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 17 无机实验综合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6小题)

1、下列所得溶液中,其物质的量浓度为1.0mol·L-1的是(   )
A . 将20 g NaOH溶解在500m水中 B . 将22.4LHCl气体溶于水配制成1L溶液 C . 将62.5g胆矾(CuSO4·5H2O)溶解在适量水中,再加入蒸馏水至溶液的体积为250mL D . 将100mL10mol·L-的硫酸加入900mL水中
2、下列图示实验合理的是(   )

A . 图1为证明非金属性强弱:Si<C<S B . 图2为制备少量氧气 C . 图3为配制一定浓度硫酸溶液 D . 图4制备并收集少量NO2气体
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及药品进行酸性强弱比较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①和②中发生的反应均为复分解反应 B . 向Na2SiO3饱和溶液中滴酚酞溶液无明显现象 C . 一段时间后②中有胶冻状物质生成 D . 该实验能证明酸性强弱的顺序是:硫酸>碳酸>硅酸
4、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装置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NH3或O2 B . 可用从a处加水的方法检验装置②的气密性 C . 实验室可用装置③收集H2、NH3 D . 利用装置④制硫酸和氢氧化钠,其中b为阳离子交换膜、c为阴离子交换膜
5、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及药品,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A . 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HCl中含有的少量Cl2 B . 用图2所示装置制备胆矾 C . 用图3所示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 D . 用图4所示装置制取纯净的NH3
6、混合物M中可能含有Al2O3、Fe2O3、Al、Cu,为确定其组成,某同学设计如图所示分析方案。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 已知m1>m2 , 则混合物M中一定含有Al2O3 B . 生成蓝绿色溶液的离子方程式为Cu+Fe3=Cu2+Fe2 C . 固体P既可能是纯净物,又可能是混合物 D . 要确定混合物M中是否含有Al,可取M加入过量NaOH溶液

二、实验探究题(共6小题)

1、室温下,某同学进行CO2与Na2O2反应的探究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用下图装置制备纯净的CO2

①丙装置的名称是      ,乙、丙装置中盛装的试剂分别是            

②若CO2中混有HCl,则HCl与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按照下面的装置图进行实验(夹持装置略)。

①先组装仪器,然后      ,再用注射器1抽取100mL纯净的CO2 , 将其连接在K1处,注射器2的活塞推到底后连接在K2处,具支U形管中装入足量的Na2O2粉末与玻璃珠。

②打开止水夹K1、K2,向右推动注射器1的活塞,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实验过程中,需缓慢推入CO2 , 其目的是      ,为达到相同目的,还可进行的操作是      

(3)实验结束后,当注射器1的活塞推到底时,测得注射器2中气体体积为65mL,则CO2的转化率是      
2、用0.1320mol/L的HCl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编号

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

HCl溶液的体积/mL

1

25.00

24.41

2

25.00

24.39

3

25.00

24.60

回答下列问题:

(1)右图中甲为滴定管,乙为滴定管(填“酸式”或“碱式”)
(2)实验中,需要润洗的仪器是:
(3)取待测液NaOH溶液25.00mL于锥形瓶中,使用酚酞做指示剂。滴定终点的判断依据是
(4)若滴定前,滴定管尖端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将使所测结果 (填“偏高”“偏低”“不变”,下同);若读酸式滴定管读数时,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正确读数,则所测结果 。
(5)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3、50 mL 0.50 mol·L1盐酸与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图片_x0020_100015

(1)图中环形搅拌棒能否用铜质用品代替      ,原因是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      
(3)每一次平行实验至少需要观察记录几次温度数值      
(4)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5)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1盐酸跟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
4、硝酸银是一种无色晶体,常用于照相、制镜、印刷、医药等。其水溶液和固体常被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硝酸银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固体、NO2 和 O2 。为了验证 AgNO3 受热分解的产物,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实验所用的装置如图(图中加热、夹持仪器等均略去):

图片_x0020_1441020653

实验步骤:

a.仪器连接后,放入AgNO3固体之前,关闭K,微热硬质玻璃管A;

b.称取 AgNO3 固体1.7g 置于A中,先通一段时间N2 , 再关闭K,用酒精灯加热硬质玻璃管A;

c.待样品完全分解,装置A冷却至室温,称量,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08 g。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酒精灯对AgNO3固体加热的操作方法是
(2)步骤a的操作目的是
(3)步骤b中先通一段时间的N2的目的是
(4)装置C瓶中盛装的药品名称为(合理即可),装置D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5)根据实验现象和称量结果,请写出该装置中AgNO3固体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6)从实验安全角度考虑该装置存在缺陷,应如何改进?
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里模拟用N2和H2合成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 2NH3。现用未经干燥的N2和H2按体积比V(N2):V(H2)=1:3充分混合后,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有关实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①中浓硫酸的作用是 。
(2)若用装置②收集反应生成的气体,A应连接装置中的(填“B”或“C”);
(3)收集满气体后,再用装置③进行实验,当烧瓶中的液面逐渐上升,溶液呈色。
(4)实验结束时,溶液几乎充满了烧瓶,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气体为标准状况下的体积)
6、实验室需要480mL1 mol·L1 NaOH溶液,根据溶液配制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除了托盘天平(砝码)、药匙、量筒、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其他仪器有      
(2)下图是某同学在实验室配制该NaOH溶液的过程示意图,其中有不正确的是      (填操作序号)。

