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第四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有学者认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开拓了巨大空间,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一座具有标志性意义的里程碑”。这主要是基于南方谈话(    )
A . 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B . 解决了困扰改革进程的路线问题 C . 明确了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 D . 总结了前一阶段改革开放的成就
2、1992年春,邓小平带着对中国改革开放极其忧虑、紧迫的心情,开始他一次历史性的南方之行。他先后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在途中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谈话。邓小平的南方谈话 (    )
A .   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 B . 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C . 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D . 对推进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在这一谈话精神的指导下(    )
A . 我国揭开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序幕 B . 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C . 市场经济突破了意识形态的束缚 D . 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国情相结合
4、20世纪90年代初,国际政治风云变幻,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进入一个关键时期。1992年初,邓小平乘车南下,发表谈话。以下关于该历史事件表述正确的是(    )
A .   是开辟新时期新道路的宣言书 B . 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C . 明确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D . 是又一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宣言书
5、1992年初春,邓小平先后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他的谈话不仅为中国的发展答疑解惑,还从中国实际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实现了观念和体制的突破。据此可知,邓小平南方谈话(    )
A .   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B . 否定了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思想 C . 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 . 推动了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
6、有学者在评价邓小平的某一论述时指出它把“实践标准(判断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生产力标准(判断发展经济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标准)、人民利益标准(判断人心所向的标准)完全统一起来了”。邓小平的这一论述(    )
A . 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和力量之源 B . 形成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C . 提出背景是改革开放面临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D . 打破了“两个凡是”错误观点对思想的禁锢
7、“邓小平的讲话从中国实际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地总结了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在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提出了新观点,讲出了新思路,开创了新视野,有了重大新突破,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第二次浪潮的掀起。”邓小平这次讲话的地点有(    )

①武昌    ②深圳    ③珠海    ④上海    ⑤厦门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⑤ C . ①②③④ D . ②③④
8、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中共十四大召开作了重要思想理论准备的是(    )
A .   “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 B .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 C . “三步走”发展战略 D . 邓小平南方谈话
9、1992年3月26日,《深圳特区报》发表了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详细记述了邓小平于1月19日至23日访问深圳期间的主要言行,尤其是他对改革开放所作的重要讲话。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   标志着改革开放的启动 B . 推动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C . 提出建立深圳、珠海特区 D . 系统概括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0、1992年初,邓小平先后途经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几千公里,历时一个多月的行程中,这位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一边调研视察,一边发表了一系列振聋发聩的新观点,后来被统称为“南方谈话”。这一谈话(    )
A .   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B . 为中共十四大的召开作了重要的思想理论准备 C . 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大命题 D . 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
11、“要敢闯,没有一点敢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勇气、没有一点干劲,干不出新事业……证券、股票,市场,这些东西究竟好不好,有没有危险,是不是资本主义独有的东西,社会主义能不能用?允许看,但要坚决地试。”上述材料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 1978年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 B . 1984年沿海经济特区的建设中 C . 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中 D . 1997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
12、1992年初,邓小平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时说:“要抓住机会,现在就是好机会。我就担心丧失机会。不抓啊,看到的机会就丢掉了。”这里的“机会”是指(    )
A .  科教兴国战略的广泛推行 B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C .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D . 邓小平理论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13、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的“设计工作”起到了巨大的思想解放作用。下列被视为中国改革开放第二次宣言的是(    )
A .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有关决议 C . 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 D .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4、曾经唱遍南北的歌曲《春天的故事》歌词中写道: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其中的“春天”主要是指(    )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②邓小平南方谈话

③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④中共十五大的召开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③④ D . ②③
15、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刊发了署名为“皇甫平”的四篇评论文章《做改革开放的“带头羊”》《改革开放要有新思路》《扩大开放的意识要更强些》《改革开放需要大批德才兼备的干部》,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思想交锋。这场思想交锋(    )
A . 推动长三角等沿海经济开放区的设立 B . 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 . 成为邓小平“南方谈话”的思想信号 D . 消除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分歧
16、邓小平说,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四人帮”宁肯要穷的社会主义,也不要富的资本主义。其实质就是说,社会主义就是穷的。邓小平这一讲话最早出现于(    )
A . 改革开放拉开序幕时 B . “南方谈话”中 C . 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之初 D . 浦东开放之时
17、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与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历史为邓小平结论提供历史依据是(    )
A .   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市场经济 B . 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计划经济 C . 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 D . 俄国1861年改革、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
18、下图是邓小平在某一时期的活动轨迹。他在这一时期(    )

A . 提出要建立经济特区 B . 提出了“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 C . 指出要“团结一致向前看” D . 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19、1978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和推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这两次谈话都(    )
A .   完成了拨乱反正 B . 打破了思想束缚 C . 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 D . 深化了体制改革
20、有学者指出:“邓小平(南方谈话)在对社会主义本质内涵思考的同时,也阐明了对于社会主义根本价值的评判标准。”“根本价值的评判标准”应是(    )
A . 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 B . 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C .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 .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二、材料题(共2小题)

1、材料一:邓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等地,发表“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正确方向。《深圳特区报》为此发表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在海内外产生了重大反响。

﹣﹣摘自《中学历史》

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运用。

﹣﹣罗斯福

材料三:苏联有许多学者以从列宁晚期著作中描绘出来的轮廓,把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主要特征归纳为以下几点:在国家计划范围内,为了劳动者的利益利用价值规律和商品货币关系;根据劳动的质和量付给报酬的原则;允许多元化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形式存在……

﹣﹣苏联1989年《有关社会主义的现代概念》专题讨论会纪要

(1)材料一邓小平“南方谈话”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请从“改革”方面阐述“南方谈话”带来的深刻变化。
(2)我们应如何理解材料二中的“旧民主秩序”和“新运用”?由此指出新政的实质。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列宁的社会主义模式的特征。
(4)结合中外经济改革的得与失,你认为经济体制改革应遵循什么规律?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1992年“南方谈话”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2)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二中图示的内容补充完整。(注:E、F分别为福建省内的城市和地区)
(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是什么?今天的对外开放政策与旧中国的被迫开放有什么本质区别?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1日,邓小平同志到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重要谈话,指清了改革的方向。

南方谈话被誉为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影响极为深远。结合国际背景,分析南方谈话的历史意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西钦州第四高级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历史6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