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八下第一单元第三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同步训练
年级:八年级 学科:历史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我国政协会议行使人民代表大会的职能持续到( )
A . 1953年
B . 1954年
C . 1955年
D . 1956年
2、从辛亥革命到现在,中国颁布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已有多部。其中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
A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 . 《中华民国约法》
C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次大会选举谁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 )
A . 周恩来
B . 刘少奇
C . 毛泽东
D . 朱德
4、……,一时间中印友好掀起热潮,周总理所到之处响起“印地秦尼巴依巴依”(印中人民是兄弟)和“潘查希拉金德巴”(五项原则万岁)的欢呼声。后来印度首都新德里一条美丽的大街还被命名为“五项原则街”。除了中国和印度,共同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还有( )
A . 美国
B . 瑞士
C . 缅甸
D . 越南
5、1955年4月,万隆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国家主要来自 ( )
A . 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
B . 亚洲和欧洲
C . 亚洲和非洲
D . 欧洲、亚洲和非洲
6、万隆会议因与会国相互间的分歧和争吵而陷入僵局。为了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是 ( )
A . 平等互利
B . “求同存异”
C . 和平共处
D . 互不干涉内政
7、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制定于 ( )
A . 1949年
B . 1954年
C . 1956年
D . 1982年
8、1 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我国的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以下关于这部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制定了发展中国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③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④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宪法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②④
9、一致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会议是 ( )
A . 中国共产党七大
B . 七届二中全会
C . 1949年政治协商会议
D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0、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的外交工作充满硝烟和艰辛,其主要原因是 ( )
A . 新中国刚刚成立,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B . 中国的经济比较落后,实力比较弱
C . 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敌视
D . 我国在国际上基本没有朋友
11、1954年,在日内瓦国际会议期间,美国代表团团长、国务卿杜勒斯严令美国代表团:不准任何人与中国人握手。这表明 ( )
A . 杜勒斯十分敌视中国
B . 美国人缺乏礼貌,不够友好
C .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使美国害怕中国
D . 所有西方国家的代表都对中国不友好
12、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还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其中“这些原则”是指 ( )
A . 平等互利原则
B . 互不干涉原则
C . 互不侵犯原则
D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它不包括 ( )
A . 互不侵犯
B . 平等互利
C . 和平共处
D . 和平外交
14、1953年,周恩来总理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的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是 ( )
A . 独立自主原则
B . “求同存异”方针
C . 对外开放政策
D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来
15、1955年召开的亚非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原因之一是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 (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 向苏联“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C . “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
D . 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
16、“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来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段50多年前万隆会议上的经典之词出自于 ( )
A . 毛泽东
B . 周恩来
C . 刘少奇
D . 陈毅
17、2004年1 2月,印度尼西亚发生了强烈的地震和海啸,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50年前在该国举行的一次亚非国际会议是 ( )
A . 日内瓦会议
B . 万隆会议
C . 开罗会议
D . 第26届联大
18、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 )
A . 日内瓦会议
B . 万隆会议
C .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 . 上海apec会议
19、外交部发言人章启月22日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宣布,6月28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50周年纪念大会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将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你知道这是 年的新闻。( )
A . 1998
B . 2000
C . 2002
D . 2004
20、周恩来所说的“求同存异”中的同指的是 :( )
A . 都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
B . 都是社会主义国家
C . 都是新兴国家
D . 都是黄种人建立的国家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 年9月, 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讨论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 专政,坚持 道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 和 ,从而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我国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
2、 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 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互相尊重 和 完整、互不侵犯、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6月,周恩来总理应邀先后访问 和 ,分别同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 作为指导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
三、材料解析(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国民有居住、出版、言论、结社、宗教信仰自由;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弹劾总统的权利。”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请完成:
(1)材料一出自何文献?该文献的性质是什么?
(2)材料二出自何文献?该文献颁布于何时?其性质是什么?
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请回答:
(1)这个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是怎样提出的?
(2)这一原则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看图完成问题:
(1)请说出万隆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
(2)周恩来在会上提出了什么方针?
(3)万隆会议所反映的“万隆精神”是一种怎样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