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

年级:高二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下列反应既是吸热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甲烷在O2中燃烧的反应 B . 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 C . 灼热的碳与H2O(g)反应 D . 铝片与稀H2SO4反应
2、在相同条件下,下面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H1>△H 2的是(   )
A . 2H2(g)+O2(g)=2H2O(L);△H1      2H2(g)+O2(g)=2H2O(g);△H2 B . S(g)+O2(g)=SO2(g);△H1      S(s)+O2(g)=SO2(g)△H2 C . H2(g)+Cl2(g)=2HCl(g);△H1 H2(g)+ Cl2(g)=HCl(g);△H2 D . C(s)+ O2(g)=CO(g);△H1        C(s)+O2(g)=CO2(g);△H2
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100 mL 2 mol/L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气的速率不变 B . 用铁片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铁片和浓硫酸可以加快产生氢气的速率 C . 汽车尾气中的CO和N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 , 加入催化剂,不影响CO的转化率 D .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减慢
4、如图的烧杯中盛的都是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A . ③④②① B . ③④①② C . ④②①③ D . ②①③④
5、在298K和101KPa时,2N2O5(g)=4NO2(g)+O2(g);△H=+56.7kJ/mol,能自发进行的合理解释是(   )
A . 是熵减反应 B . 是熵增效应大于能量效应 C . 是吸热反应 D . 是放热反应
6、如图是198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3H2⇌2NH3△H=﹣92 kJ•mol1 B . a曲线是加入催化剂时的能量变化曲线 C . 加入催化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改变 D .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7、将10℃的0.2mol N2O4置于2L密闭的烧瓶中,然后将烧瓶放入100℃的恒温槽中,烧瓶内的气体逐渐变为红棕色:N2O4(g)⇌2NO2 (g).下列结论能说明上述反应在该条件下已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①烧瓶内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②NO2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③烧瓶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

④烧瓶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⑤烧瓶内气体的颜色不再加深

⑥N2O4的消耗速率与NO2的生成速率之比为1:2

⑦NO2生成速率与NO2消耗速率相等

⑧烧瓶内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A . ①②③⑤⑦ B . ①②③⑤⑥⑦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⑦⑧
8、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4A(s )+3B(g)⇌2C(g)+D(g),经2min,B的浓度减少0.6mol•L1 . 对此反应的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

①在2min末的反应速率,用B表示是0.3mol•L1•min1

②反应的过程中,只增加A的量,反应速率不变

③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是0.4mol•L1•min1

④分别用B、C、D表示的反应速率其比值为3:2:1.

A . ①② B . C . D . ②④
9、在四个不同的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4A(g)+5B(g)⇌4C(g)+6D(g),以下是在不同容器中分别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所表示反应速率最快的(   )
A . v (A)=0.36mol•L1•s1 B . v (B)=0.55mol•L1•s1 C . v (C)=0.40mol•L1•s1 D . v (D)=0.48mol•L1•s1
10、某温度下,将浓度都是0.1mol•L1的X2、Y2两种气体充入至密闭容器中,使之发生反应生成气体Z,达到平衡时c(X2)=0.04mol•L1、c(Y2)=0.08mol•L1、c(Z)=0.04mol•L1 , 则该反应的反应式是(   )
A . X2+2Y2⇌XY2 B . 3X2+Y2⇌2X3Y C . 2X2+Y2⇌2X2Y D . X2+3Y2⇌2XY3
11、下列事实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 对2HI(g)⇌H2(g)+I2(g)平衡体系增加压强使颜色变深 B . 反应CO(g)+NO2(g)⇌CO2(g)+NO(g)△H<0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方向移动 C . 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0,为使氨的产率提高,理论上应采取低温高压的措施 D . 在溴水中存在如下平衡:Br2(g)+H2O(l)⇌HBr(aq)+HBrO(aq),当加入NaOH溶液后颜色变浅
12、有关化学平衡常数(K)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一般地说,K>105时,该反应进行得就基本完全了 B . 对一个确定的反应,K值越大,正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 C . 在温度一定时,K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无关 D . 温度越高,K值越大
13、下面有关电化学的图示,完全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4、将 4mol A 气体和 2mol B 气体在 2L 的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2A(g)+B(g)⇌2C(g)△H<0.   4s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测得 C 的浓度为0.6mol•L1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4 s(秒)时B的浓度为0.3 mol•L1 B . 4s内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75 mol•L1•s1 C . 达平衡后B的转化率为30% D . 达平衡后若通入一定量氦气,A的转化率降低
15、获得中科院“百人计划”和“863”计划支持的环境友好型铝碘电池是以AlI3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以金属铝和附有碘单质的石墨为电极形成的原电池.已知电池总反应为2Al+3I2═2AlI3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电池工作时,溶液中的铝离子向正极移动 B . 该电池可能是一种可充电的二次电池 C . 消耗相同质量金属时,用锂做负极时,产生电子的物质的量比铝多 D . 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Al﹣3e═Al3+
16、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O(g)+H2O(g)⇌CO2(g)+H2(g).CO2(g)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O2)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在T2时,若反应进行到状态D,则一定有v<v B . 平衡状态A与C相比,平衡状态A的c(CO)小 C . 若T1、T2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1、K2 , 则K1<K2 D . 反应CO(g)+H2O(g)⇌CO2(g)+H2(g)的△H>0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现在和将来的社会,对能源和材料的需求是越来越大,我们学习化学就为了认识物质,创造物质,开发新能源,发展人类的新未来.请解决以下有关能源的问题:
(1)未来新能源的特点是资源丰富,在使用时对环境无污染或污染很小,且可以再生.下列属于未来新能源标准的是       

