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天津市五区县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40小题)

1、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基因工程经常以抗菌素抗性基因为目的基因 B . 细菌质粒是基因工程常用的运载体 C . 通常用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处理含目的基因的DNA,用另一种处理运载体DNA D . 为育成抗除草剂的作物新品种,导入抗除草剂基因时只能以受精卵为受体
2、全年对太阳能量的利用率,森林生态系统远大于农田生态系统,主要原因是前者(  )

A . 以木本植物为主 B . 土壤肥沃 C . 不施农药 D . 植物群体有分层结构
3、下列不能解除植物顶端优势的措施是(  )

A . 去掉顶芽 B . 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生长素的羊毛脂 C . 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一块含有细胞分裂素的羊毛脂 D . 在去掉顶芽的断口处放上琼脂小块
4、在扦插植物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条比较容易生根成活,这主要是因为芽和幼叶能(  )

A . 迅速生长 B . 进行光合作用 C . 产生生长素   D . 储存有较多的有机物
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 . 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 . 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 . 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
6、下列关于兴奋传导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 . 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 . 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 .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7、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是(  )

①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②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

③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④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A . ①③ B . ③④ C . ①② D . ②④
8、通过对胎儿或新生儿的体细胞组织切片观察,难以发现的遗传病是(  )
A . 苯丙酮尿症携带者 B . 21三体综合征 C . 猫叫综合征 D .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9、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是(    )
A . DNA复制时 B . 减数分裂的四分体期 C .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 . B和C项都是
10、下面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 B . 基因重组产生原来没有的新基因,从而改变基因中的遗传信息 C . 基因重组所产生的新基因型不一定会表达为新的表现型 D . 基因重组能产生原来没有的新性状组合
11、下列与染色体变异有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染色体变异包括染色体结构的改变和染色体数目的改变 B . 猫叫综合征的患者与正常人相比,第5号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 C . 两条染色体相互交换片段都属于染色体变异 D . 染色体结构的改变,会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的数目或排列顺序发生改变
12、关于染色体组、单培体、二倍体和多培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一个染色体组中不含同源染色体 B .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叫二倍体 C . 含一个染色体组的个体是单倍体,但单倍体不一定只含一个染色体组 D . 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就肯定获得二培体植株
13、能够使植物表达动物蛋白的育种方法是(    )
A . 基因工程育种 B . 单倍体育种 C . 杂交育种 D . 多倍体育种
14、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    )
A . 物种 B . 种群 C . 群落 D . 生态系统
15、按照现代进化理论,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可以表述为(    )
A . 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 B . 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C . 突变、自然选择、隔离 D . 突变和基因重组、地理隔离、生殖隔离
16、某一瓢虫种群中有黑色和红色二种体色,已知黑色对红色是显性.若基因型为BB的个体占24%,bb的个体占4%,其余个体的基因型为Bb,则该种群中B与b基因频率分别为(    )

A . 36%、64% B . 57%、43% C . 24%、22% D . 60%、40%
17、农业生产中长期使用某种杀虫剂后,害虫的抗药性增强,杀虫效果下降,原因是(    )
A . 杀虫剂诱发了害虫抗药性基因的产生 B . 杀虫剂对害虫具有选择作用,使抗药性害虫的比例增加 C . 杀虫剂能诱导害虫分解药物的基因大量表达 D . 害虫产生了抗药性强的定向变异
18、马体细胞中有64个染色体,驴体细胞中有62个染色体.母马和公驴交配,生的是骡子.一般情况下,骡子不会生育,主要原因是(    )
A . 骡无性别的区分 B . 骡的性腺不发育 C . 骡体细胞中有染色体63条,无法联会配对 D . 骡是单倍体
19、哺乳动物肌肉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环境是(    )
A . 血液 B . 体液 C . 组织液 D . 细胞内液
20、下列有关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稳态是机体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排泄这四个系统的协调活动来维持的 B . 稳态是机体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通过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来共同维持的 C .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D . 在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经常处于变动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
21、酷暑季节,室外作业的工人应多喝(    )
A . 盐汽水 B . 核酸型饮料 C . 蛋白型饮料 D . 纯净水
22、六个月以内的幼儿一般不易患某些传染病,是因为(    )
A . 这个时期幼儿免疫系统十分健全 B . 在胎儿期从母体血液中就获得了抗体 C . 病原体不感染新生儿 D . 这个时期的皮肤、黏膜有极强的杀菌力
23、下列关于激素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
A . 激素具有微量高效的特点 B . 激素是信息分子 C . 激素直接参与细胞内多种生命活动 D . 激素作用于相应的靶细胞、靶器官
24、当一个突然遇见很危险的情境时,血中肾上腺素的含量立即上升,产生多种生理反应,这一生理调节生理属于(    )
A . 神经调节 B . 体液调节 C . 神经﹣﹣体液调节 D . 激素调节
25、免疫是机体的一种重要的保护性功能.下列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
A . 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 B . 移植的器官被排斥 C . 抗SARS病毒的抗体清除SARS病毒 D . 青霉素消灭肺炎双球菌
26、与植物向光性有关的激素主要是(    )
A . 生长素 B . 细胞分裂素 C . 乙烯 D . 脱落酸
27、下列各项中,可以称为种群的是(    )
A . 一个校园里的全部树 B . 一个公园里的全部鸟 C . 一个池塘里的全部鲫鱼 D . 一片稻田里的全部害虫
28、下列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类型取代另一个群落类型的过程 B . 从弃耕后的农田开始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 . 初生演替速度通常比次生演替慢 D . 人类的活动会影响使群落的演替
29、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B . 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 .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D . 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30、下列关于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A . 神经调节迅速、准确,作用时间短暂,但作用范围比较局限 B . 体液调节缓慢,作用范围广泛,作用时间持久 C . 内分泌腺会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 D . 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不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
31、在生产实践中,欲想获得无子果实常采用的方法有(    )

