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历史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共40小题)
960年 | 1005年 | 1038年 | 1044年 | 1125年 | 1127年 | 1140年 | 1141年 |
北宋建立 |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 西夏建立 | 宋夏达成和议 | 金灭辽 | 金灭北宋 |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
朝代 |
曹魏 |
西晋 |
东晋 |
隋 |
唐 |
北宋 |
比例 |
26% |
15% |
4% |
2% |
5% |
44% |

国别 | “势力范围” | 割占或租借地 |
德国 | 山东 | 强租胶州湾 |
俄国 | 长城以北和新疆 | 强租旅顺、大连 |
法国 | 广东、广西和云南 | 强租广州湾 |
英国 | 长江流域 | 强租“新界”、威海卫 |
日本 | 福建 | 割占台湾和澎湖列岛 |
1690 年击溃噶尔丹叛军 1727 年设立驻藏大臣 1762 年设立伊犁将军 1792 年设立“金瓶掣签”制度 |
二、材料分析题(本卷共2小题,其中第41题10分,第42题10分)(共2小题)
材料一:九品中正制,本想替当时用人定出一客观标准,还是不失此项制度所应有的传统精神的。但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唐代针对此弊,改成自由竞选,所谓“怀牒自列”,即不需地方长官察举,更不需中央九品中正评定,把进仕之门扩大打开,经由个人各自到地方政府报名,参加中央之考试。这制度,大体说来,较以前是进步的。汉制规定商人不能做官,做官亦不能经商,乡举里选系由地方政府察举呈报。现在自由报考之唯一限制,即报名者不得为商人或工人。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隋唐开始的科举始终将儒家经典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自隋唐以后,各代“大小之官,悉听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科举选官制度,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贵族的行列。这样一来,在社会的等级阶层之间,也就必然出现等级中的升降、甚至贵贱间的对流,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也不是地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一:北人相继南移,同时携来高级栽培技术,南方灌溉、防洪、运河等水利工程不断修筑,富源也不断开发,始终江南的经济力量趋于壮胜。
——摘编自邹纪万:《魏晋南北朝史》
材料二: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直一金。
——《宋书》
材料三:(东晋)百许年中,无风尘之警,区域之内,宴如(即安定)也。
——《宋书·沈昙庆传·史臣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