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8木兰诗同步测试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知识(共7小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

木兰户织:       

闻女叹息:       

愿为鞍马:       

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关山若飞:       

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赏赐百千      

相扶将:       

2、《木兰诗》属于(    )(多项选择)

A . 新诗 B . 旧诗 C . 文人创作诗 D . 民歌 E . 叙事诗 F . 抒情诗
3、“互文”这种修辞手法是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上下文的意义互相交错、补充。请从课文《木兰诗》中找一处运用了这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并对它们进行解释。

4、指出下列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①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②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鞘,南市买髻头,北市买长鞭。

④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⑤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5、《木兰诗》中有两个句子,后来浓缩成一个四字成语,形容事情的错综复杂,不易着清底细。请写出这两句诗和这个四字成语。

诗句:       

成语:       

6、《木兰诗》中所描写的木兰见到“军帖”时,心理活动一定是很复杂的,请你站在木兰自身的角度,想想她会对自己说什么。

7、整体感知:归纳理清故事情节,并用四字短语填充横线上的内容。

①停机叹息,      

②准备出征,奔赴战场

③征战沙场,      

      ,还朝辞官

⑤解甲还乡,      

⑥双兔难辨,隐喻作结

二、阅读理解(共2小题)

1、课内经典文段阅读。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辫我是雄雌?

(1)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

(2)画横线的诗句主要写什么?为什么略写?

(3)木兰凯旋回朝,天子怎样对待她?她的要求是什么?

(4)最后一句诗句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

(5)你觉得木兰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以“我从文中……读出木兰是一个……的人”为格式说一段话。

2、课外精选美文阅读。

十五从军行

汉无名氏

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象累累。”/兔从狗窦出,雏从梁上飞二/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春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东向望,泪落沾我衣。

(1)对《十五从军行》一诗分析不当的一项 ( )

(1)
A . 这是一首叙事诗,描绘一个因战乱而失去一切的老兵形象。 B . 全诗截取老兵归家的片段描写,有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有环境描写。 C . 全诗以时间为顺序记叙。先写老兵归家时的急切心情,接着写归家后见到家毁人亡的破败景象,最后写饭熟无人吃的凄凉情景。 D . 结句“泪落沽我衣”将全诗的思想感情推向高潮。这泪既是辛酸孤凄之泪,又是愤痛控诉之泪。
(2)试比较本诗与《木兰诗》的异同。

三、综合应用(共3小题)

1、你听到了木兰的传奇故事后,想对她说什么?(请男、女生分别站在与术兰同时代的男性、女性的角度说话。

2、根据语境,在横线处填上与“马”有关的成语。

木兰出征前,“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蜷,南市买髻头,北市买长鞭”。马,为木兰征战立下了汗马功劳。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与之有关的成语。如:比喻富有经验,熟悉情况,称为      ;喻光阴迅速,谓      ;说年老雄心在,称为      ;祝事业有成,则言      

3、根据《木兰诗》改编的卡通片《花木兰》在世界各地上演,为美国迪士尼公司赢得了七亿美元的利润,这件事给我们多方面的启迪,请你对此谈谈自己的看法。(不少于三点)

四、小小写作(共1小题)

1、《木兰诗》是一首故事性很强的叙事诗,请你将木兰还乡的场景写成一篇题为《木兰解甲还乡》的小小说,字数300左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2.8木兰诗同步测试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