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广西百色市高二下学期期末生物试卷
年级: 学科:生物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 (共6小题)
1、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及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是探究细胞核功能的最佳材料
B . 利用差速离心法可将线粒体和核糖体分离开
C . 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要先加入斐林试剂甲液后再加入乙液
D .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应选用龙胆紫对细胞染色
2、以下关于酶和.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在酶的催化作用下,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条件下快速进行
B . 一定范围内增大酶浓度和底物浓度均可加快反应速率
C . ATP中大量的能量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
D . ATP与酶的元素组成不可能完全相同
3、下列有关遗传信息流动方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噬菌体的遗传信息可从RNA流向DNA
B . 细胞核的遗传信息可从DNA流向RNA
C . 拟核中的遗传信息可从DNA流向DNA
D . 线粒体的遗传信息可从RNA流向蛋白质
4、下列关于生物育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的育种原理不同
B . 利用生长素培育无籽番茄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C . 单倍体育种一般需要使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
D . 三倍体西瓜没有种子,但无子性状能够遗传
5、下列有关神经传导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神经纤维上某点受刺激后,膜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B .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
C . 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仍有离子的进出
D . 突触前膜完成“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6、某甲亢患者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的浓度是正常人的
〜
. 下列关于该患者的分析错误的是( )


A . 该患者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比正常人高
B . 该患者通过负反馈调节促使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
C . 该患者对低氧环境的耐受能力比正常人高
D . 该患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比正常人高
二、解答题 (共6小题)
1、小麦是重要的经济作物,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小麦叶肉细胞内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的三个阶段依次发生在 中.
(2)在晴朗的白天小麦叶肉细胞间隙的CO2至少需要跨 层磷脂双分子层才能达到C02固定的部位.C02参与光合作用的 过程,该过程在夜间无法进行的原因是叶绿体在夜间无法合成 .
(3)小麦旗叶因叶面积大、细胞中叶绿体数目较多,对小麦子粒的产量有者决定性的作用,科研人员认为,在小麦的灌浆过程中,小麦胚乳中的淀粉主要由旗叶提供.为验证该结论,请补充完成以下科研实验设计思路.
①在小麦的灌浆期,将旗叶和其他叶片分别包在密闭的透明袋中,分别通入充足的 和 并始终保持适宜温度及给予合适的光照等条件.
②将小麦培养至子粒成熟时期收获子粒.
③检测、测定子粒胚乳中 的含量并计算比例.如果 ,则,证明科研人员的认识是正确的.
2、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疾病,为了研究某乙脑疫苗在机体内的免疫应答机制,某研究人员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注射一定量的乙脑疫苗,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一段时间后检测免疫指标.请回答问题:
(1)研究人员取毎组10只小鼠进行实际免疫效果的测定.测定时,应将 注射入小鼠体内,观察14天,记录小鼠的存活数量,发现实验组小鼠的存活数量 对照组小鼠,说明该乙脑疫苗具有免疫预防作用.
(2)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说明:乙脑疫苗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T细胞分泌的 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免疫活性物质还包括 (至少写一种).
(3)乙脑疫苗进人小鼠体内,作为 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大部分B细胞分化为 ,产生抗体,这些抗体与游离的乙脑病毒结合,结合物会被 吞噬消化,从而阻止乙脑病毒 ,从而起到阻止病毒散播的作用.
3、如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回答问题:
(1)生态系统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 ,系统中物种数B越多,生态系统的 越强.除图中所示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 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可通过标志重捕法调查鼠种群密度,在2hm2范围内,第一次捕获并标记40只鼠,第二次捕获30只,其中有标记的15只,则该鼠种群密度是 只/hm2 . 若标记的鼠有部分被狐、鹰和蛇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估算结果 (偏大、偏小)
(3)蛇能够依据鼠留下的气味去猎捕后者,鼠同样也能够依据蛇的气味或行为躲避猎捕.可见,信息传递能够调节 ,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4)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是 .在相邻的两个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大约是 .
4、某植物所结子粒颜色由两对自由组合的基因(A、a,C、c)控制,只有两对基因都含有显性基因时才表现出有色,其他情况均为无色.回答下列问题:
(1)等位基因A、a的出现一般是由于 的结果,这种变化一般发生在细胞分裂的 期.
(2)同时仅考虑两对基因,无色纯合子的基因型有 种.
(3)AACC与aacc杂交,F1自交,F2的子粒表现型及比例为 ,F1与aacc杂交,后代子粒表现型及比例为 .
5、[生物一选修]:生物技术实践] .
请回答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的细菌的有关问题:
(1)为达到分离的目的,培养基中氮源是 ,这种培养基在功能上属于 培养基,目的是只允许能合成 酶的微生物生长,其他微生物均不能生长.
(2)为证明分离得到的细菌是否可以分解尿素,可在培养基中加入 指示剂,若该指示剂 ,则可初步鉴定该细菌可以分解尿素.
(3)某同学计划统计分解尿素的细菌总数,他选用106倍稀释液进行平板划线,并设置了3个培养皿.从设计实验的角度看,还应设置的一组对照实验是 ,此对照实验的目的是证明 的过程中是否被杂菌污染.
(4)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才能倒掉,这样做的目的是 .
6、[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 .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的方法将一种抗虫基因移入棉株体细胞内并成功实现表达,从而培育出抗虫性能良好的棉花,种植该种棉花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请回答问题:
(1)获取的抗虫基因可利用PCR技术进行扩增,该过程利用的原理是 .此过程中所需的DNA聚合酶具有 的特点.
(2)构建携带抗虫基因的表达载体时必须使用 两种工具酶,携带抗虫基因的表达栽体除了含有抗虫基因外,还包括 、复制原点和标记基因,其中标记基因的作用是 .
(3)将含有抗虫基因的棉株体细胞培养成抗虫植株的技术叫做 ,其理论基础是 .种植抗虫棉能减少 的使用,以减轻环境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