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 09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已知甲为恒压容器、乙为恒容容器。相同条件下充入等物质的量的NO2气体,且起始时体积相同。发生反应:2NO2(g) N2O4(g)△H<0。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9

2、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2Z(g);△H<0.上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t2、t3、t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422103049

A . 时加入了催化剂 B . 时降低了温度 C . 时增大了压强 D . 时间内转化率最高
3、对于A2+3B2 2C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 v(A2)=0.4mol·L-1·s-1 B . v(B2)=0.8mol·L-1·s-1 C . v(C)=0.6mol·L-1·s-1 D . v(B2)=4.2mol·L-1·min-1
4、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4NH3(g)+6NO(g) 5N2(g)+6H2O(g)△H<0并建立平衡,在t1和t3时分别改变一个条件,在t2和t4时反应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图1是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2是NO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t1时改变的条件是减小生成物浓度 B . t3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C . t3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加压或者升温 D . t4时的平衡常数小于t1时的平衡常数
5、在体积均为1.0 L的两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的碳粉,再分别加入0.1 mol CO2和0.2 mol CO2 , 在不同温度下反应CO2(g)+C(s) 2CO(g)达到平衡,平衡时CO2的物质的量浓度c(CO2)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Ⅰ、Ⅱ、Ⅲ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反应CO2(g)+C(s) 2CO(g)的ΔS>0、ΔH<0 B . 体系的总压强p:p(状态Ⅱ)<2p(状态Ⅰ) C . 体系中c(CO):c(CO,状态Ⅱ)<2c(CO,状态Ⅲ) D . 逆反应速率:v(状态Ⅰ)>v(状态Ⅲ )
6、少量铁粉与10mL 0.1mol·L-1的稀盐酸反应速率太慢。为了加快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H2的产量可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 )

①加H2O    ②加NaOH固体    ③滴入几滴浓盐酸 

④加 CH3COONa固体    ⑤加NaCl溶液    ⑥滴入几滴CuSO4溶液 

⑦升高温度(不考虑盐酸挥发) ⑧改用10mL 1mol·L-1盐酸

A . ①⑥⑦ B . ③⑤⑧ C . ③⑦⑧ D . ⑤⑦⑧
7、反应COCl2(g) CO(g)+Cl2(g) ΔH>0,达到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COCl2转化率的是( )

①升温 ②恒容通入惰性气体 ③增加CO浓度 ④减压 ⑤加催化剂 ⑥恒压通入惰性气体

A . ①②④ B . ①④⑥ C . ②③⑤ D . ③⑤⑥
8、已知:X(g)+2Y(g) 3Z(g)  ∆H=﹣a kJ·molˉ1(a>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0.1 mol X和0.2 mol Y充分反应生成Z,放出能量一定小于0.1 a kJ B . Y的起始浓度不能为零,平衡浓度也不能为零 C .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降低反应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 D . 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一定存在3v(Y)=2v(Z)
9、在相同的密闭容器中,用高纯度纳米级Cu2O分别进行催化分解水的实验:2 H2O(g) 2 H2(g) + O2(g)   ∆H>0,实验测得反应体系中水蒸气浓度(mol·L-1)的变化结果如下:

序号

时间/min

0

10

20

30

40

60

温度T1 / 1号Cu2O

0.0500

0.0492

0.0486

0.0482

0.0480

0.0480

温度T1 / 2号Cu2O

0.0500

0.0490

0.0483

0.0480

0.0480

0.0480

温度T2 / 2号Cu2O

0.0500

0.0480

0.0470

0.0470

0.0470

0.047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实验时的温度T2高于T1 B . 2号Cu2O的催化效率比1号Cu2O的催化效率高 C . 实验①前20 min的平均反应速率v(O2) = 7×10ˉ5 mol·Lˉ1·minˉ1 D . 等质量纳米级Cu2O比微米级Cu2O催化效率高,这与Cu2O的粒径大小有关
10、对于反应A(g)+2B(g) 2C(g),在压强相同的条件下,若生成物C的含量w(C)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 T1>T2 , 正反应放热 B . T1<T2 , 正反应放热 C . T1>T2 , 正反应吸热 D . T1<T2 , 正反应吸热
11、将一定量氨基甲酸铵(NH2COONH4)加入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H2COONH4(S)  2NH3(g)+C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负对数(-lgK)值随温度(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C点对应状态的平衡常数K(C)=10-3.638 B . 该反应的ΔH>0 C . NH3的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D . 30℃时,B点对应状态的v(正)<v(逆)
12、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X(g)和1 mol Y(g),发生反应2X(g) +Y(g) 3Z(g) △H,反应过程中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 .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 B . W点Y的正反应速率等于M点Y的正反应速率 C . Q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 D . 平衡时充入3mol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大

二、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

1、甲醇是一种用途非常广泛的基础化工原料,可通过下列反应合成:

