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内蒙古呼和浩特实验教育集团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A卷)
年级:七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根据生态系统各成分的功能可知,将“落红”化作“春泥”的是()
A . 生产者
B . 消费者
C . 分解者
D . 阳光
2、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制作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B . 下降显微镜的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
C . 刮取口腔上皮细胞时,可以不用漱口
D . 用稀碘液染色时,染色最深的是细胞质
3、下列各项属于生物的是( )
A . 恐龙化石和钟乳石
B . 电脑病毒和病毒
C . 蛇和冬眠的青蛙
D . 珊瑚和珊瑚虫
4、下列关于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生物都能运动
B . 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
C . 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D . 动物需要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植物则不需要
5、下列各项中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A . 潮涨潮落
B . 月缺圆缺
C . 雨后春笋
D . 水涨船高
6、“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该诗句描述的生命现象是( )
A . 生物的生长发育
B .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C . 生物对刺激的反应
D . 生物适应环境
7、在探究实验设计中,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的选项是( )
A . 有空气和无空气
B . 明亮和黑暗
C . 温度和湿度
D . 20℃和5℃
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说明田间的杂草与农作物之间在获取养分、阳光等方面存在( )
A . 捕食关系
B . 寄生关系
C . 竞争关系
D . 共生关系
9、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一项是( )
A . 北极熊具有白色的体毛和较厚的皮下脂肪
B . 鼠类对农田、草原造成破坏
C . 蚯蚓可以疏松土壤,增加土壤肥力
D . 骆驼刺等沙生植物能够防风固沙
10、久置空气中的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小林同学观察到这一现象,提出:水分对霉菌的生活有影响么?这属于实验法研究步骤中的( )
A . 作出假设
B . 发现并提出问题
C . 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记录
D . 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11、小郭自制了一个密闭的生态瓶,要使模拟的生态系统维持更长时间,该生态瓶最好放在( )
A . 床柜上
B . 阳台上
C . 冰箱里
D . 衣柜里
12、深海中无绿色植物分布,这是因为( )
A . 太热
B . 太冷
C . 缺氧气
D . 无阳光
13、“春兰秋菊”、“南橘北枳”,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依次是( )
A . 温度和水分
B . 土壤和温度
C . 水分和光照
D . 光照和温度
14、下列诗句中,能体现非生物因素对生物影响的是( )
A . 雨露滋润禾苗壮
B . 草盛豆苗稀
C . 仓充鼠雀喜
D . 草尽狐兔愁
15、在一个池塘里,鲫鱼能吃水草,又能吃螺蛳等小生物,草鱼吃水草,乌龟会吃鲫鱼、草鱼苗.下面所写的,能反应池塘中的食物链的是( )
A . 水草→鲫鱼→乌龟
B . 水草←草鱼←乌龟
C . 螺蛳←鲫鱼←乌龟
D . 螺蛳→鲫鱼→乌龟
16、被称为“绿色水库”的生态系统是( )
A . 海洋生态系统
B . 草原生态系统
C . 森林生态系统
D . 湿地生态系统
1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一条河流
B . 一块农田中的所有生物
C . 一杯开水
D . 环境中的所有细菌和真菌
18、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 .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水圈、岩石圈
C .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
D . 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基本条件
19、用低倍镜观察时,载玻片上所见图形是“上”,那么视野内的图象是( )
A . “上”
B . “下”
C . “
”
D . “
”


