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五校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蒸发操作时,应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能停止加热 B . 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pH试纸 C . 用稀硝酸溶液洗涤并灼烧铂丝后,再进行焰色反应 D . 用CCl4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流出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 B . 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 . 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为22.4L D . 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
3、在同温同压下,A容器中的氧气(O2)和B容器中的氨气(NH3)所含的原子个数相同,则A、B两容器中气体的体积之比是(   )
A . 1:2 B . 2:1 C . 2:3 D . 3:2
4、在下列条件下,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 . 同质量、不同密度的N2和C2H4 B . 同温度、同体积的O2和N2 C . 同体积、同密度的CO和CH4 D . 同压强、同体积的N2和O2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1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约6.02×1023个原子 B . 0.012kg12C含有约6.02×1023个碳原子 C . 等物质的量的OH-与NH4+所含原子数不同 D . 标准状况下,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H4和CO2混合物22.4L,含有的分子数约为NA
6、判断下列化学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
A . 溶液与胶体不同的本质原因: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B . 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否仅含有一种元素 C . 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D .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物质本身是否导电
7、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 三种溶液,当溶液体积比为3:2:1时,三种溶液中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 1:1:1 B . 3:2:1 C . 1:2:3 D . 3:4:3
8、下列属于氧化物的是(   )
A . NaCl B . MgO C . H2SO4 D . NaOH
9、仪器名称为“烧瓶”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B .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图片_x0020_100004
10、想一想:Ba(OH)2(固态)、CuSO4(固态)、CH3COOH(液态)这些物质为什么归为一类,下列哪个物质还可以和它们归为一类(   )
A . 75%的酒精溶液 B . 硝酸钠(固态) C . Fe(OH)3胶体 D . 豆浆
11、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滴加液体 B . 稀释浓硫酸 C . 检查气密性 D . 熄灭酒精灯
12、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2Na + 2H2O=2NaOH + H2 B . CH4+ 2O2 CO2+ 2H2O C . 2KClO3 2KCl + 3O2 D . CaCO3+ 2HCl=CaCl2+ H2O + CO2
13、如果1gO2中含有x个氧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是(   )
A . 32x B . 32xmol1 C . 16x D . 16xmol1
14、下列分离方法正确的是(   )
A . 分离汽油和水可以用结晶的方法 B .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泥沙用分液的方法 C . 分离醋酸(沸点118℃)与乙酸乙酯(沸点77.1℃)用蒸馏的方法 D . 从含有少量氯化钠的硝酸钾溶液中提取硝酸钾用过滤的方法
15、工业上用甲和乙通过化合反应制备丙,如图是三种分子的模型图,根据微观示意图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1

A . 甲的化学式为C2H4 B . 乙和丙都属于氧化物 C . 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D . 保持乙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
16、下列属于电解质并能导电的物质是(   )
A . 淀粉 B . KNO3溶液 C . 液态氯化氢 D . 熔融的Na2O
17、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100012

A . NaCl是非电解质 B . NaCl溶液是电解质 C . NaCl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D . NaCl溶液中产生了电子
18、下列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胶体为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0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 B . 可利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和溶液 C . 溶液是混合物,胶体是纯净物 D . 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胶体和溶液
19、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
A . 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B . 加入稀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一定有CO32- C .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 D .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红色石蕊试纸变蓝,一定有NH4+
20、下列实验操作中,能用于互不相容液体分离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800444853 B . 图片_x0020_955032150 C . 图片_x0020_629604414 D . 图片_x0020_253194278
21、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12gC﹣1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2NA B . 46gNO2和46gN2O4含有的原子数均为NA C . 1.7gH2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9NA D . 标准状况下,2.24L乙醇所含分子数为0.1NA
22、人造空气(氧气O2与氦气He的混合气)可用于减轻某些病痛或供深水潜水员使用.在标准状况下,5.6L“人造空气”的质量是2.4g,其中氧气与氦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 1:1 B . 1:4 C . 2:1 D . 2:3
23、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方法均正确的是(   )

