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江苏东台第二教育联盟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小题)

1、选出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

A . 好多明星正当壮年却身患不治之症,真是风烛残年 , 让人感慨万千。 B . 学者驳斥“日本殖民带给台湾现代化”,认为这种言论简直是莫名其妙 C . 读经典著作应该扎扎实实,不能浮光掠影 D . 昌黎先生在自己处于贬谪失意之时,壮志难酬之际,仍惦着一方水土,一方百姓,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真实写照。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 学校希望通过开展节约用电教育活动,防止师生不浪费用电。 B . 学生不但喜欢上网观看球赛,而且许多青年教师也喜欢这样。 C . 是否能够做到学以致用,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败的前提。 D . 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磨炼了意志,还增长了见识。

二、默写(共1小题)

1、名句默写。

       , 乌蒙磅礴走泥丸。

②商女不知亡国恨,      

       , 儿女共沾巾。

④木受绳则直,      

       , 流水前波让后波。

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与“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描绘的意境相似的诗句是“            。”

⑦《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修辞形象写出国家和个人命运的一句:            

⑧它跟我们这样的接近哪!      

三、其他(共1小题)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至爱亲情,血浓于水。亲情是一支古老的藤,承载着juàn恋的岁月,亲情是一幅绚丽的画,描绘着丽的诗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亲情是一首缭亮的歌,演奏着和谐的乐章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划线字注音。

juàn

      

      

(2)句中画线处有一个错别字,请指出并改正。

(3)仿照前后语句,在文中横线上补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四、名著导读(共1小题)

1、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你怎么这么粗心大意呢?别生气了现在骂也没用了。重新开始吧。”

     “哪能不气愤呢英诺肯季·帕夫洛维奇!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我每天都要紧张地劳动八个小时啊!这帮寄生虫真该死!”

      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

      一切不得不重新开始。列杰尼奥夫给他弄到一些纸帮助他把写好的稿子用打字机打出来。一个半月之后第一章又脱稿了。

     “列杰尼奥夫极力安慰他”中的“他”是谁?他又怎样的性格特征?“六个月心血的结晶一下子给偷去了”指的是什么事件?

五、综合性学习(共1小题)

1、光明中学决定于明天(9月16号)下午3点在学校大礼堂举行“长征——不朽的丰碑”文艺演出,要求全校师生准时参加:

(1)请你以光明中学学生会的名义,拟一则通知。

(2)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为活动设计一段开场白。(不少于50字)

六、诗歌鉴赏(共1小题)

1、古诗赏析。

己亥杂诗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这首诗的作者是清末著名思想家、文学家      (人名)。

(2)这首诗加线句子是怎样写“离愁”的?

(3)你认为这首诗的后两句广为传诵的原因是什么?

七、文言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④;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①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 ②利:贪图。③俟工(sǐ):等待。④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字。

①齐人善盗乎             

②月余亦             

③遂以还之             

④闻其侄有他事南来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②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3)下面划线的“之”字用法与“不敢与家人言之”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

(3)
A . 而两狼并驱如故 B . 亦荆吴形胜最也 C . 习辞者也 D . 曰:“技止此耳!”
(4)最后一句话中哪一个字最能突出畏斋的品质?为什么?

八、现代文阅读(共1小题)

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爸爸教我读中国诗

程怡

      ①十个月的时候,我得了一场可怕的脑膜炎,到了一岁半还不会说话,父母非常担心。一天,爸爸看报,我坐在他的膝上,指着某一个标题中的“上”字,爸爸说:“上?”我对他表示满意,赶紧从他的膝上爬下来,拽着他走到书箱前,得意洋洋地指着书箱外“函上”的“上”字,表明我认识这个字,这件事对父母而言,真是“上上大吉”!他们不再担心我有智力障碍了。之后,爸爸开始教我读诗。

      ②爸爸常教我念两个人的诗:一个是杜甫,一个是陆游。

      ③依稀记得,孩提时的一个夏夜,我困极了,趴在爸爸的膝上,爸爸摇着大蒲扇,满天的星斗朦朦胧胧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突然,爸爸那江西乡音很重的诵读声使我睁开了眼睛,我不知道那奇特的吟啸中有什么,但我一下子记住了这首诗。

      ④上学前我已经会背那首《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爸爸问我懂不懂最后那句,我很得意地嚷嚷说:“那意思就是烧香磕头的时候别忘了告诉你爸爸!”当时,爸爸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⑤1959年秋,我上小学。那年冬天,爸妈因故很长时间不能住在家。姐姐是长女,照顾我和弟弟。一天晚上,爸爸出乎意料地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欢天喜地,难以入眠。躺在床上跟爸爸念杜甫的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爸爸问我懂不懂这诗句,我说:“我懂的,不过,爸爸想念我们的时候,我们也想念爸爸的。”爸爸不再说话,只是听我继续背他教我的诗。

      ⑥爸爸生命的最后几年,完全卧床不起。每当德沃夏克的大提琴协奏曲悲鸣的旋律在蕉影婆娑的窗边响起的时候,爸爸就会喃喃吟诵杜甫的诗。他告诉我,那一刻让他想起了故乡老宅,想起了祖母和母亲。

      ⑦那时我已在大学教中国古代文学,我理解父亲:人生无非家国之情,杜甫、陆游,我父亲他们这一代的知识分子,对家国,都有一种深情。父亲吟诗的声音,永远留在了我心底。

      ⑧很多年后,我看见报上某篇文章引了一首绝句,感觉就像遇到了一个老熟人。我没有念过那首诗,但我熟悉那种风格。回来一查,果然是陆游的诗,“征车已驾晨窗白,残烛依然伴客愁。”我当时的感受真是难以名状。爸爸在我童年时便种在我生命里的东西,突然宣告了它的无可移易的存在!                                         

                                                                                                                                                                                          (有删改)

(1)对第③段画线部分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1)
A . 写出了夏天夜晚满天繁星的景色。 B . 突出了我童年学诗歌的模糊记忆。 C . 表现出了夏夜我朦胧欲睡的状态。 D . 引出我被父亲吟诗声唤醒的情节。
(2)第④段爸爸高兴得流泪,其原因是      

(3)文中围绕爸爸教我读中国诗,记叙了三件事,请概括。

      

②上学前,爸爸教我理解《示儿》诗中的句意;

      

(4)根据全文,概况爸爸的形象。

(5)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的理解。

九、作文(共1小题)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歌手林宥嘉的《你是我的眼》深受青少年的喜爱,其中有这几句歌词:“你是我的眼,带我领略四季的变换;你是我的眼,带我穿越拥挤的人潮;你是我的眼,带我阅读浩瀚的书海,因为你是我的眼,让我看见这世界就在我眼前。”

      是啊,在我们的人生旅途中,总有一些人,给予我们帮助、启发、教育……他们或是亲人或是朋友或是师长……他们就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眼”。

请结合自身经历,以“你是我的眼”为题作文。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④书写要正确、规范、美观。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江苏东台第二教育联盟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