20、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有毒物质对人体的呼吸、神经等系统都会造成极大的危害.尼古丁主要存在于烟草细胞的哪一结构中的( )
A . 叶绿体
B . 线粒体
C . 液泡
D . 细胞核
21、下列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从细胞结构看,“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种遗传现象主要决定于细胞质
B . 把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放在清水中,细胞不会胀破,是因为该细胞有细胞壁
C . 水稻细胞吸收含硅的无机盐多,吸收含钙的无机盐少,主要是因为细胞膜的作用
D .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
22、绘制生物图时,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用2H的铅笔
B . 用铅笔直接涂黑细胞核
C . 字全部注在左侧
D . 在水平的指示线右侧注字
23、某同学用10×物镜观察到视野中有8个排成一排的细胞,当他换用40×的物镜再观察时,他能观察到细胞个数为( )
A . 2个
B . 8个
C . 16个
D . 32个
24、如图表示一个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树林、植食性昆虫和食虫鸟类三个不同种群的生物生长繁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C依次代表的是树林、食虫鸟和植食性昆虫
B . 生产者是B,它决定着C的数量
C . 从曲线看,该生态系统已经遭到了破坏
D . 该条食物链为B→A→C
25、如图是显微镜一个视野中的物像,转动细准焦螺旋使镜筒向上移动后,视野中的物像可能会变成( )
A .
B .
C .
D .




26、小明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一种细胞,这种细胞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那么这种细胞肯定不是( )
A . 洋葱鳞叶片表皮细胞
B . 苹果的果肉细胞
C .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D . 菠菜的叶片细胞
27、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显微镜无论怎样都不会看到哪组结构( )
A . 细胞壁和液泡
B . 细胞膜和细胞质
C . 细胞质和细胞核
D . 细胞核和细胞膜
28、下列结构中,鱼、向日葵和人共有的结构是( )
A . 线粒体
B . 叶绿体
C . 液泡
D . 细胞壁
29、如图是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何图形,要将图甲转换成图乙,载玻片移动方向和视野内的明暗变化是( )

A . 左下方变亮
B . 左下方变暗
C . 右上方变亮
D . 右上方变暗
30、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时,盖上盖玻片的操作方法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图中撕下的洋葱表皮已经平展在清水中,箭头表示盖上盖玻片的方向,椭圆表示载玻片中央的清水)( )
A .
B .
C .
D .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
1、请运用你所学的生物学名词或生物学原理填空:
(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是 .
(2)假定在一个由草原、鹿和狼组成的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把狼杀绝,鹿群的数量变化将会是 .
(3)樟树的蒸腾作用是对陆生生活的一种适应,且樟树通过蒸腾作用又可以增加空气湿度,改善气候.这一事例说明 .
(4)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很难恢复原样.这一事例说明 .
2、根据题意填空
(1)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生物组成成分是 ,它利用太阳的光能,制造 ,不仅养活了自己,还养活了虫和鸟.
(2)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能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 ,供绿色植物利用.
(3)如果用网将该生态系统统罩起来,防止鸟吃植物,最终会破坏生态平衡,说明生态系统 .
3、
如图为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的关系示意图,请回答:
(1)在图中乙、丙、丁三类生物中数量最多的是 .
(2)在甲、乙、丙、丁四类生物中,其中没有参与食物链的是 .
(3)若此图是完整的生态系统,所缺的成分是 .
4、
为探究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异同,用洋葱鳞片、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等材料作实验.请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若在显微镜下看到如图(1)甲所示的物像,可能是图(1)乙所示的 步骤的操作不规范引起.
(2)改进操作后,在显微镜下看到了图(2)甲所示的物像,为了更清晰地观察a细胞,得到图乙所示的物像,则主要操作步骤是 .
①将玻片向左上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②将玻片向左下方移动使a移至视野中央;
③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换成高倍物镜;④转动转换器,把高倍物镜换成低倍物镜;
⑤调节细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⑥调节粗准焦螺旋至物像清晰.
(2)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⑤,
C . ②→④→⑤,
D . ②→③→⑥
(3)如图(3)表示两种细胞结构的异同,两个圆的重合区域B为相同点.则图C中包
含 细胞结构(填序号).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大液泡 ⑥叶绿体
(4)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最初在载玻片上的液体是 ,这样做的目的是 .
(5)植物细胞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的结构是[ ]
(6)制作口腔上皮临时装片后,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视野中若有一个污点,擦拭目镜和移动装片时都不能移动,说明污点很可能在 上,在光线较暗时,应选用 面对着光源.
(7)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图四中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能量转换器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