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讲:化学平衡的应用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①提高合成氨的速率 ②提高氢气的转化率③提高氨的产率 ④催化剂在700K时活性最大.




①已达平衡的反应C(s)+H2O(g)⇌CO(g)+H2(g),当增加反应物物质的量时,平衡一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②已达平衡的反应N2(g)+3H2(g)⇌2NH3(g),当增大N2的浓度时,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N2的转化率一定升高
③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平衡时,若减小反应器容积时,平衡一定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④有气体参加的反应达平衡时,在恒压反应器中充入稀有气体,平衡一定不移动.
德国哈伯发明以低成本制造大量氨的方法,流程图中为提高原料转化率而采取措施是( )
①4NH3(g)+5O2(g)⇌4NO(g)+6H2O(g)+9072kJ/K=1.1×1026
②4NH3(g)+4O2(g)⇌2N2O(g)+6H2O(g)+1105kJ/K=4.4×1028
③4NH3(g)+3O2(g)⇌2N2(g)+6H2O(g)+1269kJ/K=7.1×1034
其中,②、③是副反应.若要减少副反应,提高NO的产率,最合理的措施是( )






二、填空题(共4小题)
在某一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n(mol)随时间t(min)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0~6min内用X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度为
③第4min时,曲线发生改变的条件可能是
在容积固定且为2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2NH3(g)△H=﹣92.4kJ/mol,恒温条件下,体系中某两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关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象中a、b、c、d四点,其中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有
(2)用H2表示15分钟内的反应速率为v(H2)= .达到平衡状态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2v(N2)正=v(NH3)逆
B.容器的总压强不再随时间而变化
C.N2、NH3的分子数之比保持1:2不变
D.混合气体的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E.充入少量He时平衡体系中H2的体积百分含量将会减小
(3)25min时采用的措施是 ;若从a点时刻改变某一条件,以实现达到d点时的状态,此时Kb Kd(填“<”、“>”或“=”).
(4)以N2、H2为电极反应物,以1L浓度均为0.05mol•L﹣1的HCl﹣NH4Cl混合液为电解质溶液的燃料电池,请写出电池工作时的正极反应式: .已知NH3•H2O在常温下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N2﹣H2燃料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溶液的pH=7,求电路中通过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用含K的代数式表示,假设NH3与H2O完全转化为NH3•H2O且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
编号 | 起始状态(mol) | 平衡时HBr 物质的量(mol) | ||
H2 | Br2 | HBr | ||
已知 | 1 | 2 | 0 | a |
① | 2 | 4 | 0 |
|
② |
|
| 1 | 0.5a |
③ | m | n(n≥2m) |
|
|

t1 ; t2 ; t3 ; t4 。
三、综合题(共2小题)



NO2 | CO | CO2 | NO |
812kJ | 1076kJ | 1490kJ | 632kJ |
②N2(g)+O2(g) 2NO(g) △H=+179.5kJ/mol K2
③2NO(g)+O2(g) 2NO2(g) △H=-112.3kJ/mol K3
写出NO与CO反应生成无污染气体的热化学方程式 ,该热化学方程式的平衡常数K= (用K1、K2、K3表示)。

①T℃时,在容器中若充入稀有气体,v(正) v(逆)(填“>”“<”或“="),平衡 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下同);若充入等体积的CO2 和CO,平衡 移动。
②CO体积分数为40%时,CO2 的转化率为 。
③已知:气体分压(p分)=气体总压×体积分数。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表示平衡Kp常数的表达式为 ;925℃时,Kp= (用含p总的代数式表示)。
①若是0.1mol/LNaOH 反应后的溶液,测得溶液的pH=8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②向pH=5的NaHSO3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CaCl2 溶液,溶液中出现浑浊,pH降为2,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溶液pH降低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