①天然气  ②煤   ③核能   ④石油   ⑤太阳能   ⑥生物质能   ⑦风能   ⑧氢能

(1)
A . ①②③④ B . ⑤⑥⑦⑧ C . ③⑤⑥⑦⑧ D . ③④⑤⑥⑦⑧
(2)运动会上使用的火炬的燃料一般是丙烷(C3H8),请根据完成下列题目.

①已知11g丙烷(C3H8)在298K和101Kpa条件下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为555kJ,请写出丙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②以丙烷(C3H8)和空气为原料,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      (填能或不能)设计成电池!

若能,则写出通入丙烷(C3H8)的那一极为:      极;氧气在      极发生反应.若不能,则理由是

③丙烷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脱氢反应可以得到丙烯.

已知:C3H8(g)→CH4(g)+HC≡CH(g)+H2(g)△H1=+156.6kJ•mol1

CH3CH=CH2(g)→CH4(g)+HC≡CH(g)△H2=+32.4kJ•mol1

则相同条件下,反应C3H8(g)→CH3CH=CH2(g)+H2(g)的△H=      

(3)已知:H﹣H键的键能为436KJ/mol,H﹣N键的键能为391KJ/mol,根据化学方程式:N2+3H2⇌2NH3△H=﹣92.4KJ/mol,

①请计算出N≡N键的键能为      

②若向处于上述热化学方程式相同温度和体积一定的容器中,通入1mol N2 和3mol H2 , 充分反应后,恢复原温度时放出的热量       92.4KJ(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

2、如图是一个化学过程的示意图.请根据该示意图完成下列题目:

(1)请问:甲池是      装置,乙池是      装置.
(2)在甲池中:通入C2H4的电极名称是      ,通入O2的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甲池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在乙池中:B(石墨)电极的名称是      ,A(Fe)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4)乙池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当乙池中A(Fe)极的质量增加5.40g时,甲池中理论上消耗O2      mL(标准状况下)
3、830K时,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H>0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该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2)830K温度下,若起始时c(CO)=2mol•L1 , c(H2O)=3mol•L1 , 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50%,则在该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3)若降低温度,该反应的K值将      ,该反应的正反应速率将      ; 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将      (均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要提高CO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5)830K温度下,若起始时c(CO)=1mol•L1 , c(H2O)=2mol•L1 , 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测得H2的浓度为0.5mol•L1 , 则此时该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填“是”与“否”),你判断的依据是      
4、830K时,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可逆反应:CO(g)+H2O(g)⇌CO2(g)+H2(g)△H>0

试回答下列问题:

5、在100℃时,将0.200mol的四氧化二氮气体充入2L抽空的密闭容器中,每隔一定时间对该容器内的物质进行分析,得到如下表格:

时间(S)

0

20

40

60

80

100

n(N2O4) mol

0.200

c1

0.10

c3

a

b

n(NO2) mol

0.000

0.120

c2

0.240

0.240

0.240

试填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达到平衡时四氧化二氮的转化率为      
(3)20s时四氧化二氮的浓度c1=      mol•L1
(4)在0~20s时间段内,二氧化氮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b)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