①人工诱导多倍体育种 ②人工诱变 ③单倍体育种 ④用适当浓度的生长素处理.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32、要调查某生态系统中下列种群的种群密度,应选用标志重捕法的是(    )
A . 一片草地上的蒲公英 B . 一块农田中的玉米 C . 一个池塘中的鲫鱼 D . 一片森林中的黑松
33、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生产者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都位于能量金字塔同一营养级 B . 一定能固定CO2 C . 都是生态系统能量转换的载体 D . 一定是植物
34、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说明(    )
A . 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 B . 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C . 信息素是进行信息传递唯一的信号 D .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必须依靠行为信息的作用
35、在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是(    )
A . B . C . D .
36、分析以下几种情况,两株胚芽鞘将弯向同一方向的是(    )
A . B . C . D .
37、如图是某研究小组进行的“某除草剂对玉米幼苗及玉米地杂草生长影响研究”的结果图.根据该实验结果你认为该除草剂建议使用的最佳浓度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38、在人工控制的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燕麦胚芽鞘中(尖端以下)生长素含量的相对浓度(如图所示),测定结果可以说明(    )

A . 光照抑制生长素的合成 B . 光照促使生长素向下运输 C . 单侧光照引起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 D . 光照可破坏已合成的生长素
39、图中的X代表的细胞是()

A . 效应T细胞 B . 浆细胞 C . 吞噬细胞 D . 癌细胞
40、如图为血糖调节模型,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 激素甲的分泌细胞是胰岛A细胞 B . 激素乙的分泌细胞是胰岛B细胞 C . 激素乙是胰岛素 D . 缺乏激素甲可能患糖尿病

二、非选择题 (共6小题)

1、下面为小麦的五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

(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      育种方式,A→B→C途径所表示      育种方式.
(2)A→D、A→B→C、E、F途径所示的育种原理分别是                        
(3)E途径的育种过程叫      ,此过程出现优良性状也是不容易的,原因是      
(4)在A→B→C、F途径中,“加倍”过程最常用、最有效的药剂是秋水仙素.原理是      
2、在科学研究中,往往要把一个较大的课题分解成若干个小的子课题来分别进行研究.在“观察生长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一研究性学习课题中,某小组同学选用生长素类似物吲哚丁酸(IBA)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生理状况相同的相同植物的三组带芽的枝条甲、乙、丙,每组10支;

②将甲、乙、丙组枝条的下端分别浸泡在下表所示的溶液中,相同时间后,扦插在潮湿的沙土中,在适宜的环境中培养.

枝条

甲组

乙组

丙组

溶液

5×105g/mL的IBA溶液

5×101g/mL的IBA溶液

清水

③一段时间后,观察甲、乙、丙组枝条的生根情况,统计每组枝条的平均生根数量,绘制得坐标如下.

