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6.3 黄土高原 同步训练

年级:八年级 学科:地理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7小题)

1、读下列四幅我国不同地区景观图,回答问题

四幅景观图所在地区中,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是(     )

A . B . C . D .
2、黄土高原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本原因是(    )

A . 土质疏松,降水集中 B . 耕作技术落后,农业产量不高 C . 历史悠久,战争破坏 D . 人口增长过快,人地矛盾尖锐
3、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根本措施()

A . 在下游加高、加固黄河大堤 B . 在上游进行梯级开发 C . 在中游植树造林,搞好水土保持工作 D . 在下游多开挖几条入海河道
4、黄土高原人地矛盾尖锐,关键问题在于(     )

A . 资源过度开发 B . 人口过度增长导致生态恶化 C . 工业污染日益严重 D . 自然灾害频繁
5、黄土高原生态系统十分脆弱,主要表现在(    )
①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   ②水土流失已得到有效控制
③人地矛盾有所缓解       ④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困难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①④
6、关于黄土高原的形成,已得到广泛支持的说法是:(  )

A . 冰川 B . 地震 C . 风成说 D . 火山灰堆积
7、宁夏回族自治区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 )

A .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B . 大力发展种植业 C . 大力发展旅游业 D . 大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8、下图为黄土高原景观图,造成 该地地表现状的人为原因是(  )。

A . 地面坡度大 B . 黄土土质疏松 C . 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 D . 开垦、采矿、砍伐等活动
9、下面三幅图片是黄土高原地貌景观。三幅图片反映的地貌依次是(   )。

A . ①黄土塬、②黄土梁、③黄土峁 B . ①黄土梁、②黄土峁、③黄土塬 C . ①黄土峁、②黄土塬、③黄土梁 D . ①黄土峁、②黄土梁、③黄土塬
10、关于黄土高原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地表千沟万壑,湖泊星罗棋布
②全部退耕植树种草,减少水土流失
③陡坡地退耕要与发展多种经营相结合
④窑洞和信天游是富有特色的黄土风情.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1、

如图示意我国局部地区,②处位于我国某高原,该高原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 . 林地 B . 耕地 C . 草地 D . 建设用地
12、以黄河为界且位于黄土高原的省区是( )

A . 山西 山东 B . 河北 河南    C . 陕西 山西  D . 内蒙古 陕西
13、黄土高原特有的传统民居是( )

A . 四合院 B . 窑洞  C . 吊脚楼    D . 竹楼
14、造成黄土高原、梁、峁遍地的主要原因是( )

A . 流水侵蚀 B . 风力堆积 C . 风力搬运  D . 风力侵蚀
15、黄土高原上多窑洞,主要是利用黄土的( )

A . 疏松性    B . 通气性 C . 直立性    D . 致密性
16、某地民歌歌词:“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蓝,咱们见个面面容易拉话话儿难.一个在山上一个在那沟,拉不上话话儿招一招手.了的见那村村了不见人,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这是因为( )

A . 横断山区山高路远    B . 青藏高原雪峰连绵 C . 塔里木盆地黄沙连天   D . 黄土高原沟壑纵横
17、黄土高原地区最突出的优势资源是(  )

A . 水资源 B . 森林资源 C . 石油资源         D . 煤炭资源
18、以下是几名同学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且多暴雨;②土质疏松,且多垂直方向的裂隙,易被水携带;

③植被稀少,地面缺少植被的保护;④过度放牧,不断开荒等人类活动的加剧.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19、在黄土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主要是为了(  )

A . 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 B . 改变当地居民的身缠结构和方式 C . 防止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D . 调整粮食的供求关系
20、)造成黄土高原地表破碎、千沟万壑的原因是(  )

A . 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旱 B . 黄土高原地势高,黄土层厚 C . 高原上河流流量大                 D . 高原上黄土的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
21、我国“吃小米、住窑洞、唱信天游”的地区是( )

A . 华北平原 B . 东北平原 C . 黄土高原 D . 东南丘陵
22、能够正确反映黄土高原人地关系恶性循环的示意图是( )

①农作物产量下降,再扩大荒地开垦

②人均耕地减少,燃料需求增加

③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

A . B . C . D .
23、在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中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植树种草修梯田堤坝

②退耕还林还草

③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

④开垦坡地扩大耕地面积

⑤把地承包给个人栽培果树建立水果基地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⑤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③④⑤
24、俗话说“跳进黄河洗不清”,说明黄河含沙量十分严重.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  )

A . 华北平原 B . 青藏高原 C . 内蒙古高原     D . 黄土高原
25、下列哪种地貌是黄土高原农业较发达,人口集中的地区(  )

A . B . C . D .
26、“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褶皱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者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引自路遥《平凡的世界》),据此,对文中“黄土地”所在地形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位于第三阶梯上,流水侵蚀严重 B . 熔面比较平坦,适宜耕种 C . 传统民居是窑洞,民歌是信天游 D . 采取生物、工程措施相结合的方法治理生态环境
27、我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尤其是纵横交错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镶嵌其间。图中表示黄土高原的是(  )

A . B . C . D .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学校开展“水土流失与植被的关系探究”研究性学习,读黄河流域示意图、水土流失与植被关系实验图及材料,完成活动报告。

材料:历史上,黄土高原曾经植被繁茂,沟壑稀少。后来,植被逐渐遭到破坏,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形成了如今千沟万壑的景观。

(1)【观察发现】图一中的两瓶水,浑浊的是      瓶,反映水中泥沙含量      ,该水样取自黄河      (上、中)游河段。

(2)【实验探究】观察图二得出结论:同等降雨量。同等坡度下,甲地表植被茂密,水土流失      ;乙地表植被      ,水土流失多。观察图一中水样A与图二中      (甲或乙)实验现象相似。

(3)【联系实例】黄河中游流经      高原,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该地区呈现      景观。


(4)【提出对策】为了保持水土,可采取的措施有      等。


2、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阴影部分是我国的        地区.

(2)该地区是我国农业由农耕区向        区过渡的地带.

(3)图中数据说明该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土质疏松,植被少是造成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本区的降水加剧了水土流失,其降水特点是        .

(4)对该地区的治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4)
A . 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增加植被覆盖率 B . 坡地筑梯田,沟谷修堤坝,实现土不下坡 C . 禁止小煤窑的私挖滥采,减少对地表的破坏 D . 无条件地扩大煤炭开采量,筹集治理环境的资金
(5)在发展经济的道路上,本地区正努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开发绿色产业.这里山川特色鲜明,历史古迹众多,民俗文化独特,为大力发展        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6.3 黄土高原 同步训练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