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7小题)

1、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和选用的试剂,其中错误的是( )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③
2、工业废气中氮氧化合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为了治理污染,工业上通常通入NH3与废气发生下列反应;NOx + NH3 → N2 + H2O。现有3L由NO和NO2组成的混合气体,可用同温同压下3.5 L NH3恰好使其完全转化为N2。则原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 . 1:1 B . 2:1 C . 1:3 D . 1:4
3、烧瓶中,铜与浓硫酸反应结束后,铜片未完全溶解。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相关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滴加浓NaOH溶液立即有蓝色沉淀生成 B . 加入铁粉,铁粉不溶解 C . 通入O2并加热,铜片继续溶解 D . 加入NaNO3固体,铜片不溶解
4、将镁铝铁合金投入到300 mL硝酸溶液中,金属恰好完全溶解生成Mg2、Al3和Fe3;硝酸全部被还原为一氧化氮,其体积为6.72 L(标准状况),当加入300 mL某浓度氢氧化钠溶液时,金属阳离子恰好全部沉淀,干燥后测得质量为27.2 g。下列有关推断正确的是( )
A . 参加反应的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9 mol B . 参加反应的金属的质量为11.9 g C . 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3 mol·L-1 D . 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 mol·L-1
5、为落实“五水共治”,某工厂拟综合处理含NH4+废水和工业废气(主要含N2、CO2、SO2、NO、CO,不考虑其他成分),设计了如下流程: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固体1中主要含有Ca(OH)2、CaCO3、CaSO3 B . X可以是空气,且需过量 C . 捕获剂所捕获的气体主要是CO D . 处理含NH4+废水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
6、喷泉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应用下列各组气体—溶液,能出现喷泉现象的是(   )

 

气体

溶液

A.

H2S

稀盐酸

B.

HCl

稀氨水

C.

NO

稀H2SO4

D.

CO2

饱和NaHCO3溶液

A . A   B . B   C . C   D . D
7、如图所示,相同条件下,两个容积相同的试管分别装满NO2和NO气体,分别倒置于水槽中,然后通过导管缓慢通入氧气,边通边慢慢摇动试管,直到两个试管内充满液体。假设试管内的溶质不向水槽中扩散,则两个试管内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图片_x0020_429902875

A . 1∶1 B . 5∶7 C . 7∶5 D . 4∶3
8、下列有关硫、氮单质及其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SO2、NO2均为酸性氧化物 B . “雷雨肥庄稼”与氮的固定有关 C . 硫粉在过量的纯氧中燃烧可以生成SO3 D . 亚硫酸钠可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不易变质
9、一定质量铜和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所生成的气体颜色逐渐变浅,当铜反应完毕后,共收集到11.2L由NO和NO2组成的混合气体(标准状况),将该气体与0.325molO2混合溶于水,恰好无气体剩余。则反应中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为(     )
A . 1.2mol   B . 1.1mol   C . 1.8mol   D . 1.6mol
10、A是一种正盐,D相对分子质量比C相对分子质量大16,E是酸,当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都有如下图转化关系。当X是强酸时,A、B、C、D、E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当X是强碱时,A、B、C、D、E均含有另一种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D生成E的反应可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 . 当X是强酸时,C在常温下是气态单质 C . 当X是强酸时,E是H2SO4 D . 当X是强碱时,E是HNO3
11、利用某分子筛作催化剂,NH3可脱除废气中的NO和NO2 , 生成两种无毒物质,其反应历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图片_x0020_2142074152

A . X是N2 B . 上述历程的总反应为:2NH3+NO +NO2 2N2+3H2O C . NH4+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D . NH3、NH4+、H2O中的质子数、电子数均相同
12、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实验结果与预测的现象不一致的是( )

①中的物质

②中的物质

预测①中现象

A

淀粉碘化钾溶液

浓硝酸

无明显现象

B

酚酞溶液

浓盐酸

无明显现象

C

氯化铝溶液

浓氨水

有白色沉淀

D

湿润红纸条

饱和氯水

红纸条褪色

A . A           B . B          C .        D . D
13、接触法制硫酸和工业制硝酸分别经过以下的变化:FeS2 SO2 SO3 H2SO4 NH3 NO NO2 HNO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所有变化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B . ②③⑤⑥都是化合反应 C . 两个过程中都有接触室装置 D . ②④反应都要用催化剂
14、在标准状况下,将O2和NO按体积比3:4充满干燥烧瓶,把烧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液体逐渐上升,假设烧瓶内溶液不扩散,最终烧瓶内溶液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
A . mol/L B . mol/L C . mol/L D . mol/L
15、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的独特创造。四月农谚“雷雨肥田”“雨生百谷”描述的都是节气谷雨。下列元素在自然界中的转化与“雷雨肥田”有关的是( )
A . K B . N C . P D . C
16、关于氮的变化关系图如下,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图片_x0020_99486604

A . 路线①②③是工业生产硝酸的主要途径 B . 路线Ⅰ、Ⅱ、Ⅲ是雷电固氮生成硝酸的主要途径 C . 上述所有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D . 氮气在足量的氧气中通过一步反应可生成NO2
17、将NH4HCO3在试管中加热,使放出的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过氧化钠的干燥管、足量浓硫酸的洗气瓶,最后得到的气体是(    )
A . NH3 B . O2 C . H2O D . CO2

二、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硫酸铜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某化工厂用含少量铁的废铜渣为原料生产胆矾的流程如下:

图片_x0020_100011

已知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如下表所示:

