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有关物质的用途中,没有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 . 水果用来榨果汁 B . 黄豆用来酿酱油 C . 糯米用来酿甜酒 D . 鲜奶用来制酸奶
2、“关注环境,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职责,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A . 垃圾分类回收,以保护环境 B . 将工厂废液偷排入江河,以减少成本 C . 禁止就地燃烧秸秆,以减轻雾霾影响 D . 骑公共自行车出行,以减少污染
3、如图是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微观示意图,分析图示并结合有关知识,判断下列有关说法,其中正确的说法是(   )

A . 空气比等质量的液态空气体积大的原因是空气中分子体积比液态空气中分子体积大 B . 同一种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且该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 .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的微观实质是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而原子种类不发生改变 D . 液态空气和空气中分子都在不断运动且运动速度相同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取用固体药品   B . 连接仪器   C . 过滤操作   D . 气密性检查
5、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选项

A

B

C

D

方案

燃着的木条

酚酞溶液浓氨水

结论

说明呼出气体中CO2含量较空气中的多

说明白烟的成分与蜡烛成分相同

说明氨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而酚酞分子不运动

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

A . A B . B C . C D . D
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磷在氧气中燃烧,有大量白雾产生 B . 足量的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有红色的铜析出,蓝色溶液变为淡绿色 C . 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并有黑色固体生成 D .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
7、用数轴表示某些化学知识直观、简明、易记,下列数轴表示错误的是(   )
A . 地壳里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 B . 不同种原子间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 C . 空气中某些成分的体积分数由小到大 D . 含氮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从低到高
8、用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其中集气瓶的容积为200mL,量筒的容量为250mL.实验步骤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部分操作已略去):

①打开止水夹a和b,向集气瓶中缓慢鼓入一定量空气,稍后,测得进入到量筒中的水的体积为V1mL;

②用高能激光笔照射,引燃红磷;

③红磷熄灭并冷却至室温,测得量筒中的水的体积变为V2mL;

④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步骤①中,鼓入空气的体积可以是小于200mL的任意体积 B . 步骤②中,红磷燃烧时可以不关闭止水夹a和b C . 步骤③中,未冷却至室温会使测得的V2数值偏高 D . 步骤④中,求得氧气的体积分数等于 ( )×100%
9、a和b为两份质量相等的氯酸钾,向b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当分别同时用相同火焰充分加热a和b时,下列有关量的变化图正确的是 (提示:高锰酸钾开始分解时的温度约为220℃;氯酸钾分解时需要加热的温度约在400℃以上,与二氧化锰混合后氯酸钾的分解温度约为70℃.)(   )

A . 图①固体中氧元素质量 B . 图②生成氧气的质量 C . 图③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 D . 图④固体中物质的种类
10、某反应中的甲、乙、丙、丁、戊在反应进行到不同程度时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甲/g

乙/g

丙/g

丁/g

戊/g

反应前

32

5

a

t时刻

16

16

5

9.5

4

反应后

0

27

b

c

0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若丙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也不改变,则丙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B . 反应前a物质的质量一定为1.5g C . 该反应可能是CH4+2O2 CO2+2H2O D . 若丁与戊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则丁与戊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4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1、甲醇(CH3OH)是一种有毒、有酒的气味的可燃性液体.甲醇在氧气中不完全燃烧可发生如下反应:8CH3OH+nO2 mCO2+2CO+16H2O.若反应生成3.6g水,请计算:
(1)m值是      
(2)参加反应的氧气质量是多少克?(写出规范计算步骤)
2、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宏观﹣微观﹣符号”相联系是化学学习的特点之一.
(1)过氧化氢俗称双氧水,外观为无色透明液体,其水溶液适用于医用伤口消毒及环境消毒和食品消毒.在通常情况下会分解成水和氧气,但分解速度极其慢,反应方程式为:2H2O2=2H2O+O2↑.乐乐通过此反应方程式获取了如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A.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B.每2个过氧化氢分子生成2个水分子和1个氧分子

C.每17份质量的过氧化氢完全反应生成9份质量的水的8份质量的氧气

D.H2O中“2”的含义是2个氢原子

E.该反应中氧元素显3种化合价

F.过氧化氢与水都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G.过氧化氢既是混合物又是氧化物

H.该反应说明过氧化氢具有不稳定性

I.过氧化氢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94.1%(保留一位小数)