据图回答:


(1)你认为他们的子课题名称是      

(2)设置清水组的目的是      

(3)实验结果是      组枝条生根最多,其原因是            组枝条生根最少,其原因是      

3、如图表示种群年龄组成的一种类型

(1)此图表示年龄组成为      型的种群,年龄组成类型中还有            类型两种.
(2)种群中影响种群密度的因素有            等.
(3)该种群中      年龄个体多,      年龄个体少,出生率      (填大于或小于)死亡率.
4、菌根是菌根真菌与植物根系的联合体.菌根真菌从土壤中吸取养分和水分供给植物,植物为菌根提供糖类等有机物.在菌根形成率低的某高寒草旬试验区进行菌根真菌接种,可提高部分牧草的菌根形成率,下图为接种菌根真菌后试验区内两种主要牧草种群密度和群落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结果.

(1)菌根真菌与植物的种间关系是      
(2)调查牧草A或B种群密度时,为避免调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要做到 随机取样,图中种群密度数值应采用样方调查结果的      值.
(3)据图推测,两种牧草中菌根依赖程度更高的是      .接种菌根真菌后,该试验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提高,原因是物种丰富度      .生态系统      变复杂,      能力提高.
(4)为研究能量流动情况,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若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田鼠和鼬都是恒温动物,同化的能量中只有少量用于      ,其余大部分能量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
5、如图示哺乳动物(或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中腺体代表甲状腺,①至⑤表示五个过程.据图回答:

(1)图中过程①分泌的激素名称是      
(2)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后,首先加强的是过程      (填序号),过程③分泌的激素使组织细胞代谢      ,增加产热.同时皮肤血管      ,以减少机体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3)当过程③分泌的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达到一定值后过程      加强(填序号),这种调节作用在生理学上叫做      
(4)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因为缺碘会造成      分泌不足,导致过程      (填序号)加强所致.
(5)垂体还能分泌与甲状腺激素有协同作用的      激素,促进人体正常的生长发育.
6、食物链、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此渠道进行的.假如在某温带草原上存在如图的食物网.

请分析回答:

(1)该生态系统的成分中,草属于      ,猫头鹰属于      
(2)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      .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      ,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3)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      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生产者通过      作用使碳元素进入到生物群落中,各种生物通过      作用使碳元素回到无机环境中.

三、附加题 (共3小题)

1、摩尔根的学生布里奇从纯合红眼的果蝇种群中发现一只缺刻翅的变异雌蝇,为研究该变异类型,布里奇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用该缺刻翅雌果蝇与正常翅雄果蝇杂交,下一代雌性缺刻翅、正常翅各一半,雄性只有正常翅,且雌雄比例为2:1.布里奇根据实验结果做出假设一:缺刻翅是由一种伴性的显性基因所控制,缺刻基因使雄性      
(2)布里奇又用该缺刻翅红眼雌蝇同正常翅白眼雄蝇杂交,其子一代情况如下:

①F1缺刻翅雌蝇都是白眼.

②雄蝇中无缺刻翅.

③雌雄比例为2:1.

若用假设一解释①现象,F1缺刻翅雌蝇的眼色应为      ,这与事实不符.因此,布里奇又做出了假设二:缺刻翅这种变异并非基因突变引起的,可能是发生了      变异,使      基因消失.含有这种变异的雌性个体在杂合状态下      (能/不能)生存,含有这种变异的雄性个体      (能/不能)生存.

(3)上述两种假设可以通过      观察,最终证明假设二是正确的.
2、图甲是人体稳态调节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睾丸酮(雄性激素)的调节机制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甲可知,在机体稳态调节过程中,细胞间可通过      (至少填2项)等信息分子进行信息交流.当T细胞活性下降时,会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其主要原因是:      分泌量减少,不利于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2)图甲可体现激素调节具有      特点.
(3)睾丸酮是在睾丸细胞的      处合成的,其进入靶细胞的方式是      

图中abcd过程体现了雄性激素分泌的      调节机制.

(4)下丘脑在机体稳态中的作用,除具有分泌相关激素的功能外,还具有的功能为      (至少写出两点).
3、图一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二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图三为能量流经图二所示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能量的单位为kJ.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一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      ,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      ,丙中A为第      营养级,③代表的生理作用为      
(2)若图一中的生产者固定了2 000kJ的能量,则图中D理论上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      kJ.
(3)若图二中营养级①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3 125kJ,则营养级①、②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      .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      的特点.
(4)分析图三中能量关系可知,乙表示第二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这其中包括      生物粪便中的能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天津市五区县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