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同步练习

年级:八年级 学科:科学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7小题)

1、人类生产活动中过度排放有关物质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导致( )


A . 全球气候异常 B . 酸雨 C . 光化学烟雾 D . 臭氧层破坏
2、与自然界氧循环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


A . 光合作用 B . 呼吸作用 C . 微生物的分解反应   D . 蒸腾作用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的氧气含量永远不变   B . 空气中的氧气处于动态平衡 C .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越高越好   D . 氧气有百利而无一害
4、2014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提高你的呼声,而不是海平面”,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下列发电方式会加剧温室效应的是( )


A . 火力发电 B . 水力发电    C . 风力发电   D . 核能发电
5、根据氧循环的原理,在室内,下列方法不可能使空气清新的是(    )


A . 开窗 B . 在阳台上种花   C . 在屋内多种点花 D . 装上空气清新装置
6、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

A . 出门随手关灯 B . 垃圾焚烧 C . 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 D . 草稿纸双面使用
7、近年来北极冰山覆盖面积减小的原因是(   )

A . 全球变暖趋势明显    B . 冰河期来临 C . 海洋污染加剧    D . 太阳辐射逐年加强
8、

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能表示各类生物呼吸作用的有(  )

A . ①④⑦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⑤⑥⑦
9、绿色植物称为巨大的“空气净化器”是由于它( )

A . 吸收氧气产生有机物 B .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气碳 C . 吸收二氧气碳产生有机物 D . 吸收二氧气碳放出氧气
10、臭氧空洞、酸雨和温室效应是人类所面临的三大环境问题.其中温室效应是因为人类活动的加剧,从而向环境排放了大量的(  )造成的.

A . 二氧化硫 B . 二氧化碳 C . 臭氧 D . 一氧化碳
11、下列气体中,能显著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

A . 氮气 B . 氧气 C . 二氧化碳 D . 稀有气体
12、2011年11月至12月世界气候大会在南非德班市召开,决定实施《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并启动绿色气候基金,低碳再次成为国际社会的热门话题.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这一主题的是(  )

A . 提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骑自行车或步行的方式 B . 广泛使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 C . 在生产和生活中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用具 D . 开发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清洁能源
13、2015年12月1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经过两周谈判,最终达到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巴黎协定》它是史上第一份全体缔约方通过的具有法律约束的全球减排协议.下列做法不利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是(  )

A . 开发研制氢能源,光伏电池等新能源 B . 大力开发化石能源,以弥补能源不足 C . 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D . 生活、生产中尽量使用节能技术和产品
14、面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等理念应运而生,这里的“碳”是指(  )

A . B . 石油 C . 天然气 D . 二氧化碳
15、下列有关碳及碳的化合物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 B . 一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导致温室效应 C .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单质,两者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 . 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消耗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6、化学与环境密切相关,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大量排放含SO2的废气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 B . 大量使用燃煤只会排放二氧化碳气体 C . 大量推广使用太阳能和风能有利于减少空气中的PM2.5 D . 应推广使用含磷洗衣粉,因为其废水可以作磷肥使用,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17、下列环境问题与CO2排放有关的是(  )

A . 赤潮 B . 白色污染 C . 臭氧空洞. D . 全球气候变暖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如图所示为“二氧化碳在自然界中主要循环示意图“,完成以下两题:

(1)大气中的CO2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

(2)大面积砍伐森林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       。

①大气中CO2浓度增加   ②造成台风灾害   ③水土流失严重,环境恶化  ④许多物种灭绝  ⑤寒潮多发

2、自然界中氧的循环:大自然中氧气随着生物的      作用、燃料的      、及微生物的      作用而减少,但随着植物的       而增加,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这就是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3、自然界中碳的循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      被消耗,又随动植物的      作用、有机物的      以及腐烂分解等过程,被重新释放出来,结果使大气中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数量与重新释放出的数量大致      

4、温室效应是指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的现象。原来,二氧化碳等气体就像温室中的玻璃顶棚一样,既能使太阳光顺畅地透射到大地,又能截留和吸收地表散放出的热量,这就势必导致大气温度升高,全球气候变暖,有人认为世界部分地域的干旱也是温室效应的后果。
(1)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       。
(2)自然界中“消耗二氧化碳”的主要过程是        。
(3)你认为防止温室效应的发生可采取的措施是       。
(4)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无机物,请你列举出二氧化碳在工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方面的两种重要用途:       。

5、但近百年来,人类大量使用      ,加上森林面积因乱砍滥伐而急剧      等原因,使大气中的      含量增加较快,致使“温室效应”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性气候      ,并引起一系列恶果。

6、

 自然界中无时不在进行着CO2、H2O、O2的循环,使地球充满勃勃生机.

(1)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氧      (填“元素”“原子”或“分子”).

(2)大气中的CO2含量应保持相对稳定.如果排放人空气中的CO2过多,可能会加剧      

(3)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是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从微观角度分析,发生变化的是      

(4)写出一个消耗O2产生CO2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水淀粉+氧气.其中淀粉属于      (填一种营养素的名称).

(6)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如图属于“国家节水标志”的是        (填宇母).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传播“低碳”理念,倡导“低碳”生活,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一点一滴做起,努力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为保护地球尽一份责任,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才算是“低碳”呢?请回答你在生活中的具体做法(答出三点即可)

四、综合题(共1小题)

1、树叶叶片不仅可以吸收一些有害气体,还可以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转化为淀粉和氧气,起到改善环境的作用.通常晴天时,每天每平方米叶片可吸收5g二氧化碳来进行光合作用,则:

(1)某公园中叶片面积约为100万平方米,在一个月(按20个晴天计)内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      

(2)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导致地球气候变暖,①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是      ,②为了防止温室效应的产生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7节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