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吴忠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下列事实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A . 使用催化剂有利于加快合成氨反应的反应速率 B . H2、I2(g)、HI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 C . 500℃左右比在室温时更有利于提高合成氨的转化率 D .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固体溶于浓盐酸中,然后加水稀释
2、已知A(g)+B(g) C(g)+D(g)反应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 ℃

700

800

830

1000

1200

平衡常数

1.7

1.1

1.0

0.6

0.4

830℃时,向一个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的A和0.8mol的B,反应初始4 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0.005mol/(L·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4 s时c(B)为0.76mol/L B . 830℃达平衡时,A的转化率为80% C . 反应达平衡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 D . 1200℃时反应C(g)+D(g) A(g)+B(g)的平衡常数的值为0.4
3、已知某可逆反应:mA(g)+nB(g) r 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图表示此反应在不同时间t,温度T和压强p与反应物B在混合气体中的百分含量(B%)的关系曲线。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 T1>T2 , p1>p2 , m+n>r,正反应吸热 B . T1<T2 , p1<p2 , m+n<r,正反应吸热 C . T1>T2 , p1>p2 , m+n<r,正反应放热 D . T1<T2 , p1<p2 , m+n>r,正反应放热
4、H2S的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其能量与反应进程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B . 若减小体系的压强,则该反应的焓变将增大 C . 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加快,H2S的平衡转化率减小 D . 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H2S充分反应,吸收84.9kJ的热量
5、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C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木炭不完全燃烧制CO:2C(s)+O2(g)=2CO(g)    ΔH1=-221kJ·mol-1

②木炭还原CO2制CO:C(s) +CO2(g)=2CO(g)   ΔH 2 =+172.5 kJ·mol-1

③焦炭还原Fe2O3制CO:Fe2O3(s) + 3C(s) 2Fe(s) + 3CO(g)  ΔH 3=+489.0kJ·mol-1

A . 反应①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B . 反应②为吸热反应,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 . 反应③中使用催化剂或移走部分CO,均可提高Fe2O3的转化率 D . 反应Fe2O3(s)+ 3CO(g)=2Fe(s)+ 3CO2(g)   ΔH=-28.5 kJ·mol-1
6、在一密闭容器中,当反应aA(g) bB(g)+cC(g)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最终测得A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原来的55%,则(   )
A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 . a>b+c C . 物质B的质量分数增大 D . 以上判断都错误
7、已知:△G=△H-T△S,当△G<0,反应能自发进行,△G>0反应不能自发进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非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发生 B . 熵增加且放热的反应一定是自发反应 C . 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加的反应,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或不变的反应 D . 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能自发进行的反应,而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进行的反应
8、某化学反应的反应物浓度在20 s内由3.0 mol/L变为1.0 mol/L,则以该反应物浓度的变化表示20s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A . 0.05 mol/(L·s) B . 0.10 mol/(L·s) C . 0.15 mol/(L·s) D . 2.0 mol/(L·s)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纯碱可用于去除物品表面的油污 B . 二氧化碳可用作镁燃烧的灭火剂 C . 植物秸秆可用于制造酒精 D . 氢氧化铁胶体可用作净水剂
10、反应N2(g)+3H2(g) 2NH3(g)ΔH<0,若在恒压绝热容器中发生,下列选项表明反应一定已达平衡状态的是(   )
A . 容器内的温度不再变化     B . 容器内的压强不再变化 C . 相同时间内,断开H-H键的数目和生成N-H键的数目相等 D . 容器内气体的浓度c(N2)∶c(H2)∶c(NH3)=1∶3∶2
11、氢卤酸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已知HF气体溶于水放热,则HF的ΔH1<0 B . 相同条件下,HCl的ΔH2比HBr的小 C . 相同条件下,HCl的(ΔH3+ΔH4)比HI的大 D . 一定条件下,气态原子生成1 mol H-X键放出a kJ能量,则该条件下ΔH2a kJ·molˉ1
12、已知: ①C6H12O6(s)=2C2H5OH(l)+2CO2(g) △H1

②6CO2(g)+6H2O(g)=C6H12O6(s)+6O2   △H2

③2H2O(g)=2H2(g)+O2(g)      △H3

④2CO2(g)+6H2(g)=C2H5OH(l)+3H2O    △H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 H2的燃烧热为 B . 反应①使用催化剂,△H1将减小 C . 标准状况下,反应②生成1.12LO2 , 转移的电子数为0.1×6.02×1023 D . 2△H4=△H1+△H2-6△H3
13、如图是可逆反应A+2B 2C+3D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随外界条件改变(先降温后加压)而变化的情况,由此推断错误的是(   )