物质

杂质

除杂所用的试剂和方法

A

CaO固体

CaCO3固体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

B

NaOH溶液

Ca(OH)2溶液

溶液中通入CO2 , 再过滤

C

CO2气体

CO气体

点燃

D

铜粉

铁粉

先加入适量盐酸,再过滤

A . A   B . B   C . C   D . D
24、把VL含有MgSO4和K2SO4的混合溶液分成两等份,一份加入含amolNaOH的溶液,恰好使镁离子完全沉淀为氢氧化镁;另一份加入含bmolBaCl2的溶液,恰好使硫酸根离子完全沉淀为硫酸钡。则原混合溶液中钾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
A . (b-a)mol B . (2b-a)mol C . 2(b-a)mol D . 2(2b-a)mol
25、某固体混合物可能含有CaCO3、Al2(SO4)3、Na2SO4、Ba(NO3)2和CuSO4。将该混合物进行如下实验。(1)将少许混合物放入水中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2)实验证明含钠元素(3)取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沉淀完全溶解并放出气体。则固体混合物中无法确定的物质是(   )
A . CaCO3 B . Al2(SO4)3 C . Na2SO4 D . Ba(NO3)2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同温、同压下,若A容器中充满O2 , B容器中充满O3
(1)若所含分子总数相等,则A容器和B容器的容积之比是
(2)若两容器中所含原子总数相等,则A容器和B容器的容积比是
(3)若两容器的体积比为3∶2,则O2和O3物质的量之比为,质量之比为,密度之比为
2、有以下几种物质:①食盐晶体 ②乙醇 ③铝④蔗糖 ⑤液氨 ⑥KNO3溶液 ⑦熔融的氢氧化钠 ⑧液态氯化氢 填空回答(填序号):
(1)物质中构成的微粒只能在固定位置上振动的是
(2)以上物质可以导电的是
(3)以上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4)以上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三、推断题(共1小题)

1、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一种方法。
(1)甲同学发现A、B、C三种物质有如图l所示的相互反应关系,“—”表示能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省略,下同)。已知A是常见金属,人体缺乏组成A的元素易患贫血症;B胃酸的主要成分;B与C反应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则A是(填化学式(下同),C是。请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与B;B与C

(2)乙同学发现X、Y、Z三种物质有如图2所示的循环转化关系“→”表示能转化。

①若X、Y、Z均为含钙化合物,X是一种常用干燥剂氯化钙,Y俗称熟石灰。则X的化学式为;请写出Y→Z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四、实验题(共1小题)

1、体操运动员在完成单杠、吊环项目时常用“镁粉”搓手,以起到防滑效果。某种“镁粉”中可能含有Mg、MgO、Mg(OH)2、MgCO3中的一种或两种固体,实验小组对其成分展开了探究。

已知:MgO+2HCl=MgCl2+H2O、MgCO3+2HCl=MgCl2+H2O+CO2↑。

(1)探究“镁粉”中是否含有Mg和MgCO3

①取少量样品,如图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a试管中有气泡产生,b试管中产生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证明“镁粉”中一定含有

②为证明“镁粉”中是否含有Mg,小明将燃着的木条放在图中b试管口上方,木条熄灭。但同学们指出,该实验不能达成实验目的,需要将图中的澄清石灰水替换成浓NaOH溶液,目的是。小明按照修改后的实验方案重复上述实验,观察到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证明“镁粉”中

(2)探究“镁粉”中是否还含有MgO及Mg(OH)2

(实验过程)

Ⅰ.用MgO、Mg(OH)2和MgCO3三种固体分别做性质实验。分别取0.5g三种固体粉末,每次取样方法如图2所示:

逐滴加入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直至粉末恰好消失。在下表中记录消耗的同浓度稀盐酸的体积(以下体积均在同一条件下测定,且保留到小数点后1位)

MgO

Mg(OH)2

MgCO3

消耗稀盐酸的体积/mL

10.4

7.2

5.0

Mg(OH)2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Ⅱ.取“镁粉”样品0.5 g,加入上述稀盐酸至粉末恰好溶解。此时消耗稀盐酸的体积约为5.3 mL。

(实验分析及结论)

“镁粉”不只含有MgCO3。理由是

(4)(实验反思)

为确定“镁粉”的具体成分,同学们认为还需要补充如下实验:分别取0.5 g“镁粉”和0.5 g,加入足量稀盐酸,测定生成的气体体积分别为119mL和140mL。由此可知“镁粉”中含有MgCO3的质量分数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台州市五校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第一次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