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朱仙庄矿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共19小题)

1、下列史实,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

A . 尧传位于舜 B . 舜传位于禹 C . 禹传子,家天下 D . 启打败有扈氏
2、2014年4月5日,甲午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揭幕,来自全国各地及海外华人华侨近万人参加典礼。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B . 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 C . 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D . 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3、2008年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举行,而在原始社会时,许多远古人类就生活在那里,他们是(  )

A . 元谋人 山顶洞人 B . 元谋人 北京人 C . 半坡人 山顶洞人 D . 北京人 山顶洞人
4、生活在长江流域、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

A . 北京人 B . 山顶洞人 C .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 半坡原始居民
5、传说中“一心治水,在外多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获得成功”的部落联盟首领的是(  )

A . 黄帝 B . C . D .
6、按时间顺序,下列原始人类排列正确的是(  )

①山顶洞人 

②半坡原始居民 

③河姆渡原始居民   

④炎黄时代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①④②③ D . ①③②④
7、把商朝的都城迁到殷的是(  )

A . 夏桀 B . 商汤 C . 盘庚 D . 纣王
8、建筑物上开始使用瓦的朝代是在(  )

A . B . C . 西周 D . 东周
9、图中的商朝文字反映的是(  )

A . 森严的等级制度 B . 制定的严酷刑法 C . 礼仪教化的形式 D . 宗庙祭祀的制度
10、如果你想知道孔子的言论,最好去读下列书籍中的哪一部(  )

A . 《诗经》 B . 《道德经》 C . 《论语》 D . 《春秋》
11、观察图片,你认为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

A .   B .        C .     D .
12、“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中曾描绘过这样的情景:周幽王为博得褒姒一笑,点燃报警的烽火台,诸侯闻警带领兵马而至。你知道诸侯正在履行哪项制度规定的义务吗(  )

A . 禅让制 B . 世袭制 C . 郡县制 D . 分封制
13、“退避三舍”这一成语源自(  )

A . 城濮之战 B . 马陵之战 C . 长平之战 D . 桂陵之战
14、“合纵”和“连横”发生在(  )

A . 春秋时期 B . 战国时期 C . 西周 D . 商朝
15、从“千耦其耕”到个体农耕的演变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  )

A . 各国的变改革 B . 磨制石器的广泛应用 C . 铁器、牛耕的使用与推广 D . 人类智慧的提高
16、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反映了哪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情况(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秦朝
17、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大的变法。他的变法措施中体现了(  )

A . 儒家思想 B . 法家思想 C . 道家思想 D . 墨家思想
18、战国时期引发社会变革的最根本因素是(  )

A . 各国间频繁的战争 B . 受法家思想的影响 C . 铁器、牛耕的普遍使用 D . 为了统一中国
19、小明在整理笔记时,把夏、商、西周作为一个板块,他应该给这个板块取名为(  )

A .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 农业文明的开端 C . 国家的产生 D . 社会的变革

二、列举题 (共3小题)

1、列举夏、商、西周各国的开国之君和亡国之君。


西周

开国之君

                       

                     
                     

亡国之君

                     
                     
                     
2、列举课文中学过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至少2个)

3、列举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三、综合题 (共2小题)

1、

读图回答问题

 

(1)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他任用      进行改革并确立了霸主地位。春秋时期通过城濮之战成为霸主的是      。另外三个霸主分别是                  

(2)在下面横线上写出战国形势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

A      B      C      D      

(3)图中赵、魏、韩三国是由      国分裂而来的。

(4)图中A国在外交上利用什么手段对抗其它国家?      。 其他六国南北联合,共同抗击A国称为      

2、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华阳国志》

(1)上述材料与图所指的是哪一水利工程?

(2)它是谁主持修建的?

(3)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4)这个水利工程的修建有什么重要作用?

(5)2000年这个水利工程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为保护世界遗产,我们该做些什么?

四、材料分析题 (共1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由分立趋向统一的春秋战国时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学术思想繁荣,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图1)。

材料二: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则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材料三:(图2)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创立的学派及其思想的核心。

(2)材料二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至少3个)

(3)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要播出一期“百家争鸣”的讲座,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的主要观点。请你将材料三中的人物填写在相应的括号里。

①顺其自然──      ;②以法治国──      

③民贵君轻──      ;④兼爱非攻──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朱仙庄矿中学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