A . 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 A,B一定都是气体 C . D一定不是气体 D . C可能是气体
14、下列化学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
A . 木炭燃烧反应    B . 稀硫酸与烧碱反应 C . 生石灰与水反应    D . Ba(OH)2·8H2O与NH4Cl晶体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氢氧燃料电池放电时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B . 反应4Fe(s)+3O2(g)=2Fe2O3(s)常温下可自发进行,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C . 3 mol H2与1 mol N2混合反应生成NH3 , 转移电子的数目小于6×6.02×1023 D . 在酶催化淀粉水解反应中,温度越高淀粉水解速率越快
16、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结论

A

向苯酚浊液中滴加Na2CO3溶液,浊液变清

苯酚的酸性强于H2CO3的酸性

B

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CCl4 , 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

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C

向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

Fe2+的氧化性强于Cu2+的氧化性

D

向NaCl、NaI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Ksp(AgCl) >Ksp(AgI)

A . A    B . B    C . C    D . D
17、将下列物质溶于水,能促进水的电离的是(    )
A . NaHSO4    B . Na2CO3    C . SO2    D . NaOH
18、已知C2H2 (g) + O2 (g) → 2CO2 (g) + H2O (g)+1256 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1 份乙炔完全燃烧可放热1256 kJ B . 反应中乙炔做还原剂、被还原 C . 乙炔完全燃烧时,生成2 mol液态水,所放热量小于2512 kJ D . 若有10 mol电子发生转移,则需消耗2.5 mol O2
19、小苏打溶液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 HCO3+H→H2CO3 B . HCO3+ H2O  H2CO3+ OH C . CO32+ H2O  HCO3+ OH D . HCO3+ H2O  CO32+ H3O+
20、已知H2A为二元弱酸,室温下向100.0mL0.1mol/LH2A溶液中加入不同质量的NaOH固体,pH变化如下表(不考虑溶液体积变化)。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m(NaOH)/g

0

0.4

0.8

1.2

pH

3.8

8.3

12.0

13.2

A . H2A第一步电离K1的数量级为10-8 B . 上述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一直增大 C . m(NaOH)=0.6g时,c(Na+)>c(A2-)>c(HA-)>c(OH-)>c(H+) D . 若溶液中加NaOH至 时,c(OH-)>100c(H+)
21、已知

H-H

Cl-Cl

H-Cl

键能(kJ/mol)

436

243

431

对于反应H2(g)+Cl2(g)=2HCl(g)的能量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

A . 436kJ/mol是指断开1 molH2中的H-H键需要放出436kJ的能量 B . 431kJ/mol是指生成2 mol HCl中的H- Cl键需要放出431kJ的能量 C . 由键能数据分析,该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D . 2mol HCl(g)的能量比1molH2(g)和1molCl2(g)的总能量低
22、已知液氨的性质与水相似。T℃时,NH3+NH3 NH4++NH2- , NH4+的平衡浓度为1×10-15mol/L,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在此温度下液氨的离子积为1×10-17 B . 在液氨中放入金属钠,可生成NaNH2 C . 恒温下,在液氨中加入NH4Cl,可使液氨的离子积减小 D . 降温,可使液氨电离平衡逆向移动,且c(NH4+)<c(NH2-)
23、某温度下向含AgCl固体的AgCl饱和溶液中加少量稀盐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gCl的溶解度、Ksp均减小 B . AgCl的溶解度、Ksp均不变 C . AgCl的溶解度减小、Ksp不变 D . AgCl的溶解度不变、Ksp减小
24、反应A(g) + 3B(g) ⇌2C(g) + 2D(g) 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 、 ② 、 ③ 、④ ,该反应进行的快慢顺序为(   )
A . ①>③=②>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②>①=④>③    D . ①>④>②=③
25、参照反应Br+H2  HBr+H的能量对应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该反应的反应热△H=E2﹣E1 B . 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 . 吸热反应一定要加热后才能发生 D . 升高温度可增大正反应速率,降低逆反应速率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1)一定温度下,向1L 0.1mol•L1 CH3COOH溶液中加入0.1mol CH3COONa固体,则醋酸的电离平衡向       (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溶液中的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氨气的水溶液称为氨水,其中存在的主要溶质微粒是NH3•H2O.已知:

a.常温下,醋酸和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均为1.74×105

b.CH3COOH+NaHCO3═CH3COONa+CO2↑+H2O.

