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雾霾天气与空气中PM2.5超标有关,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措施不能减少PM2.5污染的是(   )
A . 鼓励乘坐公交车出行 B . 鼓励用农作物秸秆作燃料 C . 鼓励用水力、风力发电 D . 鼓励购买使用新能源汽车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   )
A . 用氮气保存食品 B . 用氢气填充探空气球 C . 发热病人用酒精擦身体降温 D . 用铜丝来做导线
3、下列公共标志中,提醒人们注意节约用水的是(   )
A . B . C . D .
4、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正确完成如图所示两个实验.已知所用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

现有如下说法:①实验一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②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可观察到铜丝由红色变成黑色;③停止加热后立即读出注射器内气体的体积约为24mL;④取用铜丝质量的多少不会影响实验结果;⑤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是混合物;⑥两个实验均能证明空气中约含 体积的氧气.其中正确的说法的个数有(   )

A . 2个 B . 3个 C . 4个 D . 5个
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6、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质子数不同的原子,其中能表示纯净物的图是(   )
A . B . C . D .
7、用如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浑浊的河水,下面分析正确的是(   )

A . 净水器能杀菌消毒 B . 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 C . 小卵石和石英沙的作用都是过滤 D . 净水器能将硬水变为软水
8、已知在实验室中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来制取氧气,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   )

A . 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 B . 生成氧气的质量 C . 生成二氧化锰的质量 D . 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9、图中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钠的原子序数为11 B . 钠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C . 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89 D . 化学反应中,钠原子易得电子
10、现代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要消耗大量能量,下列活动中,通过化学反应提供能量的是(   )
A . 发射航天飞机   B . 水力发电   C . 太阳能供热   D . 风力发电

二、选择填充题(共5小题)

1、下列物质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A.金刚石用于划刻玻璃﹣﹣硬度大

B.氧气用于气焊﹣﹣可燃性

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能与水反应

D.活性炭用于净水﹣﹣      

2、下列粒子只含有微观涵义的是       

A.H   B.O2   C.2H2O  D.       

3、空气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可燃物

B.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自然资源

C.空气质量报告中所列空气质量级别越大,空气质量越好

D.       

4、某阴离子的结果示意图为 ,则x的数值可能是      

A.9    B.10   C.12   D.      

5、把分别充满红棕色NO2气体和无色H2的集气瓶,按照如图A,B 两种方式放置,然后把两瓶中间的玻璃片抽走,使两瓶口密合在一起(不用振荡),可观察到A中两瓶气体的颜色很快趋于一致(两气体不反应),而B中需很长时间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可以由此现象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A.分子不断运动的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D.      

三、填空题与说明题(共6小题)

1、用化学用语表示:

①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由什么元素组成      

②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③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④三个铁原子      

⑤两个硫酸根离子      

2、根据物质的类别分别填空:

A地下水;B氧气;C二氧化碳;D氯化钾;E稀有气体;F氯酸钾;G氩气;H人呼出的气体;I食醋;J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剩余物;K蒸馏水;L氧化铜;

其中,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氧化物      

3、中华传统节日的习俗蕴含了许多化学知识.
(1)龙舟龙头的制作需要精雕细琢,雕刻过程中木材发生的变化是      (选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2)中秋节我们喜欢吃柚子,汁多味美,齿颊生津.柚子皮还可以吸附室内异味,它与活性炭具有同样的性质      性;
(3)最近在大家在网上热议“舌尖上的宁都”,作为宁都人都知道一道名菜“三杯鸡”风味独特,清香扑鼻,从分子角度解释“清香扑鼻”的原因是      
4、今年,我国南方和北方部分地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抗旱.
(1)有些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检验地下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选用的物质是      ;使用硬水会给生产和生活带来许多麻烦,生活中常用什么方法来改善生活用水情况      
(2)有些村民取浑浊的坑作生活用水,有的同学利用所学的知识将浑浊的坑水用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进行净化,其中活性炭的作用是      

(3)为保护有限的淡水水资源,给村民提出的一条节约用水的建议是      
5、如图是几种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其中“→”表示转化,转化条件及其他物质都已省略.

(1)若A,B是液体,C是气体,则A物质的名称为      
(2)写出B→C的文字表达式      
(3)A→C的反应基本类型为      
6、元素周期表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工具,依据下表回答问题:
(1)表中12号元素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比较容易      (填“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      (填离子符号).
(2)由11号元素与16号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的化学式      
(3)表中同一周期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      

四、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利用下列装置进行相关气体制取的探究,请你分析并填空.

(1)写出图中仪器a、b的名称a      ,b      
(2)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选择此装置还应      ,若用盛满水的F装置收集氧气,应从导管      (填①或②)通入.
(3)若选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作为药品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是      ,应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2、如图是课本中的一些重要实验,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甲装置过程中观察到气球如何变化?      
(2)乙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      ,a玻璃管与b玻璃管生成气体的体积比大约为      .此实验可得出      的结论.
(3)某同学做丙实验时,发现集气瓶中水面上升小于集气瓶容积的五分之一,可能原因是(写两点)①            
3、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
(1)实验: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各步骤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复燃

氯酸钾受热能分解产生氧气,但是时间较长、温度较高.

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木条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木条迅速复燃

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      

五、计算题(共1小题)

1、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把铝列为食品污染源之一,每人每日的摄入量控制在0.004g以下.若在1kg米面食品中加入明矾2g(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474),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铝指的是       (填字母). (1)
A . 铝元素 B . 铝单质 C . 铝合金 D . 只有明矾
(2)明矾中各元素的质量比K:Al:S:O:H=      ;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如果某人一天吃了100g上述面食品,通过计算说明其摄入的铝的量是否超过安全摄入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