Ⅰ.CO(g)+2H2(g) CH3OH(g)△H1

Ⅱ.CO2(g)+3H2(g) CH3OH(g)+H2O(g)△H2

Ⅲ.CO(g)+H2O(g) CO2(g)+H2(g)△H3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的△S      (填“>”或“<”)0,△H1=      (用△H2、△H3表示)。
(2)上述反应的平衡常数的自然对数值lnKP(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①反应(Ⅱ)的△H      (填“>”或“<”)0。

②480K时,lnKP(Ⅰ)+lnKp(Ⅱ)+lnKp(Ⅲ)=      

③某温度下,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0.1 molCO和0.2molH2发生反应(Ⅰ),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90%,若平衡时总压强5MPa,则KP=      (KP为以分压表示的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

(3)若用CO和CO2混合气体合成甲醇,起始时均控制 =2.60,CO的平衡转化率X(CO)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3)
A . p1<p2<p3 B .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和X(CO)均减小 C . 起始时若p2=7.2MPa,则H2的分压为5.2MPa D .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 ,X(CO)增大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一定温度下,反应3Fe(s)+4H2O(g) Fe3O4(s)+4H2(g),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平衡后,试回答:
(1)增加Fe的物质的量,其正反应速率

(A.变快    B.不变    C.变慢,填字母代号)。

(2)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其正反应速率 ,逆反应速率
(3)若保持体积不变,充入Ar,其逆反应速率
(4)保持压强不变,充入Ar,其正反应速率  
2、已知可逆反应M(g)+N(g)  P (g)+Q(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某温度下,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 1 mol•L-1 , c(N)=2.4 mol•L-1 , 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60%,此时N的转化率为       ;该温度时K=      
(2)若温度升高K值增大,则该反应为      反应。(填“吸热”或“放热”)。理由      
(3)若反应温度升高,M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4)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分别为:c(M)= 4mol•L-1, c(N)=a mol•L-1;达到平衡后,c(P)=2 mol•L-1,a=      
(5)若反应温度不变,反应物的起始浓度为:c(M) = c(N)= b mol•L-1 , 达到平衡后,M的转化率为      
3、已知化学反应①:Fe(s)+CO2(g) FeO(s)+CO(g),其化学平衡常数为K1;化学反应②:Fe(s)+H2O(g) FeO(s)+H2(g),其化学平衡常数为K2 , 在温度973 K和1 173 K的情况下,K1、K2的值分别如下:

温度

K1

K2

973 K

1.47

2.38

1 173 K

2.15

1.67

请填空:

(1)反应①的K1表达式是      
(2)现有反应③:CO2(g)+H2(g) CO(g)+H2O(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3 , 根据反应①与②可推导出K1、K2与K3之间的关系式为      ,据此关系式及上表数据,能推断出反应③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
(3)能判断反应③一定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      (填写字母序号)。 (3)
A . 压强不随时间改变 B . 气体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C . H2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改变 D . 单位时间内生成H2和H2O(g)的物质的量相等
(4)图甲、乙分别表示反应③在t1时刻达到平衡,在t2时刻因改变某个条件而发生变化的情况:

①图甲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      

②图乙中t2时刻发生改变的条件是      

(5)一定条件下处于化学平衡状态的反应③当使CO2和CO的浓度同时增大为原来的两倍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向      移动(填“不”、“逆反应方向”或“正反应方向”)
4、火力发电厂释放出大量氮氧化合物(NOx)、SO2和CO2等气体会造成环境问题。对燃煤废气进行脱硝、脱硫和脱碳等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节能减排、废物利用等目的。

(1)脱硝。利用甲烷催化还原NOx

CH4(g)+4NO2(g)=4NO(g)+CO2(g)+2H2O(g)    △H1=-574 kJ/mol

CH4(g)+4NO(g)=2N2(g)+CO2(g)+2H2O(g)      △H2=-1160 kJ/mol

写出CH4(g)与NO2(g)反应生成N2(g)、CO2(g)和H2O(g)的热化学方程式:

(2)脱碳。

方法一: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2转化为甲醇:CO2(g)+3H2(g) CH3OH(g)+H2O(g)

①下列条件可以判定该反应到达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2v(H2)=v(CH3OH) B.容器内气体的密度不变

C.容器内压强不变                      D.反应不再释放热量

方法二:让一定量的CO2与足量碳在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C(s)+CO2(g) 2CO(g) ∆H,测得压强、温度对CO的体积分数[φ(CO)%]的影响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② 图中p1p2p3的大小关系是,图中a、b、c三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aKbKc大小关系是

③ 900 ℃、1.013 MPa时,1 mol CO2与足量碳反应达平衡后容器的体积为V L,CO2的转化率为(保留一位小数),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方法三:用NaOH溶液吸收CO2

④在NaOH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气体,所得溶液中c(HCO32):c(CO32)=4:1,此时溶液的pH=。(已知:室温下,H2CO3K1=4×10-7K2=5×10-11。lg2=0.3)

(3)脱硫。燃煤废气经脱硝、脱碳后,与一定量氨气、空气反应,生成(NH4)2SO4。(NH4)2SO4水溶液呈酸性的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室温时,向(NH4)2SO4溶液中滴入NaOH溶液至溶液呈中性,则所得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关系c(Na)c(NH3·H2O)(填“>”、“<”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 09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