J.1个过氧化氢分子是由1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构成的

K.反应前后氢元素、氧元素、氢原子、氧原子的个数和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

(2)柴油机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氮氧化物,某种尾气处理技术利用氨气与氮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降低污染物排放,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

①A中氢元素和氮元素的质量比是      ;B的化学式为      

②反应Ⅱ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③E和B的组成元素相同,E能与水反应而B不能,请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3)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部分,试回答:

族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O

2

3 Li  锂

6.941

4 Be  铍9.012

5 B  硼10.81

7 N  氮14.01

8 O  氧16.00

9 F  氟19.00

10Ne 氖20.18

3

11Na 钠22.99

13 Al 铝26.98

14 Si 硅28.09

16 S  硫32.06

17 Cl 氯35.45

18 Ar 氩39.95

①原子序数为10的元素名称为      ,相对原子质量为      

②图A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该元素在表中的位置是(填“①”、“②”或“③”)      

③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图B是氯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表中与氯元素在同一纵行的氟元素,其原

子结构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氯原子相同.由此推测,氟元素与镁元素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构成此物质的粒子的符号为      .稀有气体因为化学性质      决定了它可做保护气.

3、水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人类的生活、生产都离不开水.

(1)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自来水厂(图1)利用沉淀、过滤、      和消毒等方法净化水.在过滤操作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还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自来水厂对水净化的过程中,常用到下列消毒剂,其中属于含氧化合物的是      .(填序号)

A.氯气(Cl2)B.臭氧(O3)   C.漂白精[主要成分Ca(ClO)2]D.二氧化氯(ClO2

(2)取某小区等量的自来水和直饮水(图2),分别加入等量肥皂水并搅拌,发现直饮水中有大量泡沫,没有浮渣,自来水中泡沫少且有浮渣,说明直饮水的硬度较      (填“大”或“小”).
(3)生活中硬水会带来许多麻烦,家庭生活中既能降低水的硬度,又可以杀菌消毒的方法是      
(4)某同学为探究水的组成,按图3所示进行实验,实验开始后发现两极都有气泡冒出,为检验a中气体,打开活塞,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管口,可观察到      的现象,此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如图是实验室常见的制取气体的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①和②分别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其试管口应放放一团棉花,目的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采用装置B制取氧气时,试管中应放的药品是      .(填化学名称)
(4)收集氧气可以选择装置C,原因是      .也能用E装置收集氧气,此方法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5)某同学实验过程中出现了试管破裂的现象,你预测可能的原因是      
(6)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实验室可在常温下用块状的石灰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稀盐酸(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反应同时还生成氯化钙和水.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你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      (填“a”或“b”)端通入.
5、在元旦联欢晚会上,化学老师表演了“吹气生火”的魔术.用棉花将淡黄色的过氧化钠(Na2O2)固体包在其中,将一根长玻璃管插入棉花团中吹气,棉花团剧烈燃烧起来.为了揭开魔术的秘密,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哪种气体发生反应?

【查阅资料】

①  人呼出的气体中主要成分是N2、O2、CO2和水蒸气等.

②  NaOH溶液能与CO2反应但与O2不反应.

③可燃物燃烧需要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作出猜想】

①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N2反应并生成O2

②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水蒸气反应并生成O2

③过氧化钠与人呼出的CO2反应并生成O2

【进行实验】

序号

实验装置

实验现象

1

2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解释与结论】

(1)实验1中,观察到      的现象,可判断猜想①不成立.
(2)实验2的实验目的是      
(3)实验3中,B装置所盛试剂及其作用是      
(4)由上述3个实验可判断,猜想②、③成立.已知实验3的A装置中反应的另一种产物由三种元素组成,且其中含有酸根离子,试写出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反思与评价】根据棉花团(可燃物)剧烈燃烧的现象分析,反应中除了生成氧气外,还可得到的信息是      
(6)根据探究所获得的知识,小刚同学用过氧化钠又做了“滴水生火”的魔术,你认为该魔术成功的关键是      
(7)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大会影响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与学过的实验室制氧气相比,过氧化钠更适合在潜水艇中使用,其优点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