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反应热 盖斯定律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向50mL 2mol/L的NaOH溶液中加入1mol/L的某种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加入酸的体积与反应放出热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不考虑热量的散失),则该酸可能是(   )

A . 醋酸(CH3COOH) B . 盐酸 C . 草酸(HOOC﹣COOH) D . 硫酸
2、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 . 催化剂能改变反应的焓变 C . 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D . 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3、下列各组变化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小于后者的一组是(  )

①CH4(g)+2O2(g)═CO2(g)+2H2O(l)△H1;CH4(g)+2O2(g)═CO2(g)+2H2O(g)△H2

②S(s)+O2(g)═SO2(g)△H1;S(g)+O2(g)═SO2(g)△H2

③2H2(g)+O2(g)═2H2O(l)△H1;H2(g)+ O2(g)═H2O(l)△H2

④CaCO3(s)═CaO(s)+CO2(g)△H1;CaO(s)+H2O(l)═Ca(OH)2(s)△H2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4、如图为反应2H2g)+O2g)═2H2O(g)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H2g)和O2g)反应生成H2O(g ),这是吸热反应 B . 2mol H2和1mol O2转化为4mol H、2mol O原子的过程中放出热量 C . 2mol H2g)和1mol O2g)反应生成2mol H2O(g),共放出484kJ能量 D . 4mol H、2mol O生成2mol H2O(g),共放出484kJ能量
5、对H2在O2中燃烧的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 . 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C . 断裂H—H键吸收能量 D . 生成H—O键放出能量
6、下列装置中,都伴随有能量变化,其中是由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说明相同质量的冰和水比较,冰的能量更高 B . “蜡炬成灰泪始干”中“泪”的主要成分是水 C .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烟雨”是由飘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形成的 D .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说明常温下钻石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
8、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随反应过程变化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B .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 . 该反应的逆反应是吸热过程 D . 从图中可以看出,HBr的能量一定高于H2的能量
9、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O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①光催化分解水制氧气:2H2O(l)=2H2(g) + O2(g)    ΔH1=+571.6 kJ·mol1

②过氧化氢分解制氧气:2H2O2(l)=2H2O(l) + O2(g)  ΔH2=-196.4 kJ·mol1

③一氧化氮分解制氧气:2NO(g)=N2(g) + O2(g)    ΔH3=-180.5 kJ·mol1

A . 反应①是人们获取H2的途径之一 B . 反应②、③都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C . 反应H2O2(l)=H2O(g)+ O2(g)的ΔH=-285.8kJ·mol1 D . 反应2H2(g)+2NO(g)=N2(g)+2H2O(l)的ΔH=-752.1 kJ·mol1
10、已知:△G=△H-T△S,当△G<0,反应能自发进行,△G>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生 B . 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C .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加的反应,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的反应 D .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而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
11、已知: ①C6H12O6(s)=2C2H5OH(l)+2CO2(g) △H1

②6CO2(g)+6H2O(g)=C6H12O6(s)+6O2   △H2

③2H2O(g)=2H2(g)+O2(g)      △H3

④2CO2(g)+6H2(g)=C2H5OH(l)+3H2O    △H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H2的燃烧热为 B . 反应①使用催化剂,△H1将减小 C . 标准状况下,反应②生成1.12LO2 , 转移的电子数为0.1×6.02×1023 D . 2△H4=△H1+△H2-6△H3
12、下列变化过程中Q>0的是(   )
A . CH3COOH CH3COO+ H+ + Q B . CaCO3(s)→ CaO(s)+ CO2(g)+ Q C . S2- + H2O HS- + OH- + Q D . S(g)→S(l)+ Q
13、一定条件下,在水溶液中1molCl、ClOx(x=1,2,3,4)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a、b、c、d、e中,c最稳定 B . b→a+c反应的活化能为反应物能量减生成物能量 C . b→a+d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3ClO(aq)=ClO3(aq)+2Cl(aq)ΔH=+116kJ·mol-1 D . 一定温度下,Cl2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的产物有a、b、d,溶液中a、b、d的浓度之比可能为11∶1∶2
14、已知C2H2 (g) + O2 (g) → 2CO2 (g) + H2O (g)+1256 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 份乙炔完全燃烧可放热1256 kJ B . 反应中乙炔做还原剂、被还原 C . 乙炔完全燃烧时,生成2 mol液态水,所放热量小于2512 kJ D . 若有10 mol电子发生转移,则需消耗2.5 mol O2

二、填空题(共4小题)

1、拆开1mol H﹣H键,1mol N﹣H键,1mol N≡N键分别需要吸收的能量为436kJ,391kJ,946kJ.则1mol N2完全反应生成NH3      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kJ.
2、工业上可利用CO2和H2生成甲醇,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CO2(g)+3H2(g)⇌CH3OH(g)+H2O(g)△H=Q1kJ•mol1

又查资料得知:①CH3OH(l)+ O2(g)⇌CO2(g)+H2(g)△H=Q2kJ•mol1

②H2O(g)=H2O(I)△H=Q3kJ•mol1

则表示甲醇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和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

N2(g)+3H2O(l)=2NH3(g)+1.5O2(g),△H.

