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重庆市三校联考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8小题)

1、有一根长150米的空心钢管,甲同学在一端敲打钢管一下,乙同学在钢管的另一端可以听到几次响声(  )

A . 一次响声 B . 两次响声 C . 三次响声 D . 四次响声
2、在河岸上用手电筒照向平静的河面,进入水中的光(  )

A . 速度变小,光路向下弯折 B . 速度变小,光路向上弯折 C . 速度变小,传播方向都不变 D . 速度变小,传播方向不变
3、电视机的开启和关闭,可以通过遥控器来实现,遥控器用来控制电视机的是(  )

A . 次声波 B . 超声波    C . 紫外线 D . 红外线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房屋、树木随地球转动不属于机械运动 B . 对同一物体选用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情况一定不相同 C .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 D . 也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且越小,表示运动越快
5、流星落在地球上会产生巨大的声音,但它落在月球上,即使宇航员就在附近也听不到声音,这是因为(  )

A . 月球表面受到撞击时不发声 B . 撞击声太小,人耳无法听到 C . 月球表面没有空气,声音无法传播 D . 撞击月球产生的是超声波
6、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而在旷野中要“高声”呼喊才能让远处的人听见.这里“轻声”和“高声”是指声音的(  )
A . 响度 B . 音调 C . 音色 D . 频率
7、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这是因为(  )
A . 沸腾时水不蒸发 B . 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O℃ C . 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 D . 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大量水蒸气液化为小的水珠,形成“白气”
8、用雪堆成的雪人,即使气温在0℃以下,时间长了雪人也会逐渐变小,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 . 雪人底部因熔点降低而熔化 B . 雪人底部因温度升高而熔化 C . 整个雪人同时逐渐升华 D . 整个雪人同时逐渐熔化
9、李军的家距学校600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  )
A . 1.2 m/s B . 1.25 m/s C . 2 m/s D . 2.5 m/s
10、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 . 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cm C . 课桌的高度约为1.5 m D . 一张试卷的厚度大约1mm
11、小明在课外按如图所示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小孔是三角形,则他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

A . 三角形光斑 B . 圆形光斑 C . 蜡烛的正立像 D . 蜡烛的倒立像
12、如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A . (a)(b) B . (b)(c) C . (c)(d) D . (a)(d)
13、一个人走近挂在墙上的平面镜时(   )
A . 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不变 B . 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大 C . 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变小 D . 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先不变,后变大
14、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速度公式v= 可知物体的(   )
A .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 B .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C . 速度大小恒定不变 D . 以上说法都对
15、在两杯水中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放在阳光下,一杯放在阴凉处,此时,对两杯水的温度进行比较,判断正确的是(   )
A . 在阳光下的水温度高 B . 在阴凉处的水温度高 C . 两杯水温度一样高 D . 无法比较
16、如图所示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   )
A . 在岸上看到水中的腿变“短”了 B . 平静湖面上群山的倒影 C . 透过玻璃砖看到钢笔“错位”了 D . 手影
17、物体AB经平面镜成像,根据平面镜的成像特点,图中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B . 物体振动一定能听到声音 C . 水沸腾后停止加热,水将继续沸腾 D . 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压缩体积和降温

二、填空题(共9小题)

1、用质量相等的0℃的水和0℃的冰来冷却物体,      的冷却效果较好.因为它在      过程中要      热量.
2、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      为参照物;我国发射的风云二号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相对      是静止的,相对于      是运动的.
3、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处,则像距离人       m远;如果此人以1m/s的速度靠近镜面,则2s后,人和像的距离为       m.
4、一个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处,则像距离人       m远;如果此人以1m/s的速度靠近镜面,则2s后,人和像的距离为       m.
5、放在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      弯折(填“上”或“下”),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6、放在水中的筷子,在水中的部分看起来向      弯折(填“上”或“下”),这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
7、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2min内通过了300m的路程,它运动的速度是       m/s,这个物体在前10s内的速度是       m/s,合       km/h.
8、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从A物质射到B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折射角为      °.
9、在晚会上,节目《逗趣》中的手影表演惟妙惟肖,手影可以用      来解释;树木在水中的“倒影”和水中的鹅卵石,这可以分别用            来解释.
10、小华打开冰箱门取冰棍儿,看到冷冻室内壁有许多霜,这是水蒸气      形成的,冰棍儿周围会冒“白气”,是因为发生了      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1、            是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试举一例:示例:电冰箱内的液态氟利昂经过一段很细的毛细管缓慢地进入冰箱内冷冻室的管子,在这里迅速汽化、吸热,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      

三、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共5小题)

1、如图所示,作出光线斜射到玻璃与空气的分界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

2、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如图1的温度计是测量      用的温度计,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温度计的读数是      

(2)用图2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测量结果是      

3、如图所示为小红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她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并保持玻璃板与直尺垂直.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和调整.用此实验可以研究:

①像与物到平面镜距离的关系;

②像与物大小的关系;

③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还是实像.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好处是      
(2)实验时小红在玻璃板的      侧观察(选填“左”或“右”);
(3)选用直尺的作用是为了便于比较      (选填“①”、“②”或“③”);
(4)选用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      (选填“①”、“②”或“③”);
(5)实验时,发现蜡烛B不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的可能原因是      
(6)在利用蜡烛B确定出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后,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4、某固态物体加热后成了液态,随后停止加热让它冷却,并记录记录与时间的变化关系如下表,由于疏忽,有一个温度值读错了,请你分析实验数据并回答: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22

温度(℃)

98

91

85

80

79

69

79

75

71

67

64

61

(1)错误的数据是      
(2)该物质      晶体(填“是”或“不是”),其理由是      
(3)写出一条新的发现      
5、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t/min

0

1

2

3

4

5

6

7

T/℃

80

84

88

92

96

96

96

96

(1)常用温度计是利用      的原理制成的.
(2)从表格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说明该地气压比标准气压      (低或高)
(3)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是:不断      热,但温度      
(4)小明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a)、(b)所示,则图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6、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其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t/min

0

1

2

3

4

5

6

7

T/℃

80

84

88

92

96

96

96

96

四、计算题(共3小题)

1、有一位在上海剧院里观看演出的观众在离演奏者34m远处,另一位在北京的听众在自己家里收音机旁收听实况转播,北京与上海相距1500km,请通过计算说明哪一个人先听到演奏声?已知无线电波与光的传播速度相同.(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2、有一位在上海剧院里观看演出的观众在离演奏者34m远处,另一位在北京的听众在自己家里收音机旁收听实况转播,北京与上海相距1500km,请通过计算说明哪一个人先听到演奏声?已知无线电波与光的传播速度相同.(光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3、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在10min内前进6km,停车10min后又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20min,求:
(1)汽车停车前的平均速度;
(2)汽车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
4、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车不能立即停止,驾驶员从发现前方道路有异常情况到立即刹车制动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汽车通过的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到汽车完全停止,汽车又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若汽车在平直高速公路上以12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问:

速度v/km•h1

反应时间t/s

制动距离s/m

50

0.49

13

60

0.50

20

80

0.51

34

100

0.52

54

120

0.54

85

(1)反应距离是多少?
(2)为避免与前车相撞,在正常行驶时驾驶员必须使自己驾驶的汽车与前面车辆保持一定的距离,这一距离至少要大于多少米?
(3)请你谈谈超速行驶的危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重庆市三校联考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