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太平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 农业生产的出现 B . 火的使用 C . 建造房屋 D . 使用陶器
2、历史学家钱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政治社会最理想安定时期莫过于汉唐。”秦以前“学术思想最灿烂”是指 ( )

A . 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B . 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C . 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D . 出现了儒、道、佛并立局面
3、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

A . 自然灾害严重,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B . 王朝后期国王昏庸残暴 C . 爆发平民大起义                        D . 少数民族入侵
4、传说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获得成功”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是(  )

A . 黄帝 B . C . D .
5、某旅行团在我国境内寻找距今约170万年前人类的遗址,他们应该去什么地点(  )

A . 云南元谋 B . 北京周口店 C . 西安半坡 D . 浙江河姆渡
6、同学们开展模仿“北京人的一天”的体验活动。在活动场景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

A . 制造和使用工具 B . 过着群居生活 C . 用圆形方孔铜钱购物 D . 烧烤食物
7、观察图,指出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什么主题?(  )

A . 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B . 北京人使用打制的粗糙石器,使用天然火 C . 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制和钻孔技术,使用人工取火 D . 图片中的文物是中国境内早期人类的文化遗存
8、下列不属于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情景的是(  )

A . 种植水稻 B . 住干栏式的房子 C . 住半地穴式的房子 D . 使用磨制石器
9、“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据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种植粟的是(  )

A . 大汶口人 B . 山顶洞人 C . 河姆渡居民 D . 半坡居民
10、《礼记》所谓“天下为公,选贤任能”的社会局面,主要反映的是(  )

A . 北京人时期 B . 半坡原始居民时期 C . 尧舜时期 D . 夏商周时期
11、中国神奇的远古传说中,有一场“风伯御风,雨师行雨”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炎帝、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该战役发生在(  )

A . 周口店 B . 涿鹿 C . 阪泉 D . 西安
12、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王朝的建立时间是(  )

A . 约公元前2070年 B . 公元前1046年 C . 公元前771年 D . 公元前221年
13、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商汤灭夏 ②烽火戏诸侯 ③武王伐纣。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① C . ①③② D . ③①②
14、下列能体现四川独特青铜文化的是(  )

A . 毛公鼎 B . 四羊方尊 C . 三星堆文化 D . 编钟
15、在我国古代早期历史上,商代影响深远。对下列有关图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 图一表明商朝青铜铸造水平高 B . 图二说明商朝已有了比较成熟的文字 C . 图三与商王盘庚迁都密切相关 D . 三幅图证明商朝的建立标志我国早期国家产生
16、下列不属于战国时期历史史实的是(  )

A . 晋楚争霸 B . 三家分晋 C . 田氏代齐 D . 七雄并立
17、

如图所示文字,再现了我国古代哪个工程的修建场景(  )

A . 都江堰 B . 灵渠 C . 大运河 D . 赵州桥
18、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最主要表现是(  )

A . 争霸战争频繁 B . 社会矛盾尖锐 C . 封建制度确立 D . 文化繁荣
19、下列主张中,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思想的是(  )

A . 苛政猛于虎 B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C . 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D .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20、学习了夏、商、西周的兴亡、春秋战国的纷争、大变革的时代,请你确定一个学习主题(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C . 统一国家的建立 D . 民族融合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根据典故写出相应的战役。

(1)退避三舍:       (2)纸上谈兵:      (3)围魏救赵:      

2、写出下列名人。

(1)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总结四诊法一直被中医沿用,他是      

(2)他的代表作是《离骚》,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他是      

3、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请按照要求补充完成下列表格

学派

代表人物

政治主张

      

孔子

      

道家

      

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墨家

      

主张“兼爱”和“非攻”,反对以强凌弱。

法家

韩非

      

兵家

      

“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

三、材料解析题(共3小题)

1、

变法促进社会的政治、经济的大变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观察春秋战国时期考古发现:

材料二:阅读史书:

材料三:“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商君请回答:

(1)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得出这次变法背景中的哪些信息?

(2)材料二中“教民耕战”指的是这次变法中的哪些具体措施?

(3)引用材料二中的一句话,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据材料三,你认为商君最值得你学习的是哪种精神?

2、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请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政治制度示意图

材料二

图二 统一文字 图三 兴修水利

材料三:“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诗人胡曾

(1)根据材料一,中央政府设太尉分管什么?秦朝在地方上推行的什么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2)据材料二说出图二中秦朝在全国推广的规范文字是什么?图三中沟通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水利工程是什么?

(3)材料三中“防胡万里城”的诗句反映了哪一史实?诗句中“苦苍生”、“祸起萧墙”请你从思想方面举一例说明。

(4)概括历史图片或示意图在学习历史中的作用?

3、左图右史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阅读下列地图,探究问题。

材料一:春秋时期,周天子的权威一落千丈。一些较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土地、人口、不断进行争霸战争。

材料二:

图一《春秋争霸形势图》 图二《战国七雄形势图》

(1)根据材料一回答:春秋时期,出现诸侯争霸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2)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他得以称霸是因为实行      改革。

(3)将材料二的图二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不用填在图上)。

A      B      C      D      

(4)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诸侯混战局面,主要是由于西周实行的一种制度所埋下的祸根。这种制度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临沂市太平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