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县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9小题)
1、下列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转化为势能的是( )
A . 秋千从低处荡向高处
B . 钟表里的发条带动指针转动
C . 小球从光滑的斜面上滑下
D . 冰雹从天下降
2、冬天的早晨,小刚的妈妈手持小镜子梳妆打扮,当她呼出的热气一碰到镜子,镜子里的像就没了!她赶紧叫来读初三的儿子,问小刚这是怎么个情况?小刚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戴上近视眼镜或老花眼镜就能看到像
B . 热气遇冷镜,发生了液化现象
C . 光射到无数细小水珠上发生折射、反射,光路杂乱不能成像
D . 用毛巾擦一下镜面就能恢复成像了
3、十八大作出人性化特别安排,中央允许四川省代表团的蒋敏代表和罗玮代表携带出生后刚4个多月孩子参会.下列关于小孩子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体温10℃
B . 身高1.65m
C . 质量8kg
D . 大声啼哭时,噪声达到1000dB
4、关于物体的质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把一铅块压成铅片,形状变了,质量也变了
B . 一铁块温度由20℃升高到70℃,温度升高了,但质量没变
C . 一块冰溶化成水,状态变了,质量也变了
D . 一根铝棒从赤道带到北极,由于位置变了,质量也变了
5、质量相等的木块和蜡块,漂浮在同一盆水中,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是( )
A . 木块受到的浮力大
B . 蜡块受到的浮力大
C . 木块和蜡块受到的浮力相等
D .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
6、如图所示,物体重为10N,在大小为2N的水平向右拉力Fl作用下,恰好能沿水平地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若撤去F1使物体静止后,改用大小为3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F2作用,物体沿同一水平地面向右运动5m.则F2作用时( )
A . 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为3 N
B . 拉力F2所做的功为15J
C . 物体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 . 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的方向是水平向右
7、甲、乙两个不同的圆柱体,甲的横截面积大于乙的横截面积.将它们竖直放在水平沙地上,陷入沙中的深度相同,它们受到的重力(G甲、G乙)和对地面的压强(p甲、p乙)的关系为( )
A . G甲>G乙;p甲>p乙
B . G甲<G乙;p甲<p乙
C . G甲=G乙;p甲<p乙
D . G甲>G乙;p甲=p乙
8、如图所示是对甲、乙两物体做功和所需时间关系图象,由图象可知其功率( )
A . P甲=P乙
B . P甲<P乙
C . P甲>P乙
D . 无法确定
9、如图所示下方关于该图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鱼线的拉力使钓鱼杆发生形变
B . 瓶对海绵的压力使海绵发生形变
C . 球拍对球的作用力改变球的运动方向
D . 脚踢球使球飞出去,说明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成语是我国文学中一朵亮丽的奇葩,许多成语中也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比如“如坐针毡”生动地说明了 .
2、中国最年轻的兵种是﹣特种兵(如图所示)被称为“陆地猛虎、海底蛟龙、空中雄鹰”,他们装备着黑色特种作战消音靴,最拿手的是穿消音靴上天、入地、下海.消音靴能够在 处减弱噪声,这样做主要是防止 (填“音调”或“响度”)过大而暴露目标.
3、周末,小刚他们去郊外攀登一座海拔约为600m的小山,此山可攀登的路径分别在南坡和北坡上,如图8所示.小刚和小明从北坡登山,最后他们先到山顶!与从南坡登山的其他同学相比,他俩的选择 (选填“省力”或“费力”)一些,好处是 .
4、甲、乙、丙三人各乘一汽车沿平直公路同向而行,他们各自以自己为参照物,甲看见乙乘坐的汽车静止不动,乙看见丙乘坐的汽车离自己远去,丙看见甲乘坐的汽车在后退.若以地面为参照物时, 汽车运动得最快.
5、如图甲所示,是一台正在建筑工地作业的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组如图乙所示,将质量为1.2×103kg的重物竖直匀速提高3m,拉力F的大小为8000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三、解答题(共7小题)
1、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线拴住一块橡皮,甩起来,使橡皮绕手做圆周运动,请画出此时橡皮受力的示意图.
2、如图所示,为用核桃钳夹核桃时的情景,此时核桃钳可视为两根杠杆,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上面的动力F的力臂L和阻力F2的示意图.
3、学习了杠杆原理后,小明和小王同学尝试利用杠杆原理测量出一把直尺的质量mR , 请你也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吧,实验步骤如下:
(1)找出直尺的重心.如图所示,他们将刀口仰放在桌面上,再把直尺平放在刀口(支点)上,左右移动直尺,使直尺在水平位置保持静止,此时 的位置就是直尺的重心.他们在重心处做好记号.
(2)将质量是m千克的钩码挂在刀口左端的直尺上任一位置,在刀口上向右移动直尺,使其重新在 位置平衡,读出此时钩码到刀口的距离,此距离就是动力臂L1 , 直尺重心到刀口的距离就视为阻力臂L2 .
(3)利用上述已知的和测量的量可写出计算直尺质量的表达式为mR= .
4、学习了杠杆原理后,小明和小王同学尝试利用杠杆原理测量出一把直尺的质量mR , 请你也参与到他们的活动中吧,实验步骤如下:
5、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如图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1)分析图B、C、D,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
(2)分析图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是 N.
(4)小明还想探究浮力大小与物体形状是否有关,请你简述实验方法.
6、帕斯卡在1648年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如图所示,他用一个密闭的装满水的木桶,在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子,从楼房的阳台上向细管里灌水.结果只灌了几杯水,竟把桶压裂了,桶里的水从裂缝处流了出来.若帕斯卡所用细管的长度为5m,截面积大小为2×10﹣4m2 , 水桶高为0.5m,底面积大小为0.1m2(不考虑木桶的厚度,g取10N/kg).
(1)帕斯卡所做的这个实验说明了液体的压强和 有关.
(2)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桶里装满水后,帕斯卡向细管里灌水,当细管里水面离桶顶的高度达到2.5m时桶还没裂开.问此时木桶底部受到水的压力是多少?
7、沿长10m、高为2m的斜面,将重为500N的物体由底端匀速推到顶端时的机械效率为80%,求:
(1)沿斜面向上对物体推力的大小;
(2)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时受到的摩擦力.
8、如图所示,用撬棒撬起大石头,向上、向下用力都可以,哪一种方式更省力?请你具体说明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