已知:N2(g)+3H2(g)=2NH3(g)△H=a kJ/mol,

2H2(g)+O2(g)=2H2O(l)△H=b kJ/mol,

则N2(g)+3H2O(l)=2NH3(g)+1.5O2(g)的△H=      kJ/mol(用含a、b的式子表示).

4、用Cl2生产某些含氯有机物时会产生副产物HCl.利用反应A,可实现氯的循环利用.

反应A:4HCl(g)+O2(g)  Cl2 (g)+2H2O (g)

已知:Ⅰ.反应A中,4mol HCl被氧化,放出115.6kJ的热量.

Ⅱ.①H2O的电子式是      

②反应A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③断开1mol H﹣O 键与断开 1mol H﹣Cl 键所需能量相差约为       kJ,H2O中H﹣O 键比HCl中H﹣Cl键(填“强”或“弱”)      


三、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为探究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小明利用50mL 0.50mol•L1盐酸与50mL 0.55mol•L1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并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来计算中和热(中和热数值为57.3kJ/mol).

(1)写出实验所进行的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2)实验装置中,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为      
(3)该实验中,使用浓度略大于盐酸的NaOH溶液的原因是      ,若改用60mL 0.50mol•L1盐酸跟50mL 0.55mol•L1 , NaOH溶液进行反应,所求中和热的数值      (填“相等”或“不相等”),理由是      
(4)小明利用上述装置做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    B.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

C.将量筒中的NaOH(aq)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   D.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

E.大烧杯的盖板中间小孔太大.

四、综合题(共3小题)

1、过度排放CO2会造成“温室效应”,为了减少煤燃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煤的气化是高效、清洁利用煤炭的重要途径.煤综合利用的一种途径如图所示.

(1)已知C(s)+H2O(g)═CO(g)+H2(g)△H1=+131.3kJ•mol﹣1 , C(s)+2H2O(g)═CO2(g)+2H2(g)△H2=+90kJ•mol﹣1 . 则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用如图原电池装置可以完成过程⑤的转化,该装置b电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3)在压强为0.1MPa条件下,容积为V L的密闭容器中a mol CO与2a 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甲醇:CO(g)+2H2(g)⇌CH3OH(g),CO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

①p1      p2(填“>”、“<”或“=”).

②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向容器中再增加a mol CO与2a mol H2 , 达到新平衡时,CO的平衡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③在p1下,100℃时,CO(g)+2H2(g)⇌CH3OH(g)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用含a、V的代数式表示).

(4)右上图表示CO2与H2反应生成CH3OH和H2O的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1)的变化:

关于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编号).

(4)
A . △H>0,△S>0 B . △H>0,△S<0 C . △H<0,△S<0 D . △H<0,△S>0
(5)为探究反应原理,现进行如下实验,在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和3mol H2 ,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测得CO2(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①从反应开始到平衡,CO2的平均反应速率v(CO2)=      

②下列措施中能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填编号).

A.升高温度

B.将CH3OH(g)及时液化移出

C.选择高效催化剂

D.再充入1mol CO2和3mol H2

2、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常常伴有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叫做反应热.由于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以分为许多种,如燃烧热和中和热等.
(1)下列△H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      ;表示物质中和热的是      .(填“△H1”、“△H2”和“△H3”等)

A.2H2(g)+O2(g)=2H2O(l)△H1

B.C(s)+1/2O2(g)=CO(g)△H2

C.CH4(g)+2O2(g)=CO2(g)+2H2O(g)△H3

D.C(s)+O2(g)=CO2(g)△H4

E.C6H12O6(s)+6O2(g)=6CO2(g)+6H2O(l)△H5

F.NaOH(aq)+HCl(aq)=NaCl(aq)+H2O(l)△H6

G.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H7

(2)已知在101kPa、273K时,15g乙烷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放出a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2)
A . C2H6(g)+ O2(g)=2CO2(g)+3H2O(l)△H=+2akJ/mol B . C2H6(g)+ /2O2(g)=2CO2(g)+3H2O(g)△H=﹣2akJ/mol C . 2C2H6(g)+7O2(g)=4CO2(g)+6H2O(l)△H=﹣4akJ/mol D . 2C2H6(g)+7O2(g)=4CO2(g)+6H2O(g)△H=﹣4akJ/mol
(3)进一步研究表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H)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键能有关(键能可以简单地理解为断开1mol化学键时所需吸收的能量),如表是部分化学键的键能数据:

化学键

P﹣P

P﹣O

O═O

P═O

键能KJ/mol

197

360

499

a

已知白磷(P4)的燃烧热为2378.0kJ/mol,白磷完全燃烧的产物(P4O10)的结构如图所示,则如表中a=      

(4)在25℃、101kPa下,1g甲醇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反应A(g)+B(g) 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2)△H=      
(3)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      (填“有影响”“无影响”)。
(4)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第15讲:反应热 盖斯定律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