(3)称取NaOH固体时,所需砝码的质量为____(填写字母)。 (3)
A . 19.2g        B . 20g         C . 19.2g ~20g       D . 大于20g
(4)在溶液的配制过程中,有以下基本实验步骤,其中只需进行一次的操作步骤的是(填写操作步骤的序号)      

①称量    ②溶解    ③转移    ④洗涤    ⑤定容    ⑥摇匀

(5)下列操作会导致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的是____。 (5)
A . 配制NaOH溶液时,NaOH固体中含有Na2O杂质 B . 用蒸馏水溶解NaOH固体后,立即转入容量瓶中定容 C . 定容后发现液面高于刻线,可用胶头滴管将多余的水吸出 D . 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E . 用托盘天平称量 NaOH 固体时,砝码生锈 F . 配制前容量瓶中有少量水滴
(6)若某同学用密度为1.2g/cm3 , 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配制100mL3mol/L的稀盐酸,需要用量筒量取浓盐酸的体积为      mL。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某氯化铁(FeCl3)样品含有少量FeCl2杂质。现要测定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按以下步骤进行,根据流程回答以下问题:

图片_x0020_100007

(1)操作I是配制溶液,所用到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有
(2)写出加入氯水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写出加入过量氨水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4)写出灼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检验沉淀是否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是
(6)下列操作可能使所配溶液浓度偏小的是(填写序号)。

①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②定容时俯视容量瓶的刻度线

③配溶液前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

④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后继续加水至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

(7)若原样品质量a为10g,加热后红棕色固体质量是0.6g,则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2、绿矾(FeSO4·7H2O)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矿石,翠绿如宝石,很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

材料一  《唐本草》和《天工开物》等古籍都记载中国很早就能焙烧绿矾制备铁红(主要成分是Fe2O3)。铁红颜色鲜艳,稳定无毒,是中国传统红色颜料的重要着色剂。

材料二  公元8世纪,阿拉伯炼金家查比尔曾提出,把绿矾焙烧可以蒸馏出“矾精”,它具有比较大的溶解力。绿矾焙烧是一种生产硫酸的古老方法。

(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所示试验装置对绿矾的焙烧反应进行探究。

①实验过程中,装置A玻管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②装置C的作用是      

③该小组学生设计如下实验方案验证“矾精”是硫酸溶液:取U形管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滴入      (填试剂名称),溶液呈红色,说明“矾精”中含有H;检验“矾精”中含有SO42的方法是      

(2)某工厂计划用绿矾焙烧工艺生产高纯度铁红(Fe2O3)160 kg,计算理论上所需绿矾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3、现甲、乙两化学小组安装两套如图所示的相同装置,用以探究影响H2O2分解速率的因素。

(1)仪器a的名称      
(2)MnO2催化下H2O2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3)甲小组有如下实验设计方案,请帮助他们完成表格中未填部分。

实验

编号

实验目的

T/K

催化剂

浓度

甲组

实验Ⅰ

作实验

参照

298

3滴FeCl3

溶液

10 mL 2%

H2O2

甲组

实验Ⅱ

      

298

      

10 mL 5%

H2O2

(4)甲、乙两小组得出如图数据。

①由甲组实验数据可得出文字结论      

②由乙组研究的酸、碱对H2O2分解影响因素的数据分析:相同条件下,Na2O2和K2O2溶于水放出气体速率较快的是      ;乙组提出可以用BaO2固体与H2SO4溶液反应制H2O2 , 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支持这一方案的理由是      

4、甲同学拟通过实验探究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以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请你帮他填写完整,并做出评价。

实验室提供的试剂:锌块、锌粉、铁条、铁粉、铜条、NaBr溶液、NaI溶液、新制的氯水、1mol/ 盐酸、3mol/L的盐酸

(1)探究同主族元素性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结论:卤素单质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Cl2>B2r>I2

【评价】甲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的合理性是(填序号)

A. 非常合理         B. 完全不合理         C. 部分合理

【补充和完善】上一项若填A,则此项不用再作答,若填B或C,则完成实验还需要的试剂后,有关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依据和结论

3mL1mol/L       3mL3mol/L

盐酸              盐酸

(金属质量相同,盐酸均过量)

均有气体生成,锌粉先消失,锌块后消失

因为乙试管中的反应更快,所以反应物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甲同学所得实验依据和结论有明显问题,问题是

(3)请你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实验,比较铜和铁的金属活动性。画出实验装置图,标出正负极、电子流动方向,写出电极反应式。

装置图

                                      

电极反应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20年高考化学二轮专题 17 无机实验综合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