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天津市蓟县高二下学期期中政治试卷(理科)
年级: 学科:思想政治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30小题)
①文化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
②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③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
④文化能够对社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①文化环境 ②文化活动 ③文化观念 ④文化产业
①文化因交流而多彩 ②文化因互鉴而丰富
③文化在批判中继承 ④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二、简答题. (共8小题)
运用“文化塑造人生”相关知识,说明传承良好家风的意义。
请简述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原因。
请简述文化创新的途径。
请阐述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结合漫画,分析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请简述在当前文化创新中,如何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针对下列问题,谈谈对文化遗产保护有何启示。
我国“文化遗产热”的背后出现的问题 | 体现的文化生活知识(各写一点即可) |
①某些地方政府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淡薄,借创新之名破坏文化遗产的本来面目,损害了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使人们无法看到其原有的风貌。 | 启示① |
②“原生态”被一些地方滥用。一些反映原生态的歌舞表演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出现了内容、方式的雷同。 | 启示② |
③一些依靠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目前,剪纸、皮影等文化遗产正面临危机。 | 启示③ |
④一些大型项目施工(如水利、工业)和城镇化建设对文化遗产造成破坏,出现了文化遗产保护与经济建设的矛盾。 | 启示④ |
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开展的模范评选与宣传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人性的高尚与光辉,他们每个人的事迹,都是弘扬社会正能量的缩影,带领我们形成向上向善的精神力量和道德风尚。
中央宣传部2015年1月14日在中央电视台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时代楷模”李超的先进事迹。李超敬业奉献的主人翁精神、锐意进取的创新意识,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李超1989年从鞍钢技校毕业,来到鞍钢冷轧厂检修车间做钳工。参加工作25年来,他始终坚定“技术报国”的理想信念,把实现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相连。勤学不辍,苦练本领,干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主导完成多项国内外首创、国际领先的技术改革新项目,先后解决生产难题230多项,共获得国家发明专利7项、专有技术4项,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1项,还荣获2013年度国家积极进步二等奖。
运用“文化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开展各类模范评选和宣传活动的原因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