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4小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蝙蝠是靠次声波探测飞行中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B .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C . 利用超声波可以测出地球与月球的距离 D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其发声的响度来判断的
2、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潭清疑水浅”的原理相同的是(   )
A . 露珠下放大的叶脉 B . 凸面镜扩大观察视野 C . 茶杯在镜中的倒影 D . 手影游戏
3、对以下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8m/s B . 我们使用的物理课本每本约重100N C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D . 人大声说话的声音约有100dB
4、对以下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8m/s B . 我们使用的物理课本每本约重100N C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D . 人大声说话的声音约有100dB
5、下列现象中,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 . 离弦的箭能继续飞行 B . 向上抛出的石头最终落回地面 C . 自行车下坡时,即使不用力,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D . 来往车辆“靠右行走”
6、下列现象中,能用惯性知识解释的是(  )
A . 离弦的箭能继续飞行 B . 向上抛出的石头最终落回地面 C . 自行车下坡时,即使不用力,速度也会越来越快 D . 来往车辆“靠右行走”
7、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小球质量m/g

10

20

30

木块移动距离s/cm

8.3

16.8

25.2

A . 实验时,让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 B . 小球动能的大小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判断 C . 物体质量越大,动能一定越大 D . 实验过程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8、在探究“动能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小球质量m/g

10

20

30

木块移动距离s/cm

8.3

16.8

25.2

A . 实验时,让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 B . 小球动能的大小通过木块移动的距离来判断 C . 物体质量越大,动能一定越大 D . 实验过程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9、关于足球受力与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足球只有受力才能运动 B . 足球受平衡力,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C . 足球的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力的作用 D . 足球静止在地面时,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足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10、初夏,大雨来临前,沉闷的天气常使墙面或地面变得很潮湿,其实这是一种液化现象.在下列现象中具有与此相同的物态变化是(   )
A . 夏天打开冰棒纸,会看到冰棒周围冒“烟” B . 冬天地面上的水结成了冰 C . 洒在地面上的水变干了 D .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片变小了
11、如图所示,将几颗相同的象棋子叠加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用钢尺沿桌面迅速击打最下面一颗棋子,可看到该棋子被打出去了.下面关于此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

A . 最下面棋子动而其他棋子没跟着出去,因为其他棋子有惯性而最下面棋子没惯性 B . 敲打的力越大,棋子出去的速度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C . 棋子被打出去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D . 随着棋子一颗颗被打出去,剩下的棋子堆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平面镜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实像 B . 凸透镜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 C . 凸透镜可矫正近视眼 D . 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13、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摩擦的是(    )
A . 滚动轴承 B . 写字时用力 C . 合页加润滑油 D . 用力磨冰壶前冰面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造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行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B . 一个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所有的外力都消失了,该物体将会慢慢停下来 C . 托里拆利实验最先测出大气压的值 D . 飞艇和风筝都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
15、如图所示的工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一组是(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④ D . ①③
16、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 . 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 C . 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D . “乌云遮住月亮”、“月亮在云中穿行”这两句话所选的参照物相同
17、如图所示的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的质量和底面积均相同,容器中分别装有甲、乙两种液体且液面在同一高度,若两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两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

A . 一样大 B . 甲大些 C . 乙大些 D . 无法判断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显微镜实际上是两个凸透镜的组合,物镜成像原理与      (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相同,水在      ℃时的密度最大.
2、如图是喷雾器工作时的示意图,当你推动活塞时,瓶口的空气速度快,压强      ,当压强比瓶口液体上面的大气压强      时,液体就被大气压压上去,随流动的空气而喷成雾状.

3、由于光的      (填“漫反射”或“镜面反射”)现象,教室里不同位置上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粉笔字.通常情况下,夜间人的体温比野外木草,岩石的温度高,人体辐射的      (填“红外”或“紫外”)线比它们强,人们根据这个原理制成了夜视仪.
4、自行车的人用力捏闸来刹车,这是用增大      的方法,使闸皮和钢圈间的摩擦力增大,如图中的硬币的宽度为       cm.

三、作图题(共3小题)

1、如图所示,请画出光线进入球形镜和通过球形镜两次折射的光路图(O为圆心).

2、请在图中画出压缩的弹簧对拇指弹力的示意图.

3、如图,支点为O,在A点挂一重物,请用最小的力使杠杆在此位置处于静止状态,画出该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题(共2小题)

1、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1)实验前,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2)在本实验中需要进行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3)当测力计由竖直方向(如甲)变为向右倾斜下拉(如乙)并保持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所示,此过程中测力计的拉力F      (填“变大”、“不变”、“变小”).

(4)关于本次实验,学习小组展开谈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4)
A . 如果杠杆在倾斜位置静止,就不会遵守杠杆平衡条件 B . 如图甲测力计,手拉弹簧测力计的力加测力计的重力等于测力计读数 C . 本实验弹簧测力计只能在右侧拉 D .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阿基米德发现的.
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
3、小红和小军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盐水的密度
(1)小红利用天平等工具测量过程如下: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到标尺左端的刻线处后,发现天平横梁左高右低,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烧杯中的盐水倒入部分到量筒中,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

④再用天平测量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m2

⑤则盐水密度的表达式为ρ=      

(2)小军利用量程为0﹣5N的弹簧测力计等工具测量过程如下:

①先将轻质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再将指针调到零刻线处;

②在小桶中装满水,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N;

③将小桶中的水倒尽,再装满盐水,弹簧测力计的指针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④根据小军的测量结果可知该盐水的密度为       kg/m3 . 把本测力计改装成密度称,则该测力计能测量的液体密度最大为       kg/m3

4、小红和小军分别用不同的方法测量盐水的密度

五、解答题(共2小题)

1、用一个动滑轮在5s内将一重为150N的物体向上提起3m.
(1)如果拉力为100N,这时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多少?拉力的功率有多大?
(2)如果该动滑轮重为30N,不计绳重及摩擦,则该动滑轮此时的机械效率为多大?
2、如图甲所示,一实心圆柱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挂着此圆柱体从盛水的烧杯上方某一高复缓慢下降,圆柱体浸没后继续下降,直到圆柱体底面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整个过程所用时间为10s,图乙是圆柱体下降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图象,求:

(1)圆柱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平均速度?
(2)圆柱体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
(3)圆柱体的密度?
(4)该圆柱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