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验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b卷)

年级:八年级 学科:物理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国庆节,小明乘座旅游船游览了“百里乌江画廊”.旅游船在湖面上航行,小明坐在该旅游船的座位上.如果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该旅游船 B . 湖岸边的树 C . 湖中的水 D . 远处的山
2、下列几种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

A . 烧开水时冒“白汽”        B . 用久的灯丝变细 C . 北方冬天的雾凇    D . 初春,皑皑白雪开始消融
3、小明同学观看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节目时,常见运动员关节扭伤后,医护人员马上给他喷涂一种雾状物.那是什么呢?李阳到医院做了一个调查,原来是极易挥发的液态氯乙烷,用它可让运动员的皮肤迅速冷却,达到麻醉作用,在一段时间内无疼痛感,这是由于氯乙烷(  )

A . 液化放热    B . 汽化吸热        C . 凝固放热 D . 熔化吸热
4、利用凸透镜使物体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作的光学器材是(  )

A . 放大镜 B . 照相机    C . 幻灯机 D . 潜望镜
5、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 . 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 . 用超声波清洗牙齿 C . 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 D . 听到隆隆的雷声预示着可能要下雨
6、下列有关光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当人靠近平面镜时,“镜中人”变得越来越大 B . 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 C . 手影和小孔成像都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D . 清晨,我们看到地平线下的“太阳”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7、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 寒冷的冬天,冰冻的衣服会变干 B . 潮湿的夏天,从冰箱里取出的啤酒瓶上会出现小水珠 C . 从冰箱中取出的冰块立即熔化成水 D . 有风的天气,游泳后从水中出来会感觉特别冷
8、甲物质的密度为2.5t/m3 , 乙物质的密度为2.5kg/dm3 , 丙物质的密度为2.5g/cm3 , 丁物质的密度为250kg/m3 , 其中密度最小的物质是(   )
A . B . C . D .
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当烛焰离透镜12cm时成的是放大的实像,当烛焰离透镜7cm时成的是放大的虚像,则这个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A . 5cm B . 10cm C . 11cm D . 14cm
10、小华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时,做出了如图所示的图象.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以下说法正确的(   )

A . 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质量无关 B . 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与体积有关 C . 同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相同 D . 不同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比值不同
11、如图,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前,则该同学是(   )

A . 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B . 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C . 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 D . 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
12、甲、乙两车在公路上,分别从P、Q两点同时同向运动,它们s﹣t图象的(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经过4s甲、乙相遇.甲、乙的速度分别为v、v , P、Q间的距离为s,则(   )

A . v>v , s=16m B . v>v , s=8m C . v<v , s=16m D . v<v , s=8m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掩耳盗铃”是大家熟悉的成语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又没有阻止声音的      
2、“谚语”是我国民间文化的一部分,其语言简练,含义深刻.有句谚语说:“霜前冷,雪后寒.”它说明了,霜是由于气温      而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发生      而形成的;雪后寒是由于雪      导致气温降低,使人感到寒冷.
3、厨房中有许多与物理有关的知识:炒菜时加碘盐不宜与油同时加热.这是因为碘高温下很容易      ;被沸腾的油喷溅到比开水伤得厉害,是因为油的      比水的高.
4、解释下列生活中常见的热现象:
(1)在高山上烧水时,温度不到90℃水就沸腾了,是因为水的沸点与      有关;
(2)炎热的夏天,狗常把舌头伸出口,实际上是利用      来调节体温;
(3)冬天,冰冻的衣服直接变干是      现象.
5、某同学调节托盘天平平衡时,发现指针停在分度盘的右侧.要使天平平衡,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当他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这时应该在天平右盘中      (选填“增加”或“减少”)砝码.
6、黑板“反光”晃眼,这是黑板表面发生了      反射;老师放在讲桌上的教具从各个角度多能看到,这是教具发生      反射.
7、“宇航”牌学生饮用奶每盒中装有的牛奶质量约为275g,体积为0.25L,由此可以估算出牛奶的密度约为       kg/m3 . 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普通教室一般长约为8m,宽约为6m,空间高约是3m,若空气的密度约为1.29kg/m3 , 则一间普通教室中空气的质量为       kg.
9、如图所示,木块的测量值是       cm,分度值是       mm;

10、如图所示,一束激光沿      射到空水槽底部O点,形成一个光斑,向水槽中注入适量水后,水槽底部光斑移动到O点的      (左/右)侧.继续沿水槽壁缓慢注水,在此过程中,折射角      (增大/不变/减小).

三、作图题(共4小题)

1、请完成图中的光路;

2、一束光线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砖(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进入玻璃和射出玻璃的折射光线.

3、根据下列图中的入射光线或折射光线,在图中分别作出相应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4、如图所示,A′B′是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平面镜(保留作图痕迹).

四、实验题(共3小题)

1、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实验中:
(1)如图1所示,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如图2所示,应将光屏向      (选填“上”或“下”)调整,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其目的是      

(3)当烛焰距离凸透镜25cm时,移动光屏使光屏上成倒立、      的实像,生活中的      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4)接下来将蜡烛向凸透镜方向移动,若在光屏上还能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      凸透镜(选填“靠近“或“远离”).
2、如图甲所示,是李辉“探究物质熔化规律”的实验.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 该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实验中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
(2)由图乙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该物质在 BC 段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此过程中吸 收热量,温度      
3、某同学想用天平称量一块岩石的质量,实验前发现指针停在如图甲所示位置,此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面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直至天平平衡,称量时将岩石放入天平左盘,当天平再次平衡后,右盘中砝码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岩石质量是       g,若将该岩石带到月球,其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五、计算题(共3小题)

1、小明家带学校有一条600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m/s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3m/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求:
(1)小明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一个质量为300g的瓶子,装满水后总质量为1.3kg,则瓶子的容积是多大?
3、体积为30cm3的铜球,它的质量为89g,是否为空心?若为空心,空心部分多大体积?(ρ=8.9×103kg/m3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6-2017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实验教育集团八年级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b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