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五课和同为一家同步练习题
年级:七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和唐朝“和同为一家”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
A . 松赞干布
B . 耶律阿保机
C . 完颜阿骨打
D . 禄东赞
2、在唐朝初期,有一位皇帝深深地赢得了北方各民族的拥戴。在这位皇帝生前,各族首领尊奉他为各族的领袖──“天可汗”,这位皇帝是( )
A . 唐中宗
B . 唐玄宗
C . 武则天
D . 唐太宗
3、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联独爱之如一。”他在位期间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重大举措是( )
①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带去了生产技术书籍和谷物、蔬菜种子
②对东突厥各部首领给予优厚待遇,仍令他们管理旧部
③册封皮罗阁为云南王,把手工业技术传到南诏
④接待渤海人来长安学习汉族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4、贞观后期,回纥各部请求开辟一条“参天可汗道”,即从唐朝通往回纥的大道,唐太宗应允,并在沿途设立驿站几十处。“参天可汗道”的历史作用有( )
①为民族间商旅贸易提供方便 ②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③加强了与欧洲、非洲的往来 ④有利于边疆开发
①为民族间商旅贸易提供方便 ②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③加强了与欧洲、非洲的往来 ④有利于边疆开发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5、史载唐太宗时,有大臣奏请修复长城,太宗一笑置之。太宗不修长城的理由应是( )
A . 唐初北方无边患
B . 长城已失去防御能力
C . 唐朝国力虚弱,无财力支持
D . 开明的民族政策使民族关系融洽
6、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指生活在中原的汉族),贱夷狄(指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在哪方面的思想( )
A . 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B . 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
C . 实行恩威并施政策,改善民族关系
D .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7、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写道:“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其中的“文皇”是指( )
A . 汉文帝
B . 汉武帝
C . 唐太宗
D . 唐玄宗
8、小明暑假期间去西部实地感受大开发的情况,顺路参观了大昭寺内的文成公主像,请你据此判断他去的是以下哪个城市?( )
A . 成都
B . 兰州
C . 西宁
D . 拉萨
9、以下各项能够反映唐朝对外交往的是( )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玄奘西行 ③鉴真东渡 ⑤日本遣唐使来唐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玄奘西行 ③鉴真东渡 ⑤日本遣唐使来唐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
10、下图是大型历史剧《贞观长歌》里的主人公,看过这部电视剧的都对他的统治政策广为称赞,当时他针对少数民族采取的政策是( )
A . 推行专制统治
B . 平等对待各民族
C . 派兵征服各民族政权
D . 禁止同其他民族交往
11、以下有关唐朝与边疆少数民族交往联系的史实,叙述不确切的是( )
A . 唐太宗时在西突厥地区设置安西都护府
B . 唐太宗先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后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C . 唐玄宗册封过回鹘、粟末靺鞨的首领
D . “和同为一家”是吐蕃赞普在给唐朝皇帝的上书中的话
12、以下对下图文物所含信息解读准确的是( )


A . 它见证了唐蕃友好交往
B . 它见证了唐朝的对外开放
C . 它见证汉匈团结友好
D . 它记录了遣唐使的来华
13、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是我国的重要民族政策。以下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 . 秦兵马佣遗址
B . 大昭寺会盟碑
C . 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 . 敦煌莫高窟
14、以下事件中,不属于唐朝对外关系的是( )
A . 玄奘西游
B . 尺带珠丹上书唐朝皇帝,说唐蕃已经“和同为一家”
C . 鉴真东渡日本
D . 新罗派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15、“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材料中的“文皇”指的是( )
A . 唐高祖
B . 唐太宗
C . 唐玄宗
D . 武则天
16、今维吾尔族的祖先是( )
A . 吐蕃人
B . 南诏人
C . 回纥人
D . 突厥人
17、“疆里虽重海,车书本一家。”反映了( )
A . 吐蕃与唐朝的密切关系
B . 北宋人民与契丹人民的友好往来
C . 粟末靺鞨与唐朝的密切关系
D . 西域各族对西汉的向往与敬慕之情
18、下列事件与唐玄宗有关的是( )
①文成公主入藏②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③封南诏首领为云王
①文成公主入藏②封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③封南诏首领为云王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①③
19、气势宏伟的千寻塔,体现了_____少数民族建筑艺术的最高水平。( )
A . 回纥
B . 靺鞨
C . 吐蕃
D . 南诏
20、下列不属于唐与周边各族人民友好交往影响的是( )
A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日臻巩固
B . 造就了唐代的开明
C . 导致了唐朝由盛转衰
D . 促进了唐朝经济的繁荣
21、阅读下列材料: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请回答:
(1)这句话是谁说的?他被少数民族称为什么?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3)它表达了"朕"的什么民族政策?
22、材料:“文皇南面坐,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以覆我国都。”
请回答:
请回答:
(1)文中的“文皇”指的是谁?“夷狄”指的是谁?“我国都”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2)说说“天可汗”的含义。
(3)“夷狄千群趋”、“献号天可汗”的原因是什么?
2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
请回答: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中华”与“朕”分别指谁?
(2)哪个少数民族首领娶了文成公主?歌谣为什么说文成公主入藏使西藏从此幸福太平?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3)这两则材料反映了唐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如何?对我们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2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唐朝前期出现了治世、盛世的局面,经济发展、对外交往活跃、国内民族融合、文化辉煌。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一 中国古代曾长期领先于世界,以唐朝为最。唐朝前期出现了治世、盛世的局面,经济发展、对外交往活跃、国内民族融合、文化辉煌。
材料二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1)材料中所说的“唐朝前期出现的治世、盛世局面”是指哪些?分别是哪位皇帝在位时期?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除上述两位皇帝外,“政启开元,治宏贞观”称赞的是哪位皇帝?他们三人有哪些相同的治国措施?
(3)材料二中的“中华”、“夷狄”分别指什么?“朕”是谁?这种开明的民族政策促使国内出现了什么局面?
(4)请举一个国内民族融合的事例。
(5)唐朝前期盛世局面的出现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
25、阅读下面材料:
贞观十五年……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既而叹 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遂筑 城邑,立栋宇以居处焉……自亦释毡裘,袭纨绮,渐慕华风。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人典其表疏。
贞观十五年……会礼部尚书、江夏郡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弄赞率其部兵次柏海亲迎于河源,见道宗,执子婿之礼甚恭。既而叹 大国服饰礼仪之美,俯仰有愧沮之色。及与公主归国,谓所亲曰:“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遂筑 城邑,立栋宇以居处焉……自亦释毡裘,袭纨绮,渐慕华风。仍遣酋豪子弟,请入国学,以习《诗》《书》。又请中国识文人典其表疏。
——引自《旧唐书》
(1)“弄赞”是指谁?“子婿之礼”是什么意思?
(2)“当为公主筑一城”指的是哪一城的什么宫?
(3)上述材料中二人结亲产生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