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10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时间 | 法律 | 法律文件的决定 | 合计 |
第五届人大(1978年2月—1983年6月) | 41 | 19 | 60 |
第六届人大(1983年6月—1988年3月) | 47 | 16 | 63 |
第七届人大(1988年3月—1993年3月) | 60 | 27 | 87 |
第八届人大(1993年3月—1998年3月) | 85 | 32 | 117 |
第九届人大(1998年3月—2003年3月) | 20 | 12 | 32 |
总计 | 253 | 106 | 359 |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
材料一 由于中西方在历史传统、文明基础、思想观念、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差异,晚清时期的国人对于源自西方的现代法治文明隔阂极深,加之当时启动变法的直接目的是尽快地在法治方面与西方列强接轨,这就决定了当时中国的法治变革是从借鉴和移植起步的。
——侯欣一《近代中国法治变革回顾》
材料二 由于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从历史上考察是缺乏法治文化传统和法律制度背景的。因此可以说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法治建设的基础是非常薄弱的,法治建设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然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政府和人民不畏艰辛,60年来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只要与我国的国情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法治之路,就能克服法治建设的阻碍,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目标。
——郭庆珠《新中国法治建设历程》
材料一
1953年全国第一次普选 第一届人大召开纪念邮票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纪念邮票
材料二 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作“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经过一定的民主程序讨论通过,并且加强检察机关和司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