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1届高三下学期文科综合历史2月诊断性测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
材料一 工会是代表工人阶级的社会组织。俄国工会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工人的经济问题,主要采取罢工的形式来表达反抗,工会也逐渐在罢工运动中形成了自己的影响力。在列宁工会思想的影响下,工会在夺取政权和建立苏维埃政权的斗争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十月革命胜利后,苏维埃政权的巩固和建设离不开工会的支持,列宁认为在无产阶级专政体系中,工会是连接无产阶级政党、国家和广大群众的“传动装置”,是党的主要依靠力量。他还提出“工会国家化”,将其变为国家组织,由工会代表工人群众直接管理国家。工会的政治性职能得到确立。
——摘编自关娜《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工会思想的变化及解析》
材料二 中国工人运动的兴起,正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以反帝爱国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因此工会组织一经产生,就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明确了自己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工会从开始就坚持产业与地方相结合的原则和民主集中制的组织领导原则。工人面对的敌人是异常凶猛的,必须联合各革命阶级,发展统一战线。同时为了更好的指导工会运动顺利发展,党成立后就提出要建立工会研究机构,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摘编自王慧民《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工会运动优良传统的形成及其启示》
材料
根据如图中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中国现代史的史实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逻辑严谨,论证合理)
材料 关中是京畿之地,随着长安及关中地区总人口的增长,募兵制的实行,尤其是高宗以后,关中土地所产远远满足不了对粮食帛绢的要求,也不利于解决突厥、吐蕃侵扰造成的西北边境局面紧张的问题。开元22年,玄宗任命宰相装耀卿主持改革漕运,裴耀卿于原运线几大河系,即黄河、运河和黄、渭交汇处及三门峡东西沿河设仓,逐级转运,使江南之船不入黄河,黄河之船不入渭水,水通即运,水细即止,又将北运线经三门砥柱一段水运,改为陆运,于三门以北开山路18里,绕过三门险滩。改革后,凡三岁,共运700万石,省陆运庸钱30万缗。唐代宗时,刘晏继承并发展了装耀卿改进漕运的方法。
——摘编自宁欣主编《中国古代史(下)》
材料 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共产党总书记斯大林于1944年10月9日晚在莫斯科会晤。两国首脑就巴尔干势力划分达成了秘密协定,即英国在南斯拉夫、匈牙利享有50%、在保加利亚享有25%、罗马尼亚享有10%、希腊享有90%的影响,其他部分归苏联享有。就在丘吉尔和斯大林在莫斯科谈判的同时,英国军队正开始在希腊登陆,并向北推进,却发现希腊左翼抵抗部队已在他们之前占领了所有城镇,(为了确保)英国在希腊的主导地位,解除了左翼抵抗部队的武装。在战后数年中,希腊一直站在西方一边。同样重要的是,在丘吉尔驱散左翼抵抗部队的战士时,斯大林保持沉默。这表明英苏有关巴尔干问题的秘密协议在当时是生效的、起作用的。
——摘编自《全球通史》《略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英苏关系》等
材料 杨慎(1488-1559年),明代文学家,大学士杨廷和之子。第一次参加会试时,因考卷被焚的意外而名落孙山。但他坚持努力,于二十四岁时高中状元。杨慎家中藏书众多,他精通经、史、词曲、金石、书画。杨慎在复古风气流行的时候,张扬文学的华美和创作灵感,形成他“浓丽婉至”的诗歌风格。杨慎反对空谈心性,主张从事物本身去寻求自然发展的变化,肯定出于天性的生活欲望及追求物质利益的势利之心。
——摘编自《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