Cu(OH)2

Fe(OH)2

Fe(OH)3

开始沉淀

4.2

6.5

1.5

完全沉淀

6.7

9.7

3.7

(1)写出浸出时铜与稀硫酸、稀硝酸反应生成硫酸铜的化学方程式:      
(2)取样检验是为了确认Fe3是否除净,你的检验方法是      
(3)试剂b是      ,滤渣c是      (均写化学式)。
(4)气体a可以被循环利用,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气体a被循环利用的原理为2NO+O2=2NO2      
(5)一定温度下,硫酸铜受热分解生成CuO、SO2气体、SO3气体和O2气体,且n(SO3)∶n(SO2)=1∶2,写出硫酸铜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6)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分别测定生成的SO2、SO3气体的质量和O2气体的体积。此设计有不合理之处,请说明理由:      

  图片_x0020_100012

2、某处工厂排出的烟道气中含氮氧化物(主要为NO、NO2)、粉尘和少量水蒸气。课外兴趣活动小组对该工厂排出的烟道气进行处理,并检测其氮氧化物含量,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25

(1)装置A中放置无碱玻璃棉,其目的是除去。为保证检测的准确性,装置C中盛放的化学试剂可以是(填字母)。

a.碱石灰                b.浓硫酸        c.五水合硫酸铜(CuSO4·5H2O)

(2)装置D中主要发生:2NaOH+2NO2=NaNO2+NaNO3+H2O;2NaOH+NO+NO2=2NaNO2+H2O

①若反应后尾气无残留,则参加反应的NO2、NO物质的量比值为(填字母)。

a.≥1                    b.≤1                    c.任意值

②可使用适量酸性H2O2溶液,将溶液中的NO2全部氧化为NO3 ,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溶液中NO3直接排放在水体中也会造成污染,现用活泼金属将溶液中NO3转化为N2 , 实现氮元素的脱除,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取适量(2)中H2O2处理后的溶液,调节pH至中性,蒸发浓缩,得到c(NO3)为0.100mol·L-1的溶液甲。

步骤二、现量取50mL溶液甲,分别用金属铝、金属铁和铝铁合金在45℃、惰性气体氛围中对溶液乙进行氮脱除。

步骤三、重复实验2~3次,溶液中NO3的残留情况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图片_x0020_100026

①金属铝和金属铁在0~3h内,NO3的脱除效率均很低,几乎没被脱除,其可能的原因是

②0~3h内铝铁合金的氮脱除效率比金属铝、金属铁大得多,其可能的原因

(4)气囊用来储存处理后气体,其中可能含少量NO气体,可用酸性NaClO溶液来处理。HClO氧化NO生成NO3和Cl , 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三、综合题(共4小题)

1、氮元素在海洋中的循环,是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基础和关键。海洋中无机氮的循环过程可用下图表示。

(1)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固定,其中属于固氮作用的一步是      (填图中数字序号)。
(2)下列关于海洋氮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海洋中存在游离态的氮

b. 海洋中的氮循环起始于氮的氧化

c. 海洋中的反硝化作用一定有氧气的参与

d. 向海洋排放含NO3-的废水会影响海洋中NH4+的含量

(3)有氧时,在硝化细菌作用下,NH4+可实现过程④的转化,将过程④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NH4+ +  5  O2=2  NO2- +        H+ +          +           
(4)有人研究了温度对海洋硝化细菌去除氨氮效果的影响,下表为对10 L人工海水样本的监测数据:

温度/℃

样本氨氮含量/mg[

处理24h

处理48h

氨氮含量/mg

氨氮含量/mg

20

1008

838

788

25

1008

757

468

30

1008

798

600

40

1008

977

910

硝化细菌去除氨氮的最佳反应温度是      ,在最佳反应温度时,48 h内去除氨氮反应的平均速率是      mg·L-1·h-1

(5)为了避免含氮废水对海洋氮循环系统的影响,需经处理后排放。图是电解产物氧化工业废水中氨氮(NH4+)的示意图。

①阳极的电极反应式:      

②写出电解产物氧化去除氨氮的离子方程式:      

③若生成H2和N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则处理后废水的c(H+)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氮元素的单质和常见的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用途广泛。
(1)工业上利用分离空气的方法得到氮气.空气各主要成分的沸点如下:

N2

O2

Ar

CO2

-196℃

-183℃

-186℃

-78℃

现将空气深度冷却液化,然后缓慢升温,则最先分离出来的气体是      

(2)雷雨时空气中的N2转化为NO,生成物NO是      色的气体,      (填“易”或“难”)溶于水;NO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成NO2 , N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N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可用固体NH4Cl与固体Ca(OH)2加热反应制取氨气。

①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要制取标准状况下4.48L的氨气,至少需要称取固体NH4Cl的质量为      g。

(4)已知:4NH3+6NO = 5N2+6H2O   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探究不同催化剂对NH3还原NO反应的催化性能。

若控制其他实验条件均相同,在催化反应器中装载不同的催化剂,将经催化反应后的混合气体,通过一定体积滴有酚酞的稀硫酸溶液(溶液的体积、浓度均相同)。
①NH3与稀硫酸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为了比较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需要测量并记录的数据是      

3、非金属单质A经如图所示的过程转化为含氧酸D,已知D为强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在常温下为固体,B是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

①D的化学式是      

②在工业生产中,B气体的大量排放被雨水吸收后形成了      而污染了环境。

(2)若A在常温下为气体,C是红棕色的气体。

①A、C的化学式分别是:A      ;C       

②请写出C→D的反应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与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4、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产生氨气,则烧瓶内固体可选用(填字母)。

a.烧碱

b.二氧化锰

c.生石灰

d.氯化铵

(2)B装置的作用是;E装置的作用是  。
(3)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G处可能逸出黄绿色的气体,可将该气通入盛有 溶液的烧杯来处理,离子方程式为
(5)氯气和氨气在常温下混合就能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F中产生的黄绿色气体在光照下还能与甲烷反应,写出产物中空间结构为正四面体的有机物的电子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第二节 氮及其化合物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