
(4)从图中可以看出,促进芽生长的生长素最适宜浓度对根生长的效应是      .因此,同一浓度的生长素对同一植物体不同器官的影响不同,根、茎和芽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      
4、回答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知识.
(1)请根据调查某双子叶草本植物种群密度的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样方法调查时,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      ,不能掺入主观因素.

②调查不同的植物类型时样方面积应该不同,如调查乔木种群密度时样方面积要比调查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      

③若某长条形地块长、宽为100m×50m,如果要等距抽取10个样方,若调查中小样方为1m×1m,对某种植物种群调查的结果为:12、18、16、16、15、13、15、11、13、13,则所调查种群的密度为      

(2)研究表明森林植物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森林植物的分层与      有关.而植物的垂直结构又为动物创造了多样的      ,导致群落中的动物也具有分层现象.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河南省鹤壁市淇县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