则CH3COONH4溶液呈       性(填“酸”、“碱”或“中”,下同),NH4HCO3溶液呈       性,NH4HCO3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离子是       (填化学式).

(3)99℃时,Kw=1.0×1012 , 该温度下测得0.1mol•L1 Na2A溶液的pH=6.

①H2A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②该温度下,将0.01mol•L1 H2A溶液稀释到20倍后,溶液的pH=       .

③体积相等、pH=1的盐酸与H2A溶液分别与足量的Zn反应,产生的氢气       .

A.盐酸多  B.H2A多

C.一样多  D.无法确定

④将0.1mol•L1 H2A溶液与0.2mol•L1氨水等体积混合,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2、在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N2(g)+3H2(g)⇌2NH3(g)△H<0,其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表:

T/K

298

398

498

平衡常数K

4.1×106

K1

K2

①试判断K1      K2(填写“>”,“=”或“<”)

②下列各项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N2的同时生成2mol NH3      b.v(N2=3v(H2

c.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3、已知KMnO4、MnO2在酸性条件下均能将草酸 (H2C2O4)氧化:

( i)MnO4+H2C2O4+H+→Mn2++CO2↑+H2O(未配平)

( ii)MnO2+H2C2O4+2H+=Mn2++2CO2↑+2H2O

某研究小组为测定某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准确称取1.20g软锰矿样品,加入1.80g草酸,再加入足量的稀硫酸并加热(杂质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之后冷却、滤去杂质,将所得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并定容;从中取出25.00mL待测液置于锥形瓶中,再用0.020mol•L1KMnO4标准溶液进行滴定,当滴入20.00mLKMnO4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试回答下列问题:

①方程式( i)配平后H2C2O4的计量系数为      

②0.020mol•L1KMnO4标准溶液应置于      (填“甲”或“乙”)滴定管中;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是      

③你能否帮助该研究小组求得软锰矿中MnO2的质量分数;若“能”,请给出计算结果;若“否”,试说明原因.“能”的计算结果或“否”的原因说明      

④若在实验过程中存在下列操作,其中会使所测MnO2的质量分数偏小的是      

A.滴定前尖嘴部分有一气泡,滴定终点时消失

B.溶液转移至容量瓶中,未将烧杯、玻棒洗涤

C.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

D.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E.锥形瓶水洗之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4、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若A点表示25℃时水的电离达平衡时的离子浓度,B点表示100℃时水的电离达平衡时的离子浓度.则100℃时1mol•L1的Na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mol•L1 , KW(25℃)      KW(100℃)(填“>”、“<”或“=”).25℃时,向水的电离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NH4HCO3固体,对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是      (填“促进”、“抑制”或“不影响”).

5、①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该装置有两处明显的错误,其中一处是缺少一种玻璃仪器,该仪器的名称      ,另一处错误是      

②实验室提供了0.50mol/L和0.55mol/L两种浓度的NaOH溶液,应该选择      mol•L1的溶液进行实验.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③如果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醋酸(CH3COOH)代替HCl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的NaOH溶液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

6、已知某溶液中只存在H+、OH、NH4+、Cl四种离子,某同学推测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可能有如下四种关系:

A.c(Cl)>c(NH4+)>c(H+)>c(OH

B.c(Cl)>c(NH4+)>c(OH)>c(H+

C.c(Cl)>c(H+)>c(NH4+)>c(OH

D.c(NH4+)>c(Cl)>c(OH)>c(H+

①若溶液中只溶解了一种溶质,该溶质的名称为      ,上述离子浓度大小顺序关系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②若上述关系中C是正确的,则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③若该溶液由体积相等的稀盐酸和氨水混合而成,且恰好呈中性,则混合后溶液中  c(NH4+      c(Cl)(填>、<或=).

7、根据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报道,在常温常压和光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

N2(g)+3H2O(l)=2NH3(g)+1.5O2(g),△H.

已知:N2(g)+3H2(g)=2NH3(g)△H=a kJ/mol,

2H2(g)+O2(g)=2H2O(l)△H=b kJ/mol,

则N2(g)+3H2O(l)=2NH3(g)+1.5O2(g)的△H=      kJ/mol(用含a、b的式子表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吴忠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化学期中考试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