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6.21伟大的悲剧同步练习

年级:七年级 学科:语文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基础部分(共4小题)

1、给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注音。

            无                狂      吞                   蚀 

      弱    步          告            遗                         

2、解释下列词语。

①毛骨悚然:      

②怏怏不乐:      

③毋宁:      

④吞噬:      

⑤语无伦次:      

3、选词填空。

迈进    前进

他们      的速度也是非常慢的,朝着云雾茫茫的珠穆朗玛峰巅勇敢地      

衰弱    虚弱

这时,刘连满因为过度疲劳,体力已经非常      ,每走一步就会不自觉地摔倒。在身体极度      和严重缺氧的情况下,还要摸黑进行高山行军。

蒙咙    朦胧    曚昽

太阳像遮上了一层纱,      可见其轮廓。我在      中,眼前现出一片海边的沙地来。举目四望,      的夜色中,珠穆朗玛山区群峰的座座黑影,都匍匐在他们脚下。

4、按照课文《伟大的悲剧》的内容填空。

①即使有      的体格,      的精力,假如他的勇气不足以忍受      的大风雪,神经不敢      崔巍悬岩的边沿,意志不能在死一样的昏睡病      时奋勇前进,他仍将不能到达顶峰。

②他们的四肢更加      了,他们的行动更加      了,甚至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需要半个多小时。

二、阅读部分(共3小题)

1、阅读课内语段,回答后面的问题。

    他们心中早已明白:以阿蒙森为首的挪威人已在他们之先到过这里了。

    ……他们仅仅迟到了一个月。虽然昔日逝去的光阴数以几百万个月计,但现在迟到的这一个月,却显得太晚太晚了——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到达者什么也不是。一切努力成了徒劳,历尽千辛万苦显得十分可笑,几星期、几个月、几年的希望简直可以说是癫狂。“历尽千辛万苦,无尽的痛苦烦恼,风餐露宿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这些梦想全完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泪水从他们的眼睛里夺眶而出。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他们像被判了刑似的失去希望,闷闷不乐地继续走着那一段到极点去的最后路程,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这里看不到任何东西,和前几天令人毛骨悚然的单调没有任何区别。”这就是罗伯特·福尔肯·斯科特关于极点的全部描写。他们在那里发现的唯一不寻常的东西,不是由自然界造成的,而是由角逐的对手造成的,

    那就是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它的占领者还在这里留下一封信,等待着这个不相识的第二名的到来,他相信这第二名一定会随他之后到达这里,所以他请他把那封信带给挪威的哈康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忠实地去履行这一最冷酷无情的职责: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1)为什么在文中引用斯科特日记中的话?

(2)选文中带点的两个词语如何理解?难道旗帜还会得意吗?

(3)选文最后一句说“这一事业”是指什么事业?为什么说这个职责是“冷酷无情”的?

(4)关于斯科特一行在选文中的言行所体现出的品格,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A . 从“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一句看来,这一行人还缺乏一点集体主义精神。 B . 从斯科特决定为他的对手作证这一事实看来,他身J: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即诚信的美德。 C . 从他们历尽千辛万苦,到南极探险这一事实看来,这是一群坚毅、执着的人。他们有为事业而献身的气概。 D . 他们是在认识自然,挑战自我,努力实现生命的最高价值。
2、阅读课外选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当这位家庭主妇逐渐平静下来之际,让我们看看这个家吧。一套带家具的公寓房子,每周房租八美元。尽管难以用笔墨形容,可它真真够得上乞丐帮这个词儿。

    ②楼下的门道里有个信箱,可从来没有装过信,还有一个电钮,也从没有人的手指按响过电铃。而且,那儿还有一张名片.上写着“詹姆斯·迪林厄姆·杨先生”。

    ③“迪林厄姆”这个名号是主人先前春风得意之际,一时兴起加上去的,那时候他每星期挣三十美元。现在,他的收入缩减到二十美元,“迪林厄姆”的字母也显得模糊不清,似乎它们正严肃地思忖着是否缩写成谦逊而又讲求实际的字母D。不过,每当詹姆斯·迪林厄姆·杨回家,走进楼上的房间时,詹姆斯·迪林厄姆·杨太太,就是刚介绍给诸位的德拉,总是把他称作“吉姆”,而且热烈地拥抱他。那当然是再好不过了。

    ④德拉哭完之后,往面颊上抹了面粉,她站在窗前,痴痴地瞅着灰蒙蒙的后院里一只灰白色的猫正行走在灰白色的篱笆上。明天就是圣诞节,她只有一元八角七给吉姆买一份礼物。她花去好几个月的时间,用了最大的努力一分一分地攒积下来,才得了这样一个结果。一周二十美元实在经不起花,支出大于预算,总算如此。只有一元八角七给吉姆买礼物,她的吉姆啊。她花费了多少幸福的时日筹划着要送他一件可心的礼物,一件精致、珍奇、贵重的礼物——至少应有点儿配得上吉姆所有的东西才成啊。

(选自《麦琪的礼物》)

(1)简要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品析选文第③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3)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明末高邮①。有袁体庵者,神医也。有举子举于乡,喜极发狂,笑不止,求体庵诊之,惊曰:“疾不可为矣,不以旬②数矣臭,子宜急归,迟恐慌不及也。若道过镇江,必更求何氏诊之。”遂以一书寄何。其人至镇江,而疾已愈,以书致何。何以书其人,曰:“某公喜极而狂,喜则心窍开张而不可复合,非药石③之所能治也。故动以危苦之心,惧之以死,令其忧愁抑郁,则心窍闭,至镇江当已愈矣。”其人见之,北面再拜而去。吁!亦神矣。 

(节选自《广阳杂记》) 

 【注释】①高邮:地名,在江苏。②旬:十天。③药石:治病的药和石针,也指药物。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

   ①笑不                         ②子急归      

   ③其人镇江                     ④何以书其人      

(2)下列各局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

例句:具之

(2)
A . 虽乘奔御风,不疾也(《三峡》) B . 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C . 咨臣当世之事(《出师表》) D . 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遂以一书寄何

(4)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人见之,北面再拜而去。

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核舟记》)

(5)请你概述文中袁体庵医术的神奇之处。

三、语言部分(共1小题)

1、暑假,王阳同学和爸爸、妈妈去长白云山旅游。在大巴车上,王阳看见邻座的一位中年男子在吸烟,他对男子说了几句话后,男子立刻熄灭香烟,并表示歉意。假如你是王阳,请把婉转劝阻男子的话写下来。

四、写作(共1小题)

1、根据所给开头续写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文体自定;②与开头衔接自然连贯;③有真情实感,不得套写抄袭;④用现代规范的汉语言文字表达;⑤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200-300字。

题目:                                       

开头:语文学习不只是在课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广阔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6.21伟大的悲剧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