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a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 . 室内插花,满室飘香,说明分子不断地运动
B . 热胀冷缩,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而改变
C .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D . 湿衣服放在火炉旁,干得较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草莓、香蕉等水果具有芳香气味,是因为其中含有乙酸乙酯(化学式为C4H8O2)等物质.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属于氧化物
B . 其分子由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分子构成
C .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8
D . 该物质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12:1:16
3、下列变化能体现分子可以再分的是( )
A . 酒精挥发
B . 氢气燃烧
C . 水变成水蒸气
D . 胆矾研磨
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B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C .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D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气味的气体
5、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 . 甲烷+氧气
二氧化碳+水
B . 氧化钙+水→氢氧化钙
C . 氢气+氧气
水
D . 氧化汞
汞+氧气



6、某同学用一定量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下列有关氧气的体积V和二氧化锰的质量m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7、生活中的高钙片,合氟牙膏中的”钙、氟”指的是( )
A . 单质
B . 分子
C . 原子
D . 元素
8、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过滤
B .
氧气的验满
C .
检验气密性
D .
倾倒液体




9、分子和原子的主要区别是( )
A . 分子很小,原子更小
B . 分子不断运动的,原子不运动
C . 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
D .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
10、钛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广泛用于航空、航海,医疗上可以做人造骨,在元素周期表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原子的质数为22
B . 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 元素符号Ti
D . 该原子的质量为48
11、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的是阳离子的是( )
A .
B .
C .
D .




12、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氧化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 )
A . 氧化铜、洁净的空气
B . 液氧、石灰水
C . 冰水共存物、高锰酸钾
D . 氯酸钾、加碘食盐
13、下列符号与其叙述对应正确的是( )
A . 2N﹣﹣3个氮分子
B . O2﹣﹣2个氧原子
C . Ba2+﹣﹣个钡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D . Fe3+﹣﹣铁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
14、物质X是一种可再生绿色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
2CO2+3H2O,则X的化学式为( )

A . C2H4
B . C2H5OH
C . CH3OH
D . C2H6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空气中含量最多,而且化学性质不活泼的是 ,将石灰水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表面会形成一层白膜,是因为空气中含有 ,擦镜子时,先向玻璃上哈气,是因为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 .
2、生活中食用的食盐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构成它的微粒是 (填“分子”、“原子”或“离子”),如果不小心落入了少量的泥沙,要除去泥沙,可采用的方法是 ,若操作过程中,经过滤后,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是 (写一种即可).
3、鉴别硬水和软水的方法是向其中加入少量的 ,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两种气体可以用 ,不同的元素主要不同是 ,质量相同的铁和锌两种原子,原子数目最多是 .
4、说出下列操作会导致的后果.在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中,若用的红磷较多,测得的氧气的含量会 (填“偏大”、“偏小,、“不变”,下同),用氯酸钾加热制取氧气时,误将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加入其中,产生的氧气的量会 ,一定量的液体时,在仰视刻度读取其体积时,量取的液体比实际体积
5、氯气可以消毒杀菌,但是氯气有毒,如果要闻它的气味,应该注意 ,所以在生活中也有用漂白粉[Ca(ClO)2]消毒的,漂白粉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价,在电解水时,正极产生l0mL的气体,在另一个电极上产生 mL的气体.
三、简答题(共4小题)
1、写出化学方程式.
(1)在氧气中燃烧时出现火星四射现象.
(2)两种固体物质混合加热产生氧气.
(3)生成两种气体单质的分解反应.
2、解释或说明.
(1)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反应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氯酸钾的质量减轻了.
(2)水和过氧化氢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过氧化氢能产生氧气,水不能产生氧气.(用分子观点)
(3)夏天的食物比冬天更容易腐败.
3、找出实验失败的原因.(答一条即可)
(1)在做空气组成的实验中,进入集气瓶内的水少于
.

(2)用排水法收集了一瓶氧气,实验时发现收集的氧气不纯.
4、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1)图中的化合物是 ;
(2)由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四、综合应用题(共1小题)
1、从事科学实验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科学实验的设计,科学实验的正确步骤是:①明确实验目的,②收集有关资料,③设计合理方案,④进行科学实验.请按照以上四个步骤完成以下的实验设计,根据装置图回答问题.
【明确实验目的】实验室制取氧气
(1)【收集有关资料】过氧化氢是液体,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迅速产生氧气,高锰酸钾是一种黑紫色的固体,写出一种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2)【设计实验方案】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可以选择 (填序号)组装一套装置制取氧气,选择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的方法的依据是 ;
(3)【进行科学实验】
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要先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其方法是 ;
(4)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装置应该加以改进,改进的方法是 ,收集氧气可以选用E装置,原因是 ;
(5)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D收集氧气,验证收集满的方法是 ;
(6)若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室需要1.6g氧气进行性质实验,至少要加入过氧化氢多少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