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无锡市梅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a)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二、填空题(共3小题)
溶解物质 | 悬浮物质 | |
主要气体 | 主要离子 | 细菌、藻类、 泥沙、黏土 |
氧气、二氧化碳、硫化氢 | 钙离子、氯离子、硫酸根离子、铝离子 |
①表中“主要气体”中含有氧分子的有 种;
②写出“主要离子”中任一种阴离子的符号 ;
③水中溶解的其中一种物质是氯化钙,标出氯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 ;
④若要除去该水样中的颜色和臭味,可加入的物质是 .
①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②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
③点燃前需要验纯的气体: ;④可充入食品包装中防腐的气体: .
①与负极相连的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是 ,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 ;
②反应一段时间以后,甲、乙两试管内汇集的气体,体积比理论上应为 ;小丽同学经细致观察,发现乙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略少,其可能的原因是 .
三、推断题(共2小题)
四、实验题(共3小题)
若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填序号).收集完后,将带火星
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不复燃,则可能的原因是 .欲调
整装置A中试管的倾斜角度,应调节上图圆圈中A、B、C处哪个按钮:
气体;②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CO2)是一种无色、无气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的气
体.根据以上信息推测: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从A~E中可以选择制取CO2的装置组合
是 .若用F装置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可以从 (填“a”或“b”)端通入.
A.第一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
B.第二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试管内产生气泡的快慢
C.第三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
D.第四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步骤如下:
①用弹簧夹夹紧橡皮管.
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塞紧塞子.
③ .
④观察并记录水面的变化情况.
【实验改进1】
Ⅰ.根据铁在空气中生锈的原理(铁与氧气和水发生反应生成铁锈)设计如图2实验装置,再次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装置中的食盐水和活性炭会加速铁生锈.
Ⅱ.测得实验数据如表
测量项目 | 实验前 | 实验后 | |
烧杯中水的体积 | 烧杯中剩余水的体积 | 集气瓶(扣除内容物)和导管的容积 | |
体积/mL | 80.0 | 54.5 | 126.0 |
【交流表达】
① 铁生锈过程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首先是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氢氧化亚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改进实验后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是 .(消耗的水的体积忽略不计,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Ⅰ)氧化铁(Ⅱ)碳酸铁,你认为猜想 (填序号)一定是错误的,理由是
【实验改进2】
使用图3装置进行实验.实验前应先进行的操作
是 .
步骤2:打开弹簧夹,将活塞向右拉至一定距离,关闭弹簧夹.
步骤3:不断轻轻晃动注射器,至活塞位置不再发生变化.
【数据处理】实验中需要记录的数据是 .
计算得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
【实验评价】与燃烧红磷法